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产学研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64 浏览:130967
论文导读:见大部分学者认123456789下一页
摘 要: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是知识从大学和科研院所创造,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方面研究较多的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定义、影响因素、不同的模式及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绩效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揭示了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方面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

3.02.0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依靠企业的创新不再能够满足企业的知识需求,必须借助外部资源,实现知识的转移满足企业对知识的需求。建立产学研联盟,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的知识转移到企业,为新知识的创造提供机会,扩展企业的知识存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Michael D. Santoro(1999)提出企业把产学合作的关系看成是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手段。Rick Welsha等人(2008)认为大学与企业的接触可以通过获得资金和有用的数据、设备和设施使大学的科技受益。Lindsay Ryan(2009)认为建立校企教育伙伴关系,能够补充企业内部的教育项目,通过与大学结盟,企业能够增加企业内部教育项目的实力和信誉。Teruhisa Ichikawa等(2011)证实大学中的新员工教育项目能够实现在大学教育和企业之间教育的无缝过渡。Drew Gertner等(2011)认为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提供转移知识的机会,而且为新知识的创造提供机会;在产学合作中,有可能包含商务的咨询活动或者研究计划。Henry Etzkowitz(1998)创业型的大学将经济的发展整合到大学中,与教学和研究一起作为学术的功能。知识资本是大学新的使命的核心,将大学与知识的使用者相联系,使大学以它自身的权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3]。

1、产学研知识转移

(1)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其概念最早是由Teece于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通过国际间的技术转移,能够积累大量跨国界应用的知识。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知识转移的研究更加深入。
Myrna Gilbert,Martyn Corde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y-Hayes(1996)[4],Robert Parent,Mario Roy and Denis St-Jacques(2007)[5]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持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Gabriel Szulanski(1999)提出知识转移是组织在新的环境中再造一个复杂、模糊的一系列程序,并保持其运作的过程,强调知识转移不是一次的行动,而是一个过程[6]。Linda Argote,Paul Ingram(2000)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方(如小组,车间或者部门)接受另外一方经验影响的过程,认为知识转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7]。Eric D. Darr, Terri R. Kurtzberg(2000)提出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从另外一个组织学习经验的活动,知识从一个位置移到另外一个位置能够增强组织学习,新知识能够通过新的方法和新的业务促进创新[8]。Champika Liyanage, Taha Elhag, Tabarak Ballal, Qiuping Li(2009)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领域,与专门知识领域的知识跨边界的运动相关,并提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所有权传送到另一个。可见大部分学者认论文导读: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是指发生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从合作一方到另一方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转移,是合作各方基于共建实体不断沟通的过程。原长弘,周林海(2011)将知识转移定义为:在一定的情景、目的下,知识(包括技术)被发送方传递,并被接收方吸收应用的过程。(2)产学研知识转移国外的学者提出了产学研知识
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合作一方获得知识,并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关于知识转移统一的定义。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2005)认为知识转移指的是受控环境中进行的知识由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的过程[9]。唐炎华,石金涛(2006)认为知识转移是跨组织或者个体边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10]。邹艳,王晓新,叶金福(2009)认为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是指发生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从合作一方到另一方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转移,是合作各方基于共建实体不断沟通的过程[11]。原长弘,周林海(2011)将知识转移定义为:在一定的情景、目的下,知识(包括技术)被发送方传递,并被接收方吸收应用的过程 [12]。
(2)产学研知识转移
国外的学者提出了产学研知识转移相关的阐释。Ajay Agrawal(2001)提出大学到产业的知识转移渠道包括出版物、专利、咨询、非正式会议、雇佣、许可证、合资企业、研究合同和个人交流等,且不同渠道的重要性不同[13]。Donald S. Siegel,Did A. Waldman,Leanne E. Atwater,Albert N. Link(2003)提出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是科学知识从大学商业化的转移到企业的过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能够使得大学和企业获得资金上的增加,并且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14]。Spyros Arvanitis,Nora Sydow和Martin Woerter(2008)认为从研发强度和新产品的销售角度来看,与研究机构或者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知识转移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15]。
我国的学者也给出了相关的定义。王毅,吴贵生(2001)提出通过产学研合作把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到内部并创造价值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16]吴想,杨洪涛(2009)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转移到企业的过程[17]。曾德明,何银芳,彭盾(2009)对于产学研来说,知识转移是使企业的知识运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识创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18]。

