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探析古代风暴潮隐转喻命名模式探析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48 浏览:109395
论文导读:
摘 要:隐转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理解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风暴潮命名方式上存在着大量的隐转喻现象,且主要分为四种形式:以海水状态隐转喻命名,以海水动态隐转喻命名,以海水声音隐转喻命名,以风暴潮因果转喻命名。通过对古代风暴潮隐转喻命名方式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风暴潮名称这一语言现象以及古代民众的认知方式。
关键词:风暴潮 隐喻 转喻 命名方式
一、引言
隐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所谓隐喻是指通过某一事物来理解另外一事物,且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隐喻的基础是源域和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这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彼此之间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点,是人类认知突显的结果。例如:小姑娘像玫瑰花。“小姑娘”与“玫瑰花”为不同的事物,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由于两者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两者都很美、很香”,因此借“玫瑰花”来形容“小姑娘”,这就构成了隐喻。与隐喻不同,转喻指的是在同一领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理解、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3]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4]转喻是通过理解一个人、物体或者事件的显著部分来认识整个人、物体或事件。[5]例如:“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我们呢”。用“眼睛”代替“人”,即部分代整体,且“眼睛”和“人”属于同一领域,这就产生了转喻。
我国古代沿海民众对风暴潮有多种不同的命名,其命名过程主要运用的便是隐转喻的方法。他们多选用风暴潮中突出的、易于记忆和理解的、相似的或者邻近的某些特征来命名风暴潮。如风暴潮来临时海水的状态、动作、声音以及风暴潮的因果等。为深入了解古人对古代风暴潮命名的方式,本文将选取清朝以前的文献资料,并对其中有关风暴潮的命名进行分析说明。

二、以海水状态隐转喻命名

风暴潮来临时使得海水产生各种现象,然而人们并不可能将所有现象都清晰地描述出来,因此只能选取某些突出的、易于记忆和理解的部分来代替整体,即转喻;或者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进行隐喻,抑或隐转喻兼用。如下面以风暴潮所引起的海水状态隐转喻命名的海溢、海翻以及海涨(涨海):
风暴潮来临时,沿海民众将其引起的海水异常增水现象称之为“海溢”。“海溢”是古代民众对灾害性海潮最普遍的命名方式。翻阅历史文献,“海溢”是历史时期风暴潮最标准也是出现次数最多的称谓。把风暴潮命名为“海溢”是使用了隐转喻两种方式,首先将由风暴潮所引起的海水状态之一“海溢”这一现象来代替整个风暴潮,属于部分代整体即转喻。其次,将“海”隐喻成容器,把“海水”的增多描述成“溢出”,即把海水的异常增长现象隐喻成水从容器中溢出。
除“海溢”外,“海翻”也是比较形象通俗的称呼。它是以风暴潮来临时海水翻腾的状态来命名的,即用“海水翻腾”这一状态代指风暴潮,属于部分代整体,是转喻的方式。这一类称呼在海南、福建、浙江一带比较多。《琼州府志》就用“海溢”这一标准称呼解释了“海翻”这一通俗的名称:“海溢俗呼海翻,飓风起西北,挟两海水头,高溢十余丈,漫屋渰田。”[6]在康熙时期,乐会县的地方志中还用“海翻”来解释“海溢”:“春月东风大作,海涛挟雨,翻腾而起,高溢数丈,濒海之地皆为咸没,谓之海溢。”[7]
另外,“海涨”或“涨海”也是风暴潮名称之一,指的是海水涨出的状态。南海海域由于经常发生风暴潮,古代民众就根据“南海善溢”,将其命名为“海涨”或“涨海”。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对“涨海”作了解释:“平常则旧潮未去,新潮复来,常羡溢而不平,故曰涨海也”[8]。光绪《临高县志》的记录也用了“海涨”一词:“飓风大作,人牛马立不安足,海涨没庐舍,伤禾稼。”[9]民国《南汇县志》记,明正统九年七月,“大风雨,拔木发屋,海涨,有全村决没者。”[10]“海涨/涨海”也是风暴潮所引起海水的状态之一,以此来代替整个风暴潮,属于转喻方式。

