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校训以全国外语院校校训文化特点审视青年责任养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00 浏览:23508
论文导读:里学到想学的任何科目”(Iwouldfoundaninstitutionwhereanypersoncanfindin-struetioninanystudy);哈佛大学校训是“真理”(拉丁文:veritas;英译:truth);英国约克大学校训是“在智慧门口”(拉丁文:Inliminesapienti?英译:Onthethresholdofwisdom);号称“欧洲大学之母”的法国巴黎大学校训是“这里和世界任
[摘要]全国外语类院校的起源发展有着独特的轨迹,造就了别具特色和意味的校训文化。本文以全球意识总结其校训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审视了全球化背景下青年责任的养成问题。
[关键词]外语院校 校训文化 全球化 青年责任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38-03
我国外语类院校无一例外都是中国领导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是近代以来涌现的一支红专结合、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力量,外语类院校的校训文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这段光辉历史。本文选取12所外语类院校的校训文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如何利用校训加强青年的责任意识养成问题。

一、外语类院校校训设置的基本情况

12所外语类院校都设置了校训,有的学校逐步建立了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体系,如上外、北语、对外经贸等。见表1。
从句式上看,上述外语院校的校训无一例外地呈对偶结构。其中,四言八字的表述出现7次,二言八字的表述出现4次,四言十六字的出现1次。比较来看,国外不少著名大学校训却无一定之规,形式比较自由。例如:康奈尔大学的校训是“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任何科目”(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etion in any study);哈佛大学校训是“真理”(拉丁文:veritas;英译:truth);英国约克大学校训是“在智慧门口”(拉丁文:In limine sapienti?英译:On the threshold of wisdom);号称“欧洲大学之母”的法国巴黎大学校训是“这里和世界任何地方”(拉丁文:Hic et ubique terra-rum;英译:Here and anywhere on earth)。虽然我国外语类院校深受西方语言文化的熏陶和西方思维的影响,但其校训设置依然遵循了国内普通大学风格。
从校训用词频次考虑,在12所外语类院校中,“团结”出现2次,占总数的17%;“勤奋”、“勤学”等字眼出现3次,占总数的25%;“中外”、“兼收”及“博学”等出现9次,占总数的75%;“德”字出现5次,占总数的42%。与此对应,比照2003年李晕对大陆229所大学校训用语的统计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团结勤奋”等政治军事动员性质口号使用频次较高,校训趋同现象严重,并与军事和外交等战线密切相关;二是“博学”等词语的使用频次比一般大学高,体现了外语类院校对“学贯中西”、“兼容并蓄”等价值的传承和弘扬;三是“德”字的使用频次也比一般大学高,原因在于我国外国语大学毕业生多从事外事外贸工作,所以对他们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与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耶鲁大学校训“真理和光明”、匹兹堡大学校训“真理与美德”、斯坦福大学校训“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等形成鲜明对比。
从外语类院校校训用词的出处和源流考察,基本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上外校训“格高志远”出自《礼心·缁衣》中“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以及(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气高志远,似若无敌”;天外校训中的“求索”,取自于屈原《离骚》中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是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或讲话等。北外曾经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校训,这是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校训。外交学院1955年创建时,则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为校训。三是来源于论文导读:持“塔”求知净土地位,如哈佛大学的“真理”、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等。政治论理念则重视知识的实用和功利价值,强调大学价值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取向在一定程度要满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
军队对纪律或作风的要求。北外作为资格最老的外语类院校,其前身是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因此,北外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继承抗大校训,鲜明地体现了培养军事翻译人才的要求;川外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其校训“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则是对这所学校纪律与作风的声明;西外源于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其校训“爱国、勤奋、博学、创新”,也有着部队严格作风的印记。

