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80后”婚姻稳定性急剧下降归因分析-书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77 浏览:12804
论文导读:观念和代际干扰,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呈现在他们面前,那就是婚姻存续期间呈现出消费分层——贫富差距和教育背景的差距导致的消费习惯的差距和分层。所谓的非“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即表示双方的生长环境、教育背景(至少是家庭教育背景)和环境心理投影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在优异的环境中成长的一方,极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优越感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是中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制度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他们大多从小就极具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又极度缺失童年社会经验,加之中国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家庭的构成要素进一步被分解,这一代人的婚姻稳定性较之其父辈一代急剧下降,本文通过对代际干扰、要素分解、传统预期和消费分层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尝试着透析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代际干扰;要素分解;传统预期;消费分层
1002-6908(2008)1020046-02
在中国,普遍将“80后”指代从1978年政府在汉族人中全面推广实施一孩化生育制度后出生至今成年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现在已经进入结婚和生育的适龄期,全国2005年的粗结婚率比1996年下降了17.65%,而2005年的粗离婚率较1996年则上升了47.31%①,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80后”。他们进行结婚登记的年龄比其父辈一代较晚,理论上他们对于婚姻选择的理性比例更大,但事实是他们的婚姻稳定性较前一代相比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下文所论述的四个方面。

一、代际干扰

“80后”一代的父辈在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间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为国家和个人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这些个人收益除大幅度增长的工资收入外,还包括货币化分房后具有所有权益的房产,收入分配改革后的资金、技术等投资的收益,以及个人创业的公司、企业、个体工商等产业。前一代人已经逐渐进入老年时期,不再具有潜在的二次创业时间和精力,于是这些资产面临着交付“80后”一代继承和发展。
父辈的财产和产业要交付子辈,这些上代人毕其一生所创造的财富的保存和发展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对下代人婚姻进行代际干扰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不仅对于婚姻的稳定性和年轻一代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对象选择不慎重,会直接影响对于所继承财产的经营和管理。中国人的传统是先成家而后立业,结婚的年龄一般选择在成年后到“而立”之年之间,从结婚与产业继承的时间关系来看,结婚一般早于父母去世和产业继承,即子女结婚时的年龄一般小于在父母去世时继承产业的年龄,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的规定,晚于结婚时间所继承的财产一般视为夫妻共同继承。因此,如果一旦离婚,其直接后果就是夫妻共同继承的财富的分置,这必然影响产业的二次创业和财富的继续积累,理所当然是父辈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而对婚姻的代际干扰是必然的。
代际干扰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恋爱和婚姻的社会分层,即传统的“门当户对”,这令“80后”的婚姻模式回到了分层社会阶段。他们的婚姻自由程度明显下降。

二、要素分解

在中国,家庭的功能大致分为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②。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家庭的功能要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解和剥离。家务劳动一向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家庭成员的方式之一,家务是形成家庭认同和家庭共同体的基础方面,高度自由化和商业化的家务形式成为家庭分裂的诱因之一。而经济生产作为家庭功能要素逐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推出历史舞台,就连家庭共同收入也渐成为麻烦而非互相联合的优势。为防止经济纠纷,前些年出现了婚前财产公正,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婚前财产公正正是由于双方互不信任,为避免离婚时产生经济纠纷而出现的,这种基于互不信任的财产公正是对婚姻家庭的不利因素。
随着、网络聊天、虚拟婚姻等现象的出现,感情功能也逐渐变得可以从婚姻中分离。生活压力加大引起生育年龄的后延,结婚后几年之内不生育成为普遍现象,在传统社会的婚姻关系中,生育子女是生产力的再生产,也是共同情感寄托和责任焦点的生产。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年轻夫妻缺乏的正是这种共同情感寄托和责任焦点,这也是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龄的提前和婚前性行为的普遍流行使得婚姻不再作为个人性获取的唯一途径,降低了婚姻家庭在性方面对人的约束力。性的商业化获得也使家庭作为个人场所的功能也逐渐减弱。

三、传统预期

中国人对性别的传统社会预期是由男性扮演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角色,女性则扮演被供养者,这种对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性別角色化的传统社会预期要求男性提供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资金,以供养完全依靠自己生存的家人。在此类家庭中若男方收入不足以达到女方满意的程度则会产生离婚的诱因。
在夫妻双方都工作的现代城市社会中,这一传统预期则要求丈夫比妻子向家庭提供更多的资金。这就意味着男性需要为家庭经济收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达到提供供养一家人的大部分比例必须的收入。这在一般程度上就决定了男性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进一步的学习深造,读书对于有家庭供养义务的男性成为奢侈消费,因此对于这类家庭来讲,女性一方则更有可能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女性一方教育水平提高必将导致她的社会成就和职业成就提高,这一类女性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男性的依赖程度也变低,这类婚姻的离婚比例也很高。

四、消费分层

当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80后”的年轻人在选择配偶时摈弃了门当户对的观念和代际干扰,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呈现在他们面前,那就是婚姻存续期间呈现出消费分层——贫富差距和教育背景的差距导致的消费习惯的差距和分层。所谓的非“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即表示双方的生长环境、教育背景(至少是家庭教育背景)和环境心理投影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在优异的环境中成长的一方,极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和贵族式的认识论的超验感,认为自己所认同的即最好的,极度容易产生鄙视对方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态度。
独生子女作为核心家庭的唯一关注对象,在幼年和童年时代被整个家庭极度的关注,父母倾注所有的心血和期望在他们身上,与此同时他们也被无情地剥夺了自由和童年社会的经验形成,在童年时代仅有家庭化而无初期社会化,与社论文导读:
会的联系基本被父母的极度专断式的关注所阻断,社会文化的内在化和性格的形成被极度弱化,因此形成极度个人中心主义,社会成熟度几乎为零。基本只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赞誉和关怀,而不能接受任何反对。在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一瞬间才发现社会与家庭的重大区别,基本缺失了二十年左右的社会经验。对于社会的价值判定为负,对于在感情方面能情投意合的另一方除接受感情外其他方面也在不加任何判断而直接接受,忽视了其他方面对于今后人生走向的潜在影响,也就为日后的婚姻不稳定埋下了隐患。
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中,电视、互联网等平面信息传播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深度,大多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餐式信息,年轻人对于影响思维方式的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专著看得较少,出现了阅读的断代。书籍是作者对符号的理解和抽象,这种对于符号的理解和抽象是传媒达不到的深度,而阅读书籍则是读者对于作者符号的再理解和再抽象,这一过程成就了人类对于同一符号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正是人类思想和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的这一缺陷亦是一重要因素。此外,大量传播并被年轻人接受的美国式文化表达的个人主义,隐射出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有一定影响。
要逐渐改变这种现象只能是不断加强抗挫折能力,改变个人中心主义,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合作、适应、让步、改变自己,才能维系稳定的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