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影响及其在临床上应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02 浏览:20959
论文导读:
1672-3783(2012)07-0284-01
【摘要】:目的 研究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在临床上的正确应用。方法 本文通过对标本的来源、采集及护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查,找出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标本的来源、采集及护理人员等方面均从不同程度地对检验结果产生了影响,每个环节均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结论 凝血试验分析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标本的来源、采集及护理人员等方面的质量,就不能保证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凝血试验;影响因素;临床应用
凝血试验在手术的抗凝治疗、术前检查及血栓形成、出血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凝血试验的影响因子较多,所检测的物质大多不稳定,当启动因子被某些凝血因子激活后,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有很大的误差。因此,凝血试验的影响因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集与处理血液样本

1.1  患者一定要空腹和情绪稳定,且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增强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使血小板数量增多,对凝血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1.2  压脉带不要扎得太紧,压迫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及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并使纤溶活性增强。
1.3  要适当控制采血速度,如果太快会使因子Ⅲ、因子V、纤溶蛋白原变性且容易产生气泡。所以,最好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
1.4  采血后最好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收集管,轻轻颠倒采血管混匀3到6次,不要剧烈摇源于:7彩论文网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动,以免造成溶血或血小板激活聚集,5~10min后即可分离出血浆,必须保存于密闭的试管中。
1.5  真空负压采血法安全实用,要求负压一致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真空管“死腔”会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缩短,PF4活性增强[1]。
1.6采血顺序也会影响试验结果,朱忠勇报道[2]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第三管与第一管比较差异有其特殊性(P0.05)。可能与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激活凝血系统有关。因此,采多管血样时,凝血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
1.7标本应保持室温,戴帽保存,尽快送检。因低温可活化VII因子和破坏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液一旦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离体的时间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在原血浆管置室温2h测得的结果与立即测定的PT、APTT结果差异无特殊性(P>0.05),而分离出血浆的试管置室温2h所测结果与立即测定PT、APTT结果差异有其特殊性(P<0.01)[3],因此,凝血试验应在室温保存4h内完成,未能完成的应在4℃冰箱保存,必须在24h内完成。-20℃保存标本需1周内完成,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4]。
2  试 剂
2.1试剂的选择  根据检测项目选择不同活化剂的APTT试剂,为了比较和估计抗凝剂疗效或用药,最好选择INR报告方式。因此,选择试剂应标有ISI值,其值越接近

1.0越好,它的高低决定INR的精度与试剂的质量[5]。

2.2  试剂的使用及保存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复溶剂一般为蒸馏水、注射用水及PH6.0~7.0去离子水,如复溶PH值增高会使凝固时间延长。复溶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在2~8℃保存;所有试剂都要在有效期内使用,且要注意污染的问题,避免盖错瓶盖、用同一吸管或移液头造成试剂标本的交叉污染等。
3  操作仪器应注意的事项
3.1  首先要检查仪器电源、光源是否稳定,预热时间或温度设置是否正确,使用前应清洗管道及加样针。

3.2  检查所有试剂、参比液、标本是否合格,如有问题要及时更换。

3.3  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加试剂及加样时要防止气泡产生,有气泡时凝血时间会假性延长。

3.5  操作前应校正加样针,加样过程中除保证样品量的准确外,还应保持加样器与反应杯垂直。
4  药物与疾病因素
某些药物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有资料表明[6],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当血浆青霉素浓度达5000U/ml时PT、APTT明显延长,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延长时间。
除药物对凝血试验结果有影响外,很多疾病的因素影响其结果。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时,血管因缺氧和硬化发生,肿胀损伤,激活内外凝血途径,导致凝血功能显著增强,继而引起一系列敏感指标的改变[7]。
经综合分析表明,凝血试验分析的影响因子非常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标本的来源、采集及护理人员等方面的质量,就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吴.凝血试验真空管“死腔”所致APTT、PF4偏差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5):263.
[2] 肖秀林,陈红宇,王昌富,等.PT和APTT样本采集顺序和保存温度的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2):104.
[3] 康志荣.不同存放条件对血浆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1998,16(1):52.
[4] 李立青.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4,3(5):47.
[5] 程峰,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及在抗凝治疗中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111.
[6] 常剑峰.大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凝血实验的干扰[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4):211.
[7] 徐淑云.临床用药指南[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