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永磁基于S曲线永磁同步电机加减速制约及算法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39 浏览:36118
论文导读:,故在电机快速加减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现象,进而会影响电机性能及稳定性,使系统的快速性、动态性能有所下降。因此要保证电机具有较好的加减速性能就必须有一个加减速过程。目前,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加减速速度曲线有以下几种,即直线加减速(梯形曲线)、S曲线加减速、指数曲线加减速和正弦曲线加减速。其中直线加减速算
摘要:为了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速度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S曲线的速度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S曲线算法原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普通控制系统性能受参数变化及各种不确定影响严重等缺点,在分析S曲线传统的七段模型后,在速度控制器中引入了基于S曲线的永磁同步电机加速度和速度控制方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曲线的永磁同步电机加速度和速度控制方法,使系统能够快速的跟踪给定速度命令值,保证系统的性能及其稳定性,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S曲线
1007-9416(2013)04-0155-02
现代工业中,永磁同步电机(PM)由于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速度相应快,因而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应用在一些加减速的控制中。然而由于电机惯性比较大,故在电机快速加减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现象,进而会影响电机性能及稳定性,使系统的快速性、动态性能有所下降。因此要保证电机具有较好的加减速性能就必须有一个加减速过程。
目前,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加减速速度曲线有以下几种,即直线加减速(梯形曲线)、S曲线加减速、指数曲线加减速和正弦曲线加减速。其中直线加减速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其缺点是加速度存在突变;S曲线加减速保证了加速度的一阶连续,且在算法的实现方面比指数曲线简单,但S曲线的加加速度为跳变量,而正弦曲线可任意次微分,其加加速度仍旧是连续变化曲线,但S速度曲线型对正弦速度曲线更容易于数字拟合,计算量小,且电机速度的跟随性能更优,因此应用最广泛。故本文采用S曲线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加减速过程中的速度曲线,能够保证永磁同步电机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没有突变,减小冲击,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的平稳定,增强了电机高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S曲线算法分析
S曲线加减速的特点事存在加加速度,故加速度没有突变,在速度变换过程中不存在柔性冲击,适用于高速运动,完整的S曲线加减速过程如图1所示,共分为7个阶段。
以拐点时刻t1为第一个分界点,在0-t1时间段内,速度由0加速至拐点速度v1,加加速度h为常数,加速度由0逐渐增加至amax;t1-t2时间段为恒加速阶段,加速度a为常数,加加速度为0,速度由v1上升至v2;t2-t3时间段内,速度由v2加速运行至最大速度vmax,加加速度h为负常数,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0;t3-t4时间段为匀速段,保持速度vmax不变;t4-t5段、t5-t6段、t6-t7段为减速段,与加速段类似,只是加速度a为负值。
2 Matlab仿真及结果
为了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采用七段式S曲线进行仿真。由于PID控制策略及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仅有三个参数需要设置,参数调整方便,鲁棒性强,故在搭建Matlab仿真模型时采用双闭环PI控制,基于S曲线的永磁同步电机加速度和速度控制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仿真时,转速给定命令为310rad/s,对于七段式S曲线,设定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基于S曲线的永磁同步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电机PI速度控制器具有较短的上升时间,基本无超调量,能够较好的跟踪速度给定命令。
3 结语
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双闭环的数学模型,针对传动的线性PI控制提出了基于S曲线的控制算法,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控制中,使控制器的分析和设计大为简化,便于工程实现。另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曲线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拥有更短的上升时间,更小的超调量,受到扰动后能更快的恢复到稳态。因此,基于S曲线的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王威,杨平.智能PID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J].自动化仪表,2008,29(10):14.
郑安平,王磊.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全数字实现[J].微电机,2007,40(12):45-69.
[3]唐任远.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59.
[4]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8-255.
[5]Soo-cheol Shin, Chi-Hwan Choi, Jang-Hyoun Youm. Position Control of PM using Jerk-Limited论文导读:
Trajectory for 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Robot Applications. IEEE, 2012, 2400.
[6]Homayoun Seraji. A New Class of Nonlinear PID Controllers with Robotic Applications [J].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08(10),44-63.
[7]刘子健.永磁同步电机混合非线性控制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2010,44(7):1033-1037.
[8]简毅,刘宝.基于AT91SAM9261的步进电机S曲线加减速控制研究与实现[J].轻工机械,2012,3期: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