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浅析浅析微博负面影响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02 浏览:130573
论文导读:
【摘 要】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网民的青睐。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交平台,微博交流中产生的认可和信任,使人们对其寄予厚望。但在微博的成长中,其软肋也开始为人们认知,这种140个字的刷屏信息,在带给我们海量消息的同时也使受众在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与参与过程中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人们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并有逐渐娱乐化的趋势。
【关键词】微博 社会环境 社会参与
在、MSN、人人网、开心网、twitter等社交网络平台风生水起的时候,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至此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而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成为了社交网络,乃至新闻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传播平台。

一、微博对受众信息量的影响

随着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时刻更新及关注新闻事件、随时随地表达内心情感似乎已经成为上网人群的一种消遣,而伴随着网站一起飞腾起来的就是这个新兴的交流工具——微博。现阶段,人们寻求着自己言语表达的自由,人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一种归属与认同感,微博上的自我表达正是给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一个联系机会。再加上其篇幅短小,书写简单,发布容易,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新闻人和作者,所以备受网民的青睐。另一方面,“小悦悦事件”、“7·23”动车事故、“表哥”杨达才等官员被揭贪污腐败进而走红网络的新闻事件都是缘微博而起,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舆论的施压强化了新闻的快速传播与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虽然短小精悍但却全面的信息使人们可以获得大量快餐式的消息,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大量的信息则引发了另一种担忧,即任何最初令人备感刺激的事实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再也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一种微妙的麻木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其道理就像是“温水里煮青蛙”。
随着微博的兴起,其弊端也初露端倪。我国农村互联网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进度缓慢。在一项调查中发现,2011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38.3%,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4个百分点。虽然上网人数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也成为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微博的概念还距之十万八千里。①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实现需要发达的经济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的高科技及高科技人才作支撑。而这些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却都是极为匮乏的,即互联网将进一步强化而不是弱化当前中国业已存在的城市和农村鲜明反差的二元格局。由于贫富差距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分配不平等而引起的“数字鸿沟”使得信息的“拥有者”和“匮乏者”之间的信息储量越发悬殊。

二、微博信息对知识体系的解构

微博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量的信息越来越快的集中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让我们凭借方寸屏幕就可以了解各种海量消息。但是,随着这种短小的语言表达方式在网络走红,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软肋也开始出现。大量新闻信息的堆积,杂乱无章的情绪化“评论”,信息“流水性”的交流,思想认识上的平淡无奇等都成为微博无法避免的弊端,它在提供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在“娱乐”中让人处于一种麻醉状态而不自知。

1、碎片化信息对知识体系的瓦解

微博信息五花八门,海量存在。支离破碎的消息都在用户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不会使我们有机会去深究其背景、来源等其他内容。这种“快餐文化”只适合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而非博学的体现。其实微博正如当初电视机的出现一般,尼尔·波兹曼曾说:“观众知道,不管有的新闻看上去有多严重,只要它后面紧跟着播放的一系列广告就会在瞬间消解它的重要性,这是节目结构的一个关键,它有力地反映了电视新闻是一种严肃的公众话语形式的言论。”②它抛弃了逻辑、理性和有秩序的话语。《麦克尼尔——莱勒新闻时间》的执行编辑兼联合主持人认为:好的电视新闻要“一切以间断为宜,不要让观众有精神紧张之感,要以一种变化和新奇来刺激观众,而不必注意概念,不必注意在一个问题上多停留几秒。快节奏和无精妙含义的片段才是重点。”微博的碎片化发展就是一种使人们可以获取海量信息但没有时间进行理解分析的平台,是对人们大脑已有知识体系的一种解构。

2、情绪化信息对理性思维的限制

在没有理论依据和对事件论文导读:想变得慵懒,习惯一句话表达瞬时的观感而罔顾事实本身,只求“听”而不闻,“视”而不见。3、“刷”微博的目的性与微博成瘾“刷”微博是维持粉丝量的一个方法。就网民的心理特征来看,激烈的、八卦的、猎奇的、的、仇富的、揭露性的新闻消息将会给博主赢得更多的关注。每个拥有自己微博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自己粉丝
的过程介绍的情况下,想要阐述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证在微博平台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精短的文字虽不能体现逻辑思想,但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思想火花”对其他人的观点起到一种点拨与引导的作用。而在笔者看来,在微博中,对信息情绪化的回应,在理性方面的欠缺,让更多的人无法正确判断其真正的内涵,更别说引以为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曾经说过,思想运动的过程比思想结论更重要,也更有价值。③再者,长时间地浏览扁平化的信息会使人的思想变得慵懒,习惯一句话表达瞬时的观感而罔顾事实本身,只求“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3、“刷”微博的目的性与微博成瘾

“刷”微博是维持粉丝量的一个方法。就网民的心理特征来看,激烈的、八卦的、猎奇的、的、仇富的、揭露性的新闻消息将会给博主赢得更多的关注。每个拥有自己微博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自己粉丝量的增减,也会潜在地对微博进行操控。这种奇怪的“好强”心理使博主不得不时时刻刻关注微博信息,进行所需内容的筛选工作。沉溺于微博的虚幻满足中,逐渐丧失了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使得微博等网络信息以低廉的成本占据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本身处于一种“麻醉状态”。据相关单位报告的数据表明,现在微博成瘾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每天泡在微博上六七个小时,先由微博爱好者变成“微博达人”,再由“微博达人”变成“微博病人”,要不马上戒掉微博,最后就由“微博病人”变成“微博废人”。④

三、微博不良影响的对策

1、社会经济结构层面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对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受众来说,信息的接收量与接收程度都有明显差异。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这种处于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解决“知沟”问题,必须从理顺社会经济结构着眼,建立一种抑制两级分化的机制。⑤微博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交流平台,网络的发展直接影响微博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加强全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包括为低收入家庭免费接入互联网、低价提供二手电脑、加大信息教育投入以及对那些研发信息技术的公司予以大力支持等措施。近年来,我国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而实施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已经开始取得良好的成效。

2、受众媒介素养与个人交往能力层面

媒介素养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⑥对微博的合理利用,需要受众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与配合,也只有在自媒体时代里不断使用电子媒介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才有可能避免微博信息“把关人”缺失状态下网络舆论的负面效果,在辨别信息真伪、理性参与传播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微博空间具有虚拟、快捷等优势,随着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这就导致在现实环境中,由于沟通不良或者混淆现实与虚拟环境而引发人们之间的矛盾情绪,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注重现实环境中的语言与感情的交流,加强人际交流的感染力度等对于人们在客观现实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①张蔚,《中国网民人数突破5亿 移动上网人数超过美国人口》[N].人民网财经频道,2012-1-16
②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③黑格尔 著,王诚 等译:《精神现象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④戴建业,《再谈微博》[N].http:// ,2012-3-8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⑥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论文导读:10级学生)责编:周蕾上一页123
10级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