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高职多元文化时代高职学院价值观教育作用与策略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37 浏览:25186
论文导读:
摘要:共存的多元文化的联系、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各种不同思想和不同价值观之间由相互碰撞、冲突,到共存、乃至相融变得不可避免。由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使得我国高职学院的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优势和超稳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职学院,必须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系统,必须以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推行为契机,沉着应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各种价值冲突,切实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多元文化;价值观教育;对策
与过去单一、稳定、封闭的环境不同,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共存的多元文化的联系、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各种不同思想和不同价值观之间由相互碰撞、冲突,到共存、乃至相融变得不可避免;由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学校的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优势和超稳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如何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系统,为现代化事业提供基本的素质支持,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使命。本文拟从多元文化视域角度,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探讨如何重新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现代教育机构的高职学院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意义

文化多元作为一种趋势已在越来越深的程度上得到认同,现代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不悖,渐成公认之理。然而,多元文化的发展对高职学院德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困难与考验。多元文化的诉求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我们到底应以何种文化作为教育价值的标准,或如何在教育的意义上取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就是应如何处理德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高职学院德育要么通过自身的创造转化能动地对来自世界的挑战做出应答,要么被多元文化冲击得软弱无力,无处可退,最后,取而代之。因此,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里,迫切需要建立起共同生活必不可少的共同的道德基础。共同的道德基础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努力逐步形成的,教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努力。可见,在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的社会里,高职学院德育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必不可少,且任重道远。

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本研究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多元文化给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了哪些挑战,以及给高职德育所带来何种难题,并且试图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层出不穷。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具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多元文化是指世界上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如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西方国家的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等等。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狭义的多元文化是指构成民族文化的不同文化来源。如美利坚民族文化,就是由土著文化、外来文化,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多元文化。总之,无论是从世界文化角度,还是就某一民族文化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多元的。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说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则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 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可见,多元文化主要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社会理论。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论文导读:
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在学、心理学上都有关于价值观的研究。英国学者Halstead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者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们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的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我国学者编撰的《心理学大辞典》指出,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领域不同,就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本研究将中学生的价值观划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形成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观的教育。它在内容上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包罗性的术语,包括一系列共同的内容: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教育;个人的和社会的教育;宗教教育;多元文化的/反对的教育;公民教育;精神关怀以及理想教育等。在形式上,它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也可以在高职学院的教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价值观。

三、多元文化时代高职学院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教化与内省相结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是教育的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思考的最大问题。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确立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院校长的使命。 刘长铭先生谈到,教师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应当通过教师的行为体现出来。院校长是确立和践行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聪明、机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缺少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缺少的是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对崇高的体悟,缺少的是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为功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注重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得善良、崇高、博爱、正义、尊严、责任、使命……这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教育价值。
教化和内省是我国自古以来十分有效的两条基本德育途径。教化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外而内施加的价值观教育。孔子早就提出,“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孟子则强调:“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欧阳修则强调:“教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教化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省是以反思内察为基础的自我价值观教育方法。教化是内省的条件,内省是教育的目的。只有把教化与内省结合起来,才能使价值观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把外在的社会价值观变为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观。我国目前在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着重教化、轻内省、重说教的主体客体化,轻价值观教育的客体主体化的现象,这种状况亟待加以改变。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一是对教育对象要加强研究。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关心、所追求的东西与以往的高职院校学生不一样,因此,一定要定期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深入学习理解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要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其正负效应的表现是什么?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并为高职院校学生建立起新的道德价值标准。三是要刻苦钻研古今中外的道德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四是大力培养专德育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论文导读:5(3).李江波.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现状与教育对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上一页123

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实践性原则是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原则,它主要建立在价值观教育的客观性、现实性、效用性的基础之上。其客观性主要强调价值观教育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人出发,不能脱离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本性;其现实性主要强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即价值观教育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其效用性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教育的功能性上,价值观教育必须以自身的教育效果为目的,而不是脱离教育对象的空洞说教。对此,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现实社会的实践为出发点,在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完成价值观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王嫒萍.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学院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
曾燕波.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分析与再塑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5(3).
[3]李江波.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现状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