2、产学研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源于:论文例文www.7ctime.com

③其他因素
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1999)认为企业和大学研究中心的合适的文化是必要的,文化被认为是最有助于建立大学研究中心的因素。他们研究了企业的规模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的影响,发现大公司拥有较高强度的知识转移和研究支持关系,小公司拥有较高强度的技术转移和合作研究关系[39] 。 Roberto Fontana Roberto, Aldo Geuna, Mireille Matt(2006)发现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受企业的绝对规模、自身的研发活动和企业的开放性程度的影响,但不受创新类型的影响,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大企业更加趋向于与学术界的合作[40]。Robert Parent,Mario Roy, Denis St-Jacques(2007)研究了系统性思维和社会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确定社会系统产生、传播和使用新知识以满足需求的各个部分,在知识转移中使用整体、系统性思维,可以领会到知识转移联结需求、目标和进程等各系统之间的关系。Rudi Bekkers,Isabel Maria Bodas Freitas(2008)探索了大学和企业之间各种相对重要的知识转移渠道的影响因素,包括出版物、会议、合作、专利等,分析了不同知识转移渠道之间差异的部门效应,同时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占主导地位的科学学科、知识的基本特征以及研究人员的个人和组织特点对知识转移的影响[41]。
国内的学者针对知识的特性、转移的意愿、转移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吴想,杨洪涛(2009)从知识的复杂性、可表达性、内嵌性,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知识接收方的吸收意愿和能力及知识转移情境的信任和沟通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匹配、实施、调整和整合五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中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董尹,金龙(2009)认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论文导读:整理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国内的母公司,母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吸收、应用和创新。(2)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式GabrielSzulanski(1999)构建了组织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以此确定每个阶段转移的不同以及预计可能出现的困难,通过粘性测量以探究过程各阶段中不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特点。ChampikaLiyanage,TahaElhag,Ta
知识本身的因素,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知识转移的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距离[42]。林莉,郑旭,葛继平(2009)认为知识本身、知识供方的转移意愿及能力、知识受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文化、信任和转移渠道对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存在影响作用[43]。

