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制度化制度化教育对学生进展负面影响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70 浏览:13457
论文导读: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教育,靠人才。知识经济呼唤我们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1.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以开发和激励学生创造潜力的创造性教育过去应试教育的实行就在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育思想的模糊认识,是学校和学生把学习的目的放在追求高分
对学生进行制度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高度制度化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如何改革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呢?我认为,应该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变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一、改变制度化教育片面的价值观,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制度化了的学校教育体系就像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学校像一个工厂一样成批地生产人才,他们将学生视为“物品”,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活动,只要求受教育者恪守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守住祖宗家业,而不重视启迪受教育者去开辟新的知识领域,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这种人才观与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是相联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化教育片面的教育价值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这些传统观念的残余远没有消灭而且时时影响着今天的教育。那种用一种模式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奉为经典,把老师的讲解奉为权威,而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教育,靠人才。知识经济呼唤我们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1.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以开发和激励学生创造潜力的创造性教育
过去应试教育的实行就在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育思想的模糊认识,是学校和学生把学习的目的放在追求高分、文凭上,从而使“高分低能”等怪现象大量出现。学校要教学生以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去探索知识。我们应该像罗丹所塑造的“思想者”那样去勤于思考、积极创新,使学生的素质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要培养学生具有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创新,知识不断创新又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而创新的源泉则是人的创造性。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创造型人才、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的涌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变革,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就是为社会每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二、打破教育制度的封闭性,构建一个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制度

1.要进一步改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

传统的集权式的组织管理制度束缚了学校更大的权利、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对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主宰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校本管理理念逐渐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的职权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不够具体。因此在执行的时候,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往往管得过细、过具体,从而削弱了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从法律上来讲,公立学校的举办者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代表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学校的经办者是校长,校长是代表学校的法人,学校应该有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和聘任教师的权力。只有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办出特色。在办学自主权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可以讨论,可以建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资源帮助行政部门管理学校,比如建立教育评估机构、民办学校认证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腾出手来调查研究,为重要的决策作准备,在宏观上指导学校工作。

2.改变学校管理的机械性,重视学校管理的参与

管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为了减少混乱,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事实经常相反,一旦管理规章建立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事情服从管理规章,要求管理对象服务于管理者。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的学校管理制度,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积极热情地参与学校管理。目前在我国的学校中,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多少发言权。许多学校都建有教代会制度,但教代会更多得是关心职工的福利,而对教学、科研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他们有权了解教育服务的情况和质量。论文导读:
很多国家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我国少数学校才有这种组织。家长是学校很好的社会资源,它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应淡化学校教育在制度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壁垒意识,让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当中,沟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就其本质而言是开放于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的产生及其所培养人才的输出都有赖于社会的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其他形式的教育亦不应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应走出自身体系的圈子,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自我的发展。

三、打破制度化教育育人模式的刻板性,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发展,实现课程的多选性

传统社会的教育借助课程来决定知识的分配与学生社会角色的承担,要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首先应该从课程着手。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修习的课程,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规划,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课表,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进行学习。唯有真正实现课程的可选择性,学校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2.实现教育方式的开放化,实行开放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应打破受教育者的年龄界限,成为终身教育;教学的课堂应该淡化班级的观念,彻底打破小课堂教学的封闭局面,能够营造一个真正的大课堂,让有教育需求的人都能够接受到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从灌输式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等。只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才能彻底打破以往的书本知识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成为可能。

四、改变单一的评价体系,推进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过程。它通过显示教学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果。制度化教育在教学评价问题上通常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看质量化评价,看重分数。这样的评价对大多数学生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转变,创设终身教育的评价体系。量化和质化评价相结合,看重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1.应彻底改变制度化教育下那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

应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其他方面心理品质进行综合考察,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评定。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单纯追求分数和文凭的错误倾向,也才能增强受教育者内在学习动机和多种能力的形成,我们不能再用统一的评价去框定这些多样的生命,而应提供合适的多样化的评价,让大多数学生在评价之后得到的不是一种挫败感、无能感,一种对自信的打击,而是对自身的更好认识和把握。

2.要转变传统的标准评价模式

制度化教育其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它是通过学校、教师这些来得以实现的,如果教育给予教师的评价是只要能使学生的考试分数提高的教师就是好教师,那么教师必然会严格按照评价的指标去实施自己的行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死记硬背,进而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样下去的结果,学生想必又沦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毫无生命而言,这将严重的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实现多元化,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多样化的评价,以引导教师今后的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