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创造性思维浅析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661 浏览:73673
论文导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这是主席在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新课程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重大,基础教育必将肩负这一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创新能力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创造性思维,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主要成分进行研究,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促使学生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一、思维的创造性与再发现

“创造”通常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获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而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广义下的创造性思维中的“创造”是指对人类而言首次产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
严格意义下的创造思维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的积累和发展。就其“再发展”本身来说,它是指相对于思维主体而言,而且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只有当这种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方可能产生从量谈到质变的飞跃,达到真正具有“创造性”的高度。因此,创造性思维对于正常人来说都可能产生,对于数学教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其实质就是对同一知识来源进行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重组、加工和再发现,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形象及直觉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从而产生积极的成果或效果。由于创造性思维富于联想,思维宽广,因而它具有新颖独特、突破常规、灵活变通等特征。

三、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样化答案或结果的思维。它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强调对信息的想象和假设,进而形成新的信息。其质量的高低,可从短时间内发散量的多少、灵活应变能力的强弱、思维成果新颖独特程度的高低等方面加以衡量。
如:在一节练习课上,我出示了如右敞口饭盒,求其面积,由于学生已具备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很快得到下述二解:
解1:(长×宽+宽×高+长×高)×2-长×宽
解2:(长×高+宽×高)×2+长×宽
上述两种解法,学生都是以饭盒的面为基础,以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为依据的常规解法。通常情况下,教师就会搁止,而我倒是用一句:“你能换个角度思维,或者你是一个解剖师”,启动学生思维的巅峰再次出现,唤起学生再次探究的。经过讨论,思路各异、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方法接踵而来。
解3:(图2)即阴影+空白
(高×2+长)×宽+长×高×2
解4:(图3)
(高×2+宽)×长+宽×高×2
解5:(图4)两个大长方形面积减一次重叠部分
(高×2+长)×宽+(高×2+宽)-长×宽
解6:(图5)用大长方形面积-4×小正方形面积
(高×2+长)×(高×2+宽)-高×高×4
学生在这次创新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也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聚合思维是依据自己占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其特点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针对已有信息的理解的运用,寻找唯一正确结果。其目标是将问题进行科学的简化和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分数的小数混合运算,常常将小数转化成分数,或分数转化成小数,或部分转化,或进行简算、巧算。显然,学生要从如此多的解题策略中确定正确、合理、迅速计算的设想,针对这些策略进行可能性比较、逻辑推理,作出判断,这个过程就是聚合思维过程。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然而,当思维者知识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又会出现非逻辑思维,直接凭个人的直观知觉对事物和现象作出某种判断,如此,直觉思维开始产生。每当这时,思维的“常式”被打破,思维地过程压缩、简化且变迁迅速,往往透过事物表现现象直接涉及事物的本质,产生出乎意料、新颖独到的结果。

四、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问题,而且与一个人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人格因素密切相关。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启发创造旅论文导读:到见解。最后用一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上一页12
因,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和培养。

1、夯实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众所周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准备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小学数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思想方法。只有夯实基础,形成丰富的“信息储备”,并使这系统、条理化,才有条件去激发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2.问题情境,是创造性思维的诱因。

创造性思维始于困难和问题的认识,是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玻利亚说:“我们大部分有意义的思维都和问题有关。”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所以,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常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诱因,促使学生有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愿望。

3、注重引导,使学生学会“再创造”。

所谓“再创造”,费赖登塔尔是这样说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他强调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由学生去发现和创造出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组织和布题,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工作。一句话,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

4、注重独创,为学生创设“好平台”。

在分析和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是指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种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处于最低层次,但却又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所以,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使思维由发散向创新挺进。
显然,不管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再创造”,还是鼓励学生独创,都离不开良好的教学平台。良好的教学平台可以驱动、诱导、调节学生的思维,可以激起学生依据事物的某些蛛丝马迹去洞察复杂事物中的是非曲折,迅速出现突破常规的独到见解。最后用一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