3、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

(1)国际间知识转移模式
国外的学者研究成果有:Pien Wanga,Tony W. Tong,Chun Peng Koh(2004)提出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描述跨国企业到中国分公司的知识转移,第一阶段跨国企业向中国分公司传递知识;第二阶段中国分公司从跨国企业母公司获得知识。6Tina C. Ambos,Bj?rn Ambos(200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9)对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和距离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的距离维度,以检验在分散和分化的情况下个人协调机制和基于技术的协调机制的适用性,发现基于技术的协调机制受背景文化的影响不大,而个人协调机制受地理、文化和语言上的距离的调节 [44]。Gentile-Lu Decke Simona, Giroud Axele(2011)对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到国内供应商的垂直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外商有助于国内企业知识库的建立,而且有助于当地供应商绩效的提高,同时发现研发强度对于供应商的新知识创造是非常关键的,企业间的关系在外国企业和国内供应商之间的知识转移和获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5]。
国内学者也对跨国企业相关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陈菲琼,徐金发(2000)分析了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的设备购买,装配能力的转移仅限于物理系统,第二个层次是零部件的调整和本地化,与当地条件结合,第三个层次是产品的再设计,使中国企业接近具备独立创新能力的组织[46]。薛求知,关涛(2006)对跨国企业的知识转移进行了探究,探究了知识特性、转移工具及其知识跨国界转移,发现知识的默会性、简单嵌入性及初级转移工具对母公司向国内子公司的知识跨国界转移有直接的显著作用,高级转移工具对知识默会性有部分作用[47]。张天桥,崔新健(2008)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发现海外子公司从国外获取的知识,经过整理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国内的母公司,母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吸收、应用和创新[48]。
(2)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式
Gabriel Szulanski(1999)构建了组织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以此确定每个阶段转移的不同以及预计可能出现的困难,通过粘性测量以探究过程各阶段中不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特点[6]。Champika Liyanage,Taha Elhag,Tabarak Ballal and Qiuping Li(2009)认为知识转移本身不单纯是知识的转移,涉及知识转化的不同阶段。提出知识转移包括六个主要的步骤,依次为识别合适且有价值的知识、获得知识、知识转型为数据或信息、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反馈。在现实中如果知识的来源方和接收方在背景、技术或结构上存在相似性,知识转移的步骤就可能少[49]。Saad M Jasimuddin,Nigel Connell,Jonathan H Klein(2012)提出了一个知识转移框架,该框架在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型中整合了知识储存和知识管理。该框架包含五个部分:知识转移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进行知识转移所编制的知识类型;知识转移实施的机制;存放显性知识的仓库;管理和维护知识的知识管理员[50]。Gray M,Schubert L(2012)利用知识生产相关文献,在社会网络中提出一个知识生产和转移模型,该模型突出了社会工作中知识生产的特点,例如知识开发和应用的不同背景。他们认为知识生产本身是不够的,知识转移和使用同等重要,现实中的知识生产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知识生产到利用过程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互动[51]。我国的学者也对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王兆祥(2006)在分层研究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该模型将知识转移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数据、语言、知识、能力和应用,只有知识转移在论文导读:行转移和扩散,分别为显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201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知识双螺旋结构模型,把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方面,利用该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刘岩芳,张庆普,韩晓琳(2010)对研究型大学和
六个层次间全部实现,知识转移才能成功[52]。赵建瑜,王文平(2008)对不同产业知识转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制造业、软服务业、母子公司之间的模式进行对比,从初始阶段、实施阶段和反向转移阶段三个阶段中知识转移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弥补了不同产业间知识转移模式有所区别的不足[53]。蒋天颖,程聪(2012)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的生态学特征——散落分布、嵌入依附、动态基层和增量积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生态学模型,该模型指出知识个体、种群与群落间知识相互联系构成企业的知识链与知识网[54]。
(3)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
Paul Coates,Yusuf Arayici,Lauri Koskela(2010)构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知识转移合作关系中知识转移的模型,模型体现了知识转移合作关系的三个目标:(1)促进技术的转移及其技术和业务技能的传播;(2)通过知识库刺激和加强业务相关的研究和培训;(3)给企业提供基于知识转移合作关系相关的培训以增强业务和专业技能[55]。Drew Gertner,Joanne Roberts and Did Charles(2011)发现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关系能够通过在三个合作伙伴之间,KTP合作伙伴之间,或者两个不同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建立频繁的人际互动促进知识转移。在商业界,人际互动主要有临时外调和实习等方式,能够用于检验知识转移的能力[56]。Corine Genet,Khalid Errabi,Caroline Gauthier(2012)通过与最近出现的两个技术模式——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研究了纳米技术领域的知识转移模式。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技术转移模式与生物技术进化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小企业扮演技术响应的角色,而大企业承担公共研究和产业之间新知识的转化的核心功能,这与微电子领域早期阶段的模式相同。研究说明促进生物技术转移的政策对于纳米技术的扩散是不适合的[57]。
国内的学者王艳,曾刚,王灏(2009)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显隐知识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转移和扩散,分别为显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58]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201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知识双螺旋结构模型,把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方面,利用该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59]。刘岩芳,张庆普,韩晓琳(2010)对研究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了阐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模型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研究者、大学技术管理者和大学管理人员、公司和企业[60]。

4、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

国外的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Eliezer Geisler, Antonio Furino, Thomas J. Kiresuk(1990)认为产学研合作中心的绩效最主要取决于主要研究者的知识、技能和领导能力。Syed Omar Sharifuddin Syed-Ikhsan, Fytton Rowland(2004)研究了组织的组成部分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五个自变量: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方针,并使用斯皮尔曼秩检验方法检验与知识资产的创造性和知识转移的绩效的关系,发现组织文化、技术、制度方针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组织结构对知识转移绩效不产生影响[61]。Spyros Arvanitis,Ursina Kubli,MartinWoerter(2008)分析了瑞士科学机构中的单个机构或部门,在参与和私有企业之间大范围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活动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包括获得知识、资源等的动机,企业遇到的各种障碍,大学资金的分配,大学的规模,科研领域的类型,知识转移办公室的设立,外部资金的范围等,研究还发现,应用研究导向的研究机构或者是教学不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参与知识和技术转移时表现出较强的倾向[62]。Simon Philbin(2008)认为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测量需要关注技术、项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以及知识和过程输出的可持续性[63]。Jill Ann Tarzian Sorensen and Donald A. Chambers(2008)论文导读:联合开放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刘芳(2012)借鉴前人关于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研究在产学研合作组织中社会资本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引进界面管理作为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
在评价学术知识转移绩效的时候,不仅将专利和资金计算在内,也考虑非货币的指标,例如思想、知识共享和知识存取的自由,全球市场的健康发展,共享、合作和专门的网络的建立,以及能力构建和知识存取等[64]。
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的学者针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庄亚明,李金生(2004)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模糊性、隐性、特殊性、复杂性、合作者的经验、合作者的自我保护、合作者的文化差异等,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知识引进模式和中心企业向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企业扩散模式,并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形成机理和收益分配[65]。卢兵,廖貅武,岳亮(2006)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率分为两类,即知识主体数效率和所获得知识丰富度的效率,在分析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主题数效率、知识丰富度效率和知识转移效率综合三个方面,对知识转移的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66]。叶飞,周蓉,张红(2009)发现双向的沟通、企业的学习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大学科研院所的转移能力、企业吸收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冲突性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67]。
还有的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的研究。周蓉(2009)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和共建实体三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发现共建实体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技术转让比联合开放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更明显[68]。刘芳(2012)借鉴前人关于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研究在产学研合作组织中社会资本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引进界面管理作为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发现界面调节起到显著的作用[69]。