三、以海水动态隐转喻命名

动态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的各种波动,如“海涌/潮涌论文导读:记忆的现象,因此古人将其隐转喻为风暴潮的名称。“海涌”指海水大量涌出。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争先恐后地从远方涌向海岸,从下方冒出水面,因此将其命名为“海涌”或“潮涌”,即用“涌”这一特点来转喻整个风暴潮。这类称呼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明隆庆年间,江苏中部的东台县,当地居民就称风暴潮为“海涌”。《东台县志》
”“沓潮”及“海荡”等,对人们来说便是突显的、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现象,因此古人将其隐转喻为风暴潮的名称。
“海涌”指海水大量涌出。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争先恐后地从远方涌向海岸,从下方冒出水面,因此将其命名为“海涌”或“潮涌”,即用“涌”这一特点来转喻整个风暴潮。这类称呼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明隆庆年间,江苏中部的东台县,当地居民就称风暴潮为“海涌”。《东台县志》记载:“明隆庆三年六月,海涌丈余。”[11]明崇祯年间,也有“潮涌”一说,“明崇祯六年八月十五、十六两日,飓风潮涌,沿海居民尽溺,坏禾稼。”[12]再如,顺治八年九月,遂溪县大风引发海水异常,使得“大风海涌,风中有火,通邑田禾无收”。[13]
“沓潮”用《番禺县志》里面的解释就是“朝潮未落,暮潮乘之,若驾以飓风前后相蹙,海水为之沸溢,是曰沓潮。”[14]“沓潮”运用了隐转喻的方式,即用前潮未退尽而后潮迭至这一现象来转喻风暴潮整个过程,同时将海水的迭至隐喻成人们纷至沓来的现象。这一称谓出现在唐朝,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地区。刘禹锡曾有一首《沓潮歌》:“元和十年夏五月,大风驾涛,南海泛溢,南人云沓潮也,率三岁一有之。”[15]在《新安县志》也对沓潮现象进行了描述:“八月中,潮较大,值飓风作时,早潮阻风不得落,晚潮复至,波涛汹涌,往往漂庐舍,没禾稼,坏舟楫,谓之沓潮,或数十年一有之。”[16]
此外,海荡也是对风暴潮的一种称呼。“荡”即是“冲洗、洗涤”的意思,“海荡”是指风暴潮来临时,海水冲刷海塘的过程,并以此来转喻整个风暴潮。对此,民国《长乐六里志》里有所记载:“民国三十五年秋九月,长乐,海荡。”[17]

四、以海水声音隐转喻命名

风暴潮来临时,海水翻滚、巨浪滔天,使得海洋产生各种声音,沿海民众为便于理解和记忆,就以此声音来隐转喻命名风暴潮。这种命名方式通俗易懂,贴近人类的生活经验,易于人们的理解、记忆和传达。古代以声音命名的风暴潮主要有:海啸、海吼/海叫、海唑。
与现代地震海啸不同,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海啸通常指风暴潮灾来临时海洋急剧增水时发出的啸声。乾隆《陵水县志》对此作了解释:“陵水治去海几四十里,然时闻激拂声甚厉,或曰:是海啸也。海何能啸?潮汐之来,劲风荡之,怒涛如是。”[18]沿海民众以啸声来命名风暴潮,是运用了隐转喻的方式。首先,用“海啸”这一声音来代替整个风暴潮,属于部分代整体即转喻现象;其次,运用隐喻手法将海水发出的声音比喻成人或动物的“啸声”,使得命名更加生动形象。关于“海啸”的说法,在民国《南安续志》记载:“夏令,常于遥更过后,东南风起,则海上又闻海啸。山崩汹涌,澎湃之声,透过窗户,噪人耳鼓,彻夜不休,使人毛骨悚然,无法入睡。”[19]浙江永嘉地区,也对此有所记录:“元至正八年,大风,海舟吹上高坡十余里,水溢数十丈,死者数千,谓之海啸。”[20]
与用“海啸”隐转喻命名风暴潮一样,“海吼/海叫”也是根据风暴潮来临时海水所发出的声音来命名风暴潮。这里将“海吼/海叫”这一声音来代替风暴潮整个过程,属于转喻;同时,把海水赋予人或者动物的特性,使海可以“吼/叫”,属于隐喻。康熙年间,地理学家郁永河在考察海洋地理时,对风暴潮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海吼俗称海叫。小吼如击花鞚鼓,点点作撒豆声,乍远乍近,若断若连;临流听之,有成连鼓琴之致。大吼如万马奔腾,钲鼓响震,三峡崩流,万鼎共沸;惟钱塘八月怒潮,差可彷佛,触耳骇愕。”[21]
“海唑”指风暴潮来临时海上发出的异常声响,这类称呼一般出现在福建的方言当中。清代施鸿保在《闽杂记》中道:近海诸处,常闻海吼,亦曰海唑,俗有“南唑风、北唑雨”的谚语。《海盐图经》中解释了“唑”字:“海中潮起时,若有沤泡如釜上气,土人以为海唑,唑时治切,音噬。”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里的“海唑”即等同于“海吼/啸”,也是运用了隐转喻方式以声音来命名风暴潮。
风暴潮论文导读:(清)林子兰等纂.(康熙)乐会县志地理志·“海潮”.海口:海南
来临时,海水如烧开的热水般沸腾不止,沿海民众据此将其称为“海沸”。也就是说把“海水”隐喻成沸水,把风暴潮所引起的海水声音转喻代替整个风暴潮。“海沸”这一称谓多为浙江地区所用。光绪五年八月初,宁波大风,当时为记载此事就使用了“海沸”这一称呼:“光绪五年八月初旬,宁波风灾,历数十之久。澎湃之声宛如山崩海沸,墙屋坍塌。”[22]“海沸”在地方志中也有出现,如:“明万历十七年,浙江海沸,嘉兴县及,廨宇多圮。”[23]“清乾隆六年秋,大风雨,海沸,十余洲皆没。”[24]

