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51 浏览:132097
论文导读: 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罗伯特·F·莫非著,吴玫译:《文化和社会人类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时
摘要:文化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主要包括文化词语、文化心理、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没有整齐划一的规律可循,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词语;文化心理;文化教学
顾名思义,对外汉语教学是以语言作为教学研究对象,但语言并不是孤立的音义结合体,而是人类记录和描述文化的主要媒介,离开了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无所依存。“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和海外华人进行的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结构(主要是语法规则和语义系统)作出系统的讲解,同时还要对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必要的阐释,使汉语学习真正成为一种跨文化的行为。正如陈光磊先生所说“于一种语言的习得和教学,就决离不开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早已有诸多的论述,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言,只想强调一点,语言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学。“严格地说,文化和语言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3]由此可见,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的渗透早已是水融,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及差异性,更决定了文化因素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
文化,是一个绝大的命题,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等,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丕尔说:“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因素的灌输呢?下面笔者将从文化词语的讲解、文化心理的渗透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文化词语的讲解

人类语言一经产生,便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的内容,一个词语所包含的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关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含有文化语义的词语即文化词语。“所谓文化词语,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或短语。”[4]文化词语是民族性的表现,是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反映,也是外国人学习第二语言时较难掌握的部分。文化词语有三种:
一是类似“粽子、油条、豆腐”等表示中国特有的事物,体现特别的具有民族性的含义的词语,这类词语在讲授过程中应该配以图片进行直观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学生展示实物或者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品尝。
二是类似“状元、红娘、诸葛亮、林黛玉”等以历史名人或小说戏曲中的人物的名字作为某类人的代称的词语。讲解这类词语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并在课前作精心的准备,不仅要简明扼要地介绍这些词语的出处及含义,还要着重说明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些词语,避免出现因语意不清而出现的语意错误或偏误。
三是类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牛弹琴”等成语、俗语、谚语等文化习语。语言的传承其实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精粹部分沉淀到语言中,并成为语言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形成了习语,因此,习语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但其在意义和结构上的固定性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进行这部分词语教学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强调结构的固定性,同时也要从由来和语义上加以解释,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总之,文化词语的教学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法不一而足,要从语言教学的需要出发,以讲清意思,说明用法为原则,不宜扯得太远,以免喧宾夺主。

二、文化心理的渗透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又记载着不同的文化。作为一个第二语言习得者,只有把一种符号规则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都掌握以后,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一语言。但是,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并不意味着掌握一种语言必须同时一起完全掌握该语言中所蕴含的一切文化的内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实在是包罗万象。“人类智慧的杰出成就是创造了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5]
一方面,不同的语言之间常用的对应词汇在意义上几乎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等值性,词语和句子在具体的情境下会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涵义。不了解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涵义,就很容易会望文生义,产生文化误解而造成语言学习、理解和交际的障碍和失当。如“新房”一词与“办喜事”的文化涵义(结婚)有关,而与房子本身的新旧没有关系;“手头紧”,意为经济状况不佳,缺钱,与手的感觉无关。这类词的意义与字面含义相去甚远,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留学生进行汉文化心理的影响。只有这样,学生在充分了解了上下文语境的前提下,会对与字面意义无关的词语含义进行相应的推测和理解。
另一方面,文化心理还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判定。面对同一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例如在《登攀》第二册《爱在深秋》一文的学习中,妻子面对别的女人对自己丈夫的示好,尤其是在自己住在娘家期间,那个女人竟然到自己家里来帮助丈夫洗衣服打扫房间的时候,她的反应就让很多欧美国家的女同学很不理解。如果不向学生介绍一下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人的修养的影响,让学生换位思考,切实从妻子的角度去理解整件事,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困难。

三、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文化同语言是相联结的,两者都具有社会的规约性和运用的技能性。“对语言交际起规约作用的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各种文化因素通常被称为语言中的交际文化”[6]因此,学习语言必须同时学习相关的文化。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就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文化技能。
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语用文化方面。语用文化,是指使用语言的文化规约,即语言运用同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相联结起来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在语言课的文化教学中它占有显著的地位,具有广泛的内容。语用知识涉及面非常繁杂,很难系统化,在教学中可以先借助于语言表达上既定的某些功能项目来作探讨,对其文化效用及运用规约作出阐述。从一些最常见、常用的语用文化项目着手来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文化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可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把语用文化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和规则化。
总之,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每个语言要素的涉及程度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的介绍,没有整齐划一的规律可循,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注释:
程棠:《关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陈光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美]罗伯特·F·莫非著,吴玫译:《文化和社会人类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6]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
(时萍辽宁省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