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比来通过电影与原著比较来剖析《梦十夜》梦境及喻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84 浏览:112085
论文导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梦十夜》的电影版与原著的对比,分析了二者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的差异,电影中的故事编排较大地偏离了原著的意图,探讨了原著的梦的内涵意义,夏目漱石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初衷,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解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原著的十个梦逐一进行了解析,试图解开100年前夏目漱石留给世人的谜,另一方面,也借此对梦、寓言、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本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梦十夜》;夏目漱石;梦境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在1908年完成他的作品《梦十夜》后说:“深具野心的我,要让100年后的人们来解开这个谜。”《梦十夜》所探讨的实际上是关于梦境以及梦境中所隐含的潜意识的问题。事实上,的确是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开始以梦的解析方法及从潜意识的角度来审视夏目漱石的作品。
接下来,对比原著与电影,试着来解析这十个梦。

一、第一个梦:黄粱一梦

原著中是没有标题的,电影中为这个梦所加的标题是“爱情”,而我更愿意为这个梦定题为“黄粱一梦”。
原著中,短短一千多字,却描述了100年的事情。人生苦短也不过如此了。《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夏目漱石最后说:“‘已经100年了啊!’此时我才注意到。”这与黄粱一梦中的梦者醒来后的感慨何异?这不禁令人感叹:人生之事亦如是耳!
电影中又另作了加工。最明显的是添加了鱼的元素。除了仍可反映上述思想,此外,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惶惑与漠然。鱼死了也就死了,再换一个就行了。但鱼缸破了还能复原吗?人死了以后还能复生吗?这一生过去还能再重新来过吗?生活到底是什么?如果生活已无从选择,又该如何经营与面对?这就是留给大众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这个梦所给我们的启示。

二、第二个梦:悟道

“悟道”是电影中为这个梦起的题目。这个梦大概讲的是如何悟与悟什么的问题。
关于如何悟,众所周知的方式即是禅坐。至于说六祖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后来的当头棒喝,或“一指禅”等,皆上等慧根之人所为,但即便是禅坐,能开悟者又有几人?夏目漱石想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开悟、何为空的问题。色空无异,于色中看到空,于空中看到色,当是与悟不远矣。然若如此,须万念放下,一念不起,于虚净之中,方可视万物本质,悟空识空。昔日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相较六祖而言,神秀到底还是存有身、心、念,所悟不及六祖彻底。因此,那武士持着非要开悟给和尚看的想法去开悟,心中念头不息,又如何证得了“无”?
以武士形象出场,也自有深意。日本武士与佛教徒多有相似之处,如,都持有某种信念,都视死如归。生死乃人生大事,为最难突破的心理障碍。心有生死,即心中有念,既有念,便不能谓空,既不识空,便不能谓之开悟。开悟不必死,死亦未必悟。真悟者,当生即生,当死即死,来去自由,即达如来之境。
电影中,最后镜头为梦者欲自尽而不能,懊恼不已。但原著中并无此节,其结束为:“我大吃一惊,倏地把右手搭到短刀上。座钟又‘铛——’一声敲响了第二下。”还是原著这样处理更好,悟者自悟,迷者自迷,每位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而不必下个结论。

三、第三个梦:因果

电影中此梦主题为“孩子”,我想,直白来说,“因果”更恰当。
原著简单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些。一开始就是“我背着6岁大的孩子”,“我”想遗弃他,最后,到达树下,真相大白,“在这棵杉树下,我杀死过一个盲人。”这就是因果。
因果是佛家所持的主要观点,佛教中,有关因果的故事数不胜数。电影中,前面添加了妻子的一个梦,梦到曾不小心弄断了一尊菩萨石像头,大概因此故,孩子流产,她又梦到把菩萨头放回了原位,所以她想,这次所怀孩子应该不会有事。这显然是导演对因果主题的强化,不过,这样的处理乱了主题,没太大必要,不如原著言简意赅。
因果关系在佛教之中已是昭然若揭,而夏目漱石以此故事重论之,实属老生常谈,然能唤醒世人几分亦仍未可知。

四、第四个梦:死

应该说,电影中对这个梦的演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主题。不过,好在也是一个完整的主题,也与死相关。
原著中对这个梦的描述很简单。一个小孩子见到一个老人在喝酒,老板娘问了老人三个问题:论文导读:
“老爷子府上在哪里?”“你到哪里去呢?”“一直走吗?”后来那老人拿出手巾说要变条蛇,孩子便跟着他,老人进到河里,孩子在河边等着他出现,但没等到。
夏目漱石在这里想要探讨的是有关死的问题。问的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人生的三个最难解的问题,也就是: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怎么去?老人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在肚脐里。”也就是说,我是谁,关键就看你如何定义自己了。这个问题不能从外获得,而只能内求。“到那边去。”阴与阳,生与死,无非都是一线之隔,人之一生,也无非是由此及彼而已。对于第三个问题,“一直走吗?”老人吹了口气,那气直奔河边去。这似乎已经做答了:人生不就是奔死而去,难道中间还有他途吗?后来老人到了河边,进到河里就再没出来。河可以看作是生死之交界,难道人死还可以复生吗?至于说老人拿手巾要变蛇,既吸引了其他孩子,也吸引了观者。很明显,蛇在这里暗示着诱惑——当然,说疑惑也行。别忘了,是蛇引诱夏娃吃的苹果。
在电影之中,加了内容,就变成了另一个主题了。电影的主题为“童年”,如果是我来定,直白一点,可以叫“追随系统”——或者干脆叫“系统”。
故事讲漱石应邀去讲座,却奇怪地听到当地人说,邀请他来的女孩失踪了,所有的小孩子都失踪了。他渐渐回想起,他小时候曾到这里养病,认识了这里的小孩子,小孩子们去海边玩,遇到飞机失事,就一去而无回。漱石因为未去而幸免于难。
他与那些孩子是个小团体,或者说是个系统。依据德国海灵格的理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会忠于这个团体,如果团体有了不幸,那生还者就愿意以自己的不幸来表明自己对这个团体的忠诚。战后生还的士兵多有自我伤害行为及行为,那是因为他们想追随他们死去的战友。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父母遭受痛苦与不幸,其子女也会有痛苦与不幸,这可以说是追随、忠诚或者爱。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