五、以风暴潮因果命名

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风”,“风潮”这一称谓即是将“风”与“潮”联系了起来,显示出古代民众对风暴潮原因的熟知。人们以“风潮”来命名风暴潮是运用了转喻的方式,即用起因“风”来代替风暴潮。“风潮”这一名词从明朝时期就开始广泛使用,在《靖江县志》记载的四十多条关于风暴潮的记录中,大多数都是用“风潮”来描写的。“风潮”已成为许多地区约定俗成的用来指代大风所引起的风暴潮的称谓,“沪城濒海,七八月间大风陡起,一二昼夜不息,名曰‘风潮’。”[25]清朝有关“风潮”的概念,已经逐渐演化为“飓风海潮”的内涵,“风潮”是古代所有海洋灾害称谓中与当今“风暴潮”概念最为接近的一个。康熙《杭州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年夏六月,大风潮,江海溢。是月初一日夜,怪风震涛,冲决钱塘江岸,坍塌数十余丈,漂流官民船千余只,溺死人无算。”[26]不仅在地方志中有关于“风潮”的记载,而且在的史书中也有所记载,《古今图书集成》载:“明永乐十二年闰九月十七日源于: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崇明之地风潮,漂没庐舍五千八百余家,民溺死者甚众。”[27]
风暴潮来临时,海塘被冲垮,给海岸带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出于此,人们将其命名为“海决”。“决”意为“岸堤被水冲开”,“海决”则是风暴潮所造成的结果,以此命名风暴潮,属于转喻。“海决”这一称呼大多分布在浙江沿海地区,尤其在杭州湾南部。据《嘉兴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夏“盐官海决,禾城水溢丈余,咸津杀稼。”[28]同样在《海宁州志》也有“海决”这一说法:“雍正二年七月十九日,大风雨,海决,淹没良田,东南两路近海处尤甚,漂去室庐无算。”[29]
六、结语
本文以古代风暴潮为研究对象,运用隐喻和转喻两种理论,对其命名方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列举相关例句,以作解释。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古代民众在对风暴潮的命名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在风暴潮时所看见的海水现象、听见的海水声音或借用风暴潮的因果对其进行隐转喻命名。这不仅符合语言的经济性、便捷高效,而且还易于被人们识记运用。由此可见,隐转喻在风暴潮命名中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社会语言现象。
(本文为宁波大学研究生学科研创新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13024])
参考文献:
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2004,(3).
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3]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6-37.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辉,周平.转喻与语用推理图式[J].外国语,2002,(4).
[6](万历)琼州府志(卷三) 地理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7](清)林子兰等纂.(康熙)乐会县志地理志·“海潮”[M].海口:海南出版社。
[8](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四)[M].水语.“涨海”,北京:论文导读:
中华书局,1985.
[9](光绪)临高县志(卷三)[M].“灾祥”.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10](民国)南汇县续志(卷二二)[M].“杂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民国十八年刊本。
[11]周右修,蔡复午等纂.(嘉庆)东台县志(卷四)[M].“罪罹录”,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12](清)林达泉等修.(光绪)崇明县志(卷五)[M].“祲祥”,清光绪7年(1881) 刻本。
[13]宋国用.(康熙)遂溪县志(卷一)[M].“事记”,故宫珍本丛刊·广东府州县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4]番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同治)番禺县志(卷五)[M].舆地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5]乐府诗集(卷94)[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嘉庆)新安县志(卷四)[M].山水略.“潮汐”,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17]长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民国)长乐六里志(卷一一)[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8](清)瞿云魁纂修(乾隆)陵水县志(卷九)[M].艺文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海南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19](民国)南安续志(后编)[M].“记海啸”,陈其志基金会印行。
[20](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六)[M].杂志. “祥异”,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1](清)郁永河.稗海游记[M].海上纪略.“海吼”,光绪八年刻本。
[22](清)清一居士撰,周郁浩校.壶天录[M].大逹图书供应社。
[23](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五)[M].“祥异”,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4]续纂泰州志(卷三十)[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5](清)王滔.瀛壖杂志[M].岳麓书社,1988年点校本,第22页。
[26](康熙)杭州府志(卷一)[M].“祥异”,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7]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卷六八七)[M]. “职方典”,北京:中华书局,1934.
[28](康熙)嘉兴府志(卷一四)[M].“仙释”,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9](乾隆)海宁州志(卷一六)[M].“杂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