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云南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诉求与回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661 浏览:84748
论文导读:
摘 要: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围绕中国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使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对策;云南
1673-291X(2013)30-0023-02

一、致贫溯源

1.资源禀赋因素。自然资源禀赋论认为,由于各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地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复杂、江河纵横、山高谷深、人多地少,属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非常滞后,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改观,但基础设施欠账多,与全省总体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25个边境县的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3%,有16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边境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 715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7%。至今还有一些自然村听不到广播、看不了电视。
2.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阿马帝亚·森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帝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相对地比别人穷,而是基本可行能力的绝对剥夺。由此,提出了能力贫困理论,强调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就会增强人的生产力和反贫困的能力。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唯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9个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苗族、瑶族、傈僳族、拉祜族、德昂族5个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年。由于人口教育程度低,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导致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积累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低下,一有变故就致贫、返贫。
3.扶贫资金投入低于“临界最小努力”。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于1956年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贫困主要是因为人均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要摆脱这种“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次年,美国另一经济学家哈为·莱宾斯坦(Harvey.lenstein)即提出经济发展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打破收入低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必须得保证足够的资本投资率,这个投资率的水平值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国民经济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两个理论认为扶贫资金的投入长期低于“最低临界点”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致贫因素,云南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这样问题尤为突出。“最低临界点”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
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学者纳尔逊从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很敏感这一论点出发,认为生活贫困,必然造成死亡率高,从而抑制了人口的增长;一旦人均收入的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率,人们的生活将得到改善,其结果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提高;那么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提高,造成人口加速发展。这样,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水平回到原来的水平,从而出现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二、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使边境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农耕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被成为“直接过渡区”,然而,社会形态跨越式的变革并不意味着生产力也同样有了突变。云南省7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有56个是扶贫工作重点县,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181.51万,贫困发生率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5个边境县(市)贫困人口64.51万,贫困发生率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30%以上的建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 26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 6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05.21万人,占全省深度贫困总人口的68.59%。云南省特有的景颇、佤、拉祜、傈僳等民族,贫困人口占本民族人口的50%以上。①
2.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嫌贫爱富”使扶贫开发投入与需求矛盾更加凸显,边境民族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日益趋于边缘化。根据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和人才等各要素的投放。从要素的地区间流动经济学法则看,要素是要追逐收益的。一个地区的资金收益率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资金利用率高,反之,收益水平低,资金等这些稀少的要素,越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起作用,越会净流出而越不会净流入。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认为,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
3.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难相融使边境民族地区赖以生存的森林等自然资源成为“抱着金砖挨饿”,“靠山而不能不吃山”的两难境地。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大多国家天然林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承当着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这些区域绝大部分为贫困地区,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等自然资源被无偿划拨,一方面没有替代的、可脱贫致富的生计,另一方面现有扶贫措施并不完全覆盖这些地区,使一些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为主的贫困地区陷入一种两难境地,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明确提出,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就是说,要把生态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形成生态环境的收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论文导读:目建成后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有改善、生活水平有提高。4.分类指导,完善和拓展扶贫开发方式。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县一策”或“一村一策”的扶贫开发理念。对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就地整体推进的扶持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奠定坚实的可持续脱贫致富基础。对基本丧
怎么写论文www.7ctime.com

三、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有效的脱贫发展规划。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贫困面大既是事实,但要统筹好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分布特征、资源条件、致贫因素,存在问题,以规划为龙头,建立对象瞄准机制,建立健全边境民族地区特困村、特困村贫困户档案,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最贫困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得到扶持。
2.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要切实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投入,努力做到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支出增幅,确保专项资金足额到位。要把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行业规划与专项扶贫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筹措资金,集中力量,优先实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充分发挥金融信贷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支持作用,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对边境民族地区的信贷投入,切实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的新格局。
3.发挥项目带动当地群众脱贫的作用。边境民族地区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要兼顾当地群众受益与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以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建立资源开发反哺机制,给予当地群众一定的资源开发补偿。工程项目实施和建成后,用工要优先考虑贫困群众。加大企业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反哺力度,确保项目建成后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有改善、生活水平有提高。
4.分类指导,完善和拓展扶贫开发方式。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县一策”或“一村一策”的扶贫开发理念。对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就地整体推进的扶持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奠定坚实的可持续脱贫致富基础。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就地难以可持续解决温饱的地区,要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就近安置一部分,在城镇安置一部分。对有一定转移能力的劳动力,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度增加转移输出规模,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增加农户收入。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推进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扶贫开发,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林权制度等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转包、参股等方式,盘活土地、林地资源,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5.充分发挥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扶贫开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搞好扶贫开发,是巩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协调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则是尽快解决温饱,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W.舒尔次.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S].云政发[2011]163号.
[4] 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Z].云南省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议,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