5、研究评述

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实体,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不仅能够使得高校和研究院所产生的知识转移到企业,而且能够促进校企之间人才的流动。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中转移的知识大都是研发活动产生的科学知识,对商业知识的转移尚存不足,而商业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涉及到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于产学研合作的非常重要。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目前大都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向企业的转移,而对企业的知识向高校和研究机构转移的研究却很少,而企业的知识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转移对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的减少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工作中的壁垒。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发现围绕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集中观点:企业的学习文化、合作双方的转移意愿、合作双方的关系、知识特性、企业规模、企业中的关键个人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或是正向或者是负向,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知识转移具有多种模式,包括国际间的知识转移、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以及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转移到企业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国内,专门针对企业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少有学者进行研究。企业家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产学研合作中,项目及团队的选择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作用非常关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键,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得的知识如何成功的转化成产品,并获得在市场上的推广,实现产业化的成功,这些都需要企业家的能力作为支撑,因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Lindsay Ryan. Exploring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corporate education partnerships[J]. Managem论文导读:nalBeh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0,82(1):150-169.EricD.Darr,TerriR.Kurtzberg.AnInvestigationofPartnerSimilarityDimensionsonKnowledgeTraner.OrganizationalBeh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0,82(2):28-4

4.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图书情

ent Decision,2009,47(8):1313-1322.
Teruhisa Ichikawa, Tomoya Kitani. A Consideration for New Employee Education by th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J].Knowledge-Based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1,(6883):134-143.
[3] Henry Etzkowitz.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 Research Policy,1998,(27):823-833
[4] Myrna Gilbert, Martyn Cordey-Hay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er to achieve succes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1996,16(6):301-312.
[5] Robert Parent, Mario Roy, Denis St-Jacques. A systems-based dynamic knowledge traner capacity model[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11(6):81-93.
[6] Gabriel Szulanski.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Organizational Beh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9-27.
[7] Linda Argote, Paul Ingram. Knowledge Traner: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 Organizational Beh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150-169.
[8] Eric D. Darr, Terri R. Kurtzberg. An Investigation of Partner Similarity Dimensions on Knowledge Traner[J]. Organizational Beh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2):28-44.
[9] 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 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7-10.
[10] 唐炎华,石金涛.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 情报科学,2006,24(1):153-160.
[11] 邹艳,王晓新,叶金福. 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27(4):616-62

