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小议小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97 浏览:14924
论文导读: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为宗旨的,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课堂教材中所教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观察和适应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社会意识。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准备;兴趣;设计;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一言堂”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辅助作用的位置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让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上设计,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能让教学枯燥乏味,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味的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师者的人格魅力来辅助教学。教师的修养、性格、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师从心里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学生、事情的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学生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爱上这门课程,对教师敬爱督促他们加倍努力。应用“爱屋及乌”的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三、课后加餐,巩固提高

以学为用,课后的生活实践,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机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必须要课前精心准备,让每一堂课都精彩充实;课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起来;课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趣味性、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滨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