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实践取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70 浏览:35929
论文导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课程是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规律和师资培养的必需。坚持该课程的“实践取向”的具体表现是:专业精神的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都要服务于教育实践,取之于教育实践,得益于教育实践,为学习者创设耳濡目染,习得感知的学习情境。
关键词:班主任课程;实践取向;教育案例;情景体验
1674-9324(2013)22-0133-02
在教师教育中坚持“实践取向”既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需,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很强,“班主任工作”的课堂教学要贴近教育实践:培养目标要与见习研习阶段一致,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训练,增强学习者从教的责任感和自信力;教学内容上要以一线教育案例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贴近当今的教育现实;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教学方法。简言之,体现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一、以教育实践故事哺育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指从教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决定着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努力程度及其成效。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决定班主任对本职工作的看法、行动、兴趣、动机、投入的程度及其情感或情绪的体验。因此,教师教育要将培养未来教师具有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责任心,强化其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感作为首要任务。事实证明,对教育工作的价值有清醒认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教育动力持久,教育积极性饱满,是优秀班主任的共同特征。他们热爱班主任工作和每个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乐此不疲,正如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那样,把不当班主任视为“吃了大亏”。因此,在班主任课程建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是教学的贯穿线和终极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树立班主任工作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愿望,引导学习者带着对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和情感投入课程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精神为主的教育活动不是枯燥、呆板、抽象的说教,而是春风化雨式的渗透。执教者要善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教育案例向学习者传递教师专业精神的正能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育工作的真谛,领略班主任的魅力,认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毕竟,教师的专业精神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一言一行或一个个的事例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是口述故事、文字实录、视频实录或表演制作等。其来源既可以是任课教师的收集,也可以是学习者的提供;既可以是文(图)中已有的记载,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亲身经历等。在教学形式上,既可以是教师或学生结合图片和音乐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也可以是学生谈个人经历中的体会或小组之间的交流;既可以进行专题活动,如优秀班主任教育故事会,也可以开展持续性的活动,如每次课前让学生登台讲述。具体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排。要看到,开展诸如此类的教学活动的意义:学生可以在锻炼口才、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从中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试想,学习者为了准备一个教育故事或一次演讲,要阅读筛选材料,这个过程就是角色认同的过程,是积累班主任工作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笔者调查中,大学生们说:以前,他们认为班主任也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无非上传下达或进行总结批评而已。如今,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事迹,他们感到震撼和压力,认识到班主任肩负的重要责任,也认识到了学习班主任工作课程的必要性。

二、以教育实践案例丰富专业知识

教育故事或教育案例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之一,也是教师教育宝贵的课程资源。这些教育案例通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心理、言语、行为、处境、命运等叙事要素构成生动直观的生活画面,作用于人的感性知觉,对于学习者感悟教育真谛,感知教育情境,积累教育经验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施案例教学的做法通常是:教者通过材料或问题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将自己纳入案例场景之中,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在班主任课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道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中抽出某些一般性的教育原理或结论,使学生拓宽视野,丰富从教经验。
班主任课程的案例教学应具有适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适用性是指案例教学要关注教育实践第一线,对那些期待从教的青年人产生较大吸引力和教育作用,使其有敬仰的心理和尝试的愿望。实践性是指案例教学要促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做”,而要激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课堂的高参与度。实效性则是指教师要借助教育案例的描述,使未来的教师更多了解教育现象,积累教育经验,学会教育反思,达到深入理解并运用教育学原理解决问题的目的。简言之,案例教学比单向的知识传授有效率,具有观照原理、了解现状、体验真知、拓展思维和激励示范等多重作用。筛选教育案例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性、针对性、现实性。基础性指所选案例要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一般是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针对性指所选案例要切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解决大学生见习、实习期间,以及毕业后初上工作岗位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实性则指所选案例要反映当代中小学生的新特点与基础教育改革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演绎型”:解析理论在先,案例教学在后;“例证型”可以使案例教学在先,解析并归纳理论在后。例如,学习“了解学情”一章,教师可以先介绍“了解学情”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之后提供相应的案例供学生分析,或者,先行截取案例中的部分内容,待学生提出个人见解之后,再呈现案例中的完整内容,将学习者的分析和设想与教师的行为进行比照,最后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总结。课堂反馈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可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习者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迅速地写出自己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阐明理由。为了活跃气氛,教师还可以采取组际积分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运用团队合作力量,产生解决方案。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要注意延迟评价,不打断、不批评、不质疑,以使其充分思考,避免外力干扰而受到影响。

三、以教育情境体验培养专业能力

“体验”是教育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实践价值”取向。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学习者在亲身经历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建构和整合。在教师教育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一定场景的创设和选择,把教育评判的内涵和意图隐含在具有故事性的生活场景中,并把教育对象转变成情景中的主体,最终使学习者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并发生某些转变。在班主任课程中,情境体验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演绎教育故事情境,进行间接体验。活动素材来源或是文字形式的教育案例,或是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学习者可通过还原事件的过程提高应对能力。如“家访”情境的创设,由学生扮演几种不同类型的家长,由扮演教师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这可以让参与者更好的体验家访的内涵,丰富家访的经验,提高家访的技能。二是学习教育方法或教育技巧,进行直接体验。譬如,学习“了解学情”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九宫格”等游戏,让学生在一张纸的九个格子里,用图画显示自己的九种兴趣爱好。之后,每个人拿着自己论文导读:
的图画分别找九个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最终,每个人都要在九个格子中获得九个志趣相投者的签名。这项活动可以使学习者深入了解自己,学会了解学情的方法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三是进行问题思辨,即问题情景的体验,从认知冲突中获得新的感受。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当学生个体觉察到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时,问题情境的体验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譬如,针对班主任工作中“惩罚”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针对惩罚的是与非、时与度,引导学生结合中外教育案例及其观点,思考并讨论“惩罚”这一话题,引导学习者明确惩罚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恰当的方式。总之,情景体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从教素质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课程只有坚持“实践取向”,让教学目标服务于实践,教学内容源自实践,教学方法促进实践,学习者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作者简介:林岩(1954-),女,本科,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副教授,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师,著有《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