二、外语类院校校训的文化特色

1 尚德报国的政治特色
大学校训的本质是大学理念的凝练和核心。经典的大学理念基本分为三种类别: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大学理念、以政治论为哲学基础的大学理念和以道德论为哲学基础的大学理念。认识论理念排斥社会价值和风俗对大学的影响,试图保持“塔”求知净土地位,如哈佛大学的“真理”、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等。政治论理念则重视知识的实用和功利价值,强调大学价值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
取向在一定程度要满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英国皇家学院的“知识装点和保护国家”等便是如此。道德论理念、认识论理念和政治论理念有着共同的基础,即都将大学视为追求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场所。但道德论理念追求知识的前提是高尚的道德,因为知识本身并非无涉价值取向。校训中浓郁的道德教化色彩,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的观念,最能说明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愫,这在外国语院校的校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广外校训中的“明德尚行”、天外校训的“德业精进”、二外校训的“明德”、大外的“崇德尚文”等,体现出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根本宗旨。对外经贸大学对于其校训中“诚信”的解释,是“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事业;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有社会主义的高尚思想品格和修养”。西外校训“爱国”,北语旧校训“报国”和新校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外交学院校训“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校训“忠诚使命”,都在爱国情感和政治大局方面提出了更深、更严、更高的要求。2 学贯中西的教育特色
外语类院校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交汇点。反映在校训上,其对于“学贯中西”的理念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直接点明“中西”或“中外”等主题。如上外的“学贯中外”,其解释是:“学贯中外”源于“学贯中西”,以“外”代替“西”在地理上和文化上都具有更大包融性。广外的校训是“学贯中西”,其解释是:“西”不独指“西方”,而是泛指与“中”相对的“外”,即“外国文化”。天外的校训“中外求索”,该校原党委书记张学海在《校训的提出与浅释》中的解释是“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广泛涉猎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以“博学”表述“学贯中西”的理念。采用这一词汇的有北外、外经贸、西外等。三是以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习心态、以不同文明间存异求同的宽阔视野来表述,如上外的“兼收并蓄”、北外的“兼容并蓄”等。这三种方式阐释虽然各有差异,但都具有共同的根基和脉络,它表明外语类院校的性质和学科门类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在全球化语境下,外国语院校务必要立土、中外兼容、文理兼纳,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要求教师要具备跨文化视野和通才意识,能够及时掌握外国语教学与科研前沿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3 兼容并蓄的文明特色
外语类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师生具有了解和把握世界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便利和优势,这也给予了他们领悟和体察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多种文化的历练。因而,外语类大学不约而同地擎起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兼容并蓄主义的旗帜,如大外的“兼收并蓄”、北外的“兼容并蓄”等。这些在普通大学校训中极为罕见的词汇,给予外语类院校和谐并存、和而不同的胸怀及面对多元文明的交流和多样文化的碰撞时的心态。它不仅沉浸在追求思想和真知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师生的人格修养和器宇陶冶之中。这样的思想与“团结”思想虽场域和语境不同,但仍论文导读: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兼容并蓄的文明观必然走向敦睦天下的和谐世界观。北外校训“兼容并蓄”和大外校训“兼收并蓄”正是敦睦天下的和谐世界观的写照和折射。不惟如此,兼容并蓄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也是一脉相承的。“和合”思想追求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谋得利益,实现一种和睦而至大同的境界。《尚书·尧典·虞书》:“协和万邦”。面对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等论调的影响,我国提出“和谐世界”开拓性理念,是我国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我国与学院秉承“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充分表达了其通过语言文化传播高尚道德、促进世界人民的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及搭建中外文明借鉴、交流和融汇桥梁的使命。

三、全球化背景下要加强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1 崇德报国的政治责任养成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要以红色大学的发展历程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阵地,以尚德报国的校训和校史文化为切入点开展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奋发成才、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一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德行观念的修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明德崇法,敬业乐群,成为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中坚力量。二是利用语言优势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深刻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课题,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三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学习、做事。四是支持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知行观念,把握时代精神,担当民族栋梁。
2 学贯中西的成才责任养成
外语类院校要结合语言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结构特点,以学贯中西为导向,多途径多方面培养道德素质高、具备全球意识的国际化战略青年才俊。一是从选拔和培养两方面入手,为国际化战略青年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参与教学和指导。尽可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现有本科教学进行创新和尝试,建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项目,把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培养目标对接市场需求,实施国际化战略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三是继续深化“英语+小语种”的复语型人才、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四是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教师资源,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讲座和通识课程,开拓学生的文化比较视野,深入思考政治制度差异、文明多元冲突、世界格局变幻、民族传统承续等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胸怀的民族精神。
3 兼容并蓄的文明责任养成
外语类院校要发挥兼容并蓄的独特气质,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国际化校园文化,让大学校园成为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融合的自由空间。一是利用外语类院校外国留学生数量多的优势开展国际文化节活动,搭建国际化的中外学生文化展演和交流平台,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二是面向外国留学生举办展现中国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等品牌活动,向外国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中外学生交流搭建友谊的平台。三是以文化艺术为媒介,组建中外学生参与兴趣社团,推出和培育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高水平节目。四是组织中外学生结成语言伙伴,相互学习语言并进行文化交流,这不仅有利于中外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其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拓展。五是在校园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让师生接触学科前沿,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学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邀请国外专家、教师、外交官员、友好人士来做学术、文化报告和讲座,无疑能给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同时,让学生承担翻译、服务、导游等任务,又给了他们接触异域文化的好机会。
4 敦睦天下的公共外交责任养成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的拓展方向,外语类院校要以敦睦天下为使命,利用多语种的学科优势,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和谐世界美好理念的实现。一是外语类院校要积极争取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将其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之一。二是外语类院校师生要在国内做好对论文导读:施和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作贡献。三是应大力支持外语类院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的国外高等学府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为广大学生拓宽出国交流学习和跨国联合培养的机会。四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渠道和政府项目,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与全球各国青年交流的机会。(责任编辑:袁海军)上一页1234
外汉语教育,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作贡献。三是应大力支持外语类院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的国外高等学府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为广大学生拓宽出国交流学习和跨国联合培养的机会。四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渠道和政府项目,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国际实践和与全球各国青年交流的机会。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