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意外“意外”其实很精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41 浏览:119010
论文导读:,作为教师该如何把握课堂变化,把静态的预设教学变成动态的、灵性的方案呢?在初中教学中常碰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教师作了周密的教学预设或者教学设计,可是在上课时,经常可能得不到学生认同或理解,甚至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如何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按照原来预设继续上课,还是不理学
摘 要 新的课程观突破了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确立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学环境即课程等新的观念。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是向未来方向前进的旅程,在旅程中,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随时都可能出现。作为数学教师,需要突破以往观念,打破思维定势,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这些意外,也应该独具慧眼,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演绎课堂上“意外”的精彩。
关键词 预设 生成性资源 课堂 精彩 意外
“预”,就是预设,就是预先安排,如果没有备课时精心构思,上课时就可能手足无措,无法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动态生成,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情况千变万化,学生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作为教师该如何把握课堂变化,把静态的预设教学变成动态的、灵性的方案呢?在初中教学中常碰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教师作了周密的教学预设或者教学设计,可是在上课时,经常可能得不到学生认同或理解,甚至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如何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按照原来预设继续上课,还是不理学生的一些“意外”并以此为契机,放掉原来的预设,作些灵活的变动?
1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1.1 生成性资源的含义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生成是与预设相对称的概念,不在预料之中即为生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扬弃原来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基础上,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

1.2 生成性资源的分类

(1)根据资源是否是依据课程和教材来划分,可以分为:内生型资源和外诱型资源。(2)根据资源是否具有可见性来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资源和潜在资源。(3)根据资源是否被已被利用来划分, 可以分为:已利用资源和遗存资源。(4)根据学生获取该资源的状态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主动性资源和被动性资源。(5)根据资源分布的范围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
2 生成性资源的挖掘

2.1 将错就错,挖掘课堂生成资源

在数学课堂中,碰到了有错的、有误的题目或学生的回答,老师不要马上就更正或否定,而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把这些“错误”变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误就是一种资源,课堂发生的错误,经过教师及时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就是一种有效生成性课程资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出错,甚至经常会出错,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通过学生的纠错过程不断掌握知识。
案例:分式的化简
计算: +
老师请小李同学板书求解。
小李解题过程如下:
解:原式 = 2() + 5()4() = 3。
显然错了,下面学生发出了一些嘲笑声。
教师问:“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式用错了”。
教师说:“若真能按照这位同学去掉分母来解,确实很简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进行分式计算是否可行?”
通过集体讨论,一个非常新颖的解法产生了:
解:设 + = ,去分母得:2() + 5()4() = ()()(),整理得:()()() = 3,所以: = = 。
学生“错解”往往是有原因的,但是也有其合理的地方,错误的原因经常是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关联度掌握不够,对符号、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理解、认识不够,或者认识上产生负迁移,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类似的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真实的思维其实很好地反映出客观的学习规律,实际上它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因而也是可以被我们很好利用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对待学生的错误问题上,作为教师大可不必“如临大敌”,不必太过惊慌,而是应该静下心来,客观、辩证地分析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分”,分析问题的起因,为什么错、是否有共性、它与正确解法有什么必然联系等。最终把“错误”资源合理有效地予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认识到课堂“错误”其实是一种最好的教学资源,因为一种“错误”的发生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所以除了课前我们深入研论文导读:放课堂观念下教师既关注教案预设,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需求,体现了教师上一页123下一页
究学生和教材,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外,更应抓住在课堂中随时发生“错误”的生成资源,及时加以引导和利用,让课堂中的“意外”更加精彩。

2.2 “细节”的捕捉

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源于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7ctime.com
小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在我们数学学习中何尝不是如此,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决定于教学细节的处理。
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只有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用心去捕捉课堂细节,才能生成“意外”的精彩。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易发现的细节,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它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
案例:在《角》的教学中,我提出如下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套关于“角”的教具,该教具要求可以自由改变角的大小,看看谁的角做得最大。上课的时候,各组的教具真是五花八门,大小不一,在比的时候,我发现有位学生做的教具特别大,特别长,抢着跟别人比大小,我顺势抓住这一细节,问:“你为什么把你的角做得这么大,这么长?”这位学生说:角的边做得长,我的角才能大一些,我想争第一啊,经老师一番引导,学生明白了角的大小,只与开口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和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的规律。课堂是动态的,教学中需要细致的“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预设”要根据情况,随时审时度势,随课堂而变化,课堂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预设”与“生成” 有效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

2.3 当机立断,把握课堂教学的航向

下面这道题本意是让学生感受到“变量”和“函数”的思想,并初步体会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区别。案例:《13.1认识不等式》“问题1、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引出的问题:少于30人时,至少要有多少人去世纪公园,买30张要反而合算呢?” 合理的答案是24人进公园买30张票反而合算。但是有一个学生认为,“23人进公园买30张票也合算:23€?=115元,30€?=120元,虽然多5元,但可以将剩余的7张票送给其他小朋友表示爱心,我认为合算。”这虽然是一个古怪想法,但这体现了新课标人文关怀的要求,所以我立刻表扬他有爱心,有创新,同学们见此立即议论纷纷,这下课题热闹了,马上有甲同学发言:可以把多余的7张票卖给别人更合算。经过讨论后得出:1个人进公园买30张票最合算,可以将剩余的29张票以5元一张卖给别人。
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主体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免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人文关注的感情。上面例子中,若教师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便不会有这“意外”精彩了。
3 精彩的课堂生成教师应具备的观念

3.1 教师必须具备有动态、开放的课堂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教师特别强调课堂上的教学秩序、合理精确的时间安排,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投入大量的精力,编写详尽而周全的教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按教案上课,尽量将学生往预设的方向引导,按步就搬地完成教案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实际上,课堂教学不应被课前预设、教案所约束,更需要为源于:论文集www.7ctime.com
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留下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并依据学情发展进行适时调整的余地。在课堂中见机行事,化意外为精彩,才能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交流,使得课堂认知目标的达成,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其然”这一结果的单调呈现,更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深刻体验和生动过程,体现了在动态、开放课堂观念下教师既关注教案预设,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需求,体现了教师论文导读:
在课堂上巧妙的教学机智和灵动的组织策略。

3.2 教师必须具有体现主体地位的学生观

上课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独特发现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组织教学,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

3.3 教师必须具备有高度整合的课程资源观

叶澜教授指出: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是真实而具体的,是动态生成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超越教师预设的意外无处不在。精彩的课堂生成,必须要求教师具备高度整合的课程资源观。
教师不但要把课前精心准备的预设装在心中,更重要的是必须心系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认知、心理、个性等个体特征,了解学生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课堂中随时出现的“意外”,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把它视为不和谐的音符来处理,应该把“意外”当作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以积极的心态辩证、客观地分析和取舍,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从而不断地创造出意外的精彩。
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教学中,教师的预设诚然是重要的,但重要并不等于全部,教师应具备善于发现的眼光,及时发现课堂中瞬间发生的各种“意外”,加以引导与利用,使之成为一个个精彩的“意外”。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培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具备正确判断课堂发生的情况、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的能力,从容地面对课堂上各种意外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