1.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12] 原长弘,周林海. 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现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3:113-120.
[13] Ajay Agrawal. University-to-Industry knowledge traner: literature review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1,3(4):285-302.
[14] Donald S. Siegel, Did A. Waldma论文导读:perspective.ProjectManagementJournal,2008,39(1):7-15.UweWilkeann,HeikeFischer,MaximilianeWilkeann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knowledgetraner.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9,13(6):464-477.JoRhodes,RichardHung,PeterLok.Factorsinfluencingorganizationalknowledge
n, Leanne E. Atwater, Albert N. Link. Commercial knowledge traners from universities to firm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111-133.
[15] Spyros Arvanitis, Nora Sydow, Martin Woerter. Is there any impact of 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traner o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wiss firm data[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8,32(2):77-94.
[16] 王毅,吴贵生.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01,22(6):114-121.
[17] 吴想,杨洪涛.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9):360-362.
[18] 曾德明,何银芳,彭盾.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J]. 软科学,2009,32(7):1-11.
[19] Wen Bao L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active mechani of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raner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7,17:139-155.
[20] 张志勇,刘益,卢兵. 战略联盟控制方式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96-99.
[21] 张首魁,党兴华. 关系结构、关系质量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 研发与发展管理,2009,21(3):1-14.
[22] Mian M. Ajmal, Kaj U. Koskinen. Knowledge traner in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s: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08,39(1):7-15.
[23] Uwe Wilkeann, Heike Fischer, Maximiliane Wilkean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tran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9,13(6):464-477.
[24] Jo Rhodes, Richard Hung, Peter Lok. Factors influenc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er: implication for corporat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3):84-100.
[25] Yanqing Duan, Wanyan Nie, Elayne Coakes. Identifying key factors affecting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traner[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0,(47):356-363.
[26] 卢兵,岳亮,廖貅武. 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分析模型[J]. 预测,2006,25(2):31-43.
[27] 程论文导读:collaboration.ResearchPolicy,1996,843-863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7ctime.com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陈菲琼,徐金发.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2):15-18.薛求知,关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
铁信,陈美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组织与战略管理,2010,122(22):112-119.
[28] 刘旸,张玲玲,黄安强,李俊毅,王立. 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软件行业为例[J]. 管理学报,2009,6(11):1471-1477.
[29] 申小莉.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小企业实证样本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1,29(3):432-460.
[30] 曹兴,宋娟.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2011,32(2):1-19.
[31] Yong S. Lee. 'Technology tran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96, 843-863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46] 陈菲琼,徐金发.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2):15-18.
[47] 薛求知,关涛.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移工具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6,9(6):64-72.
[48] 张天桥,崔新健.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模型[J]. 财经大学学报,2008,(9):61-66.
[49] Champika Liyanage, Taha Elhag, Tabarak Ballal, Qiuping Li.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a knowledge traner model[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9,13(3):118-131.
[50] Saad M Jasimuddin, Nigel Connell, Jonathan H Klein. Knowledge traner frameworks: an extension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repositories and knowledge administration[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2,(22):195-209.
[51] Gray M, Schubert L. Sustainable social work: Modell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traner,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12(21):203-214.
[52] 王兆祥. 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122-127.
[53] 赵建瑜,王文平. 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29(1):101-106.
[54] 蒋天颖,程聪. 企业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J]. 科研管理,2012,33(2):130-138.
[55] Paul Coates, Yusuf Arayici, Lauri Koskela. Using the Knowledge Traner Partnership model as a method of tranerring BIM and Lean process related knowledge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A Case Study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cobuild America: Sustainable, High Performance & Technol论文导读:tranerfornanotechnology?Acomparisonwithbiotechandmicroelectronics.Technovation,2012,(32):205-215.王艳,曾刚,王灏.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4-7.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基于知识双螺旋模型的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
ogy Solutions for Built Environment,2010:6-10.
[56] Drew Gertner, Joanne Roberts , Did Charle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 CoPs approach to KTP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1,15(40):1367-3270.
[57] Corine Genet, Khalid Errabi, Caroline Gauthier. Which model of technology traner for nanotechnology? A comparison with biotech and microelectronics[J]. Technovation,2012,(32):205-215.
[58] 王艳,曾刚,王灏.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4-7.
[59] 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 基于知识双螺旋模型的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43-52.
[60] 刘岩芳,张庆普,韩晓琳.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 预测,2010,29(4):42-46.
[61] Syed Omar Sharifuddin Syed-Ikhsan, Fytton Rowl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 public organizati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tran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2):96-111.
[62] Spyros Arvanitis, Ursina Kubli, MartinWoerter. University-industry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raner in Switzerland: What university scientists think about co-operation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J]. Research Policy,2008,(37):1865-1883.
[63] Simon Philbin.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J].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2008,12(3):16-23
[64] Jill Ann Tarzian Sorensen, Donald A. Chambers. Evaluating academic technology traner performance by how well access to knowledge is facilitated––defining an access metric[J]. Technol Traner,(33):534-547.
[65] 庄亚明,李金生. 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6):50-55.
[66] 卢兵,岳亮,廖貅武. 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的分析[J]. 系统工程,2006,24(6):46-51.
[67] 叶飞,周蓉,张红.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6):116-120.
[68] 周蓉.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8):133-134.
[69] 刘芳. 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1):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