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探析央视“舌尖上浪费”系列报道特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556 浏览:158701
论文导读:
【摘 要】为了响应的八项规定,《新闻联播》播出了“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系列报道,旨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本文主要从党风廉政立意,民生民意切入的选题特色,认知规律为主导立体式的报道特色和社会效益为主导媒介联动与受众互动的结构特色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浪费”系列报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舌尖上的浪费 系列报道 社会效应
2013年春节前后,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系列报道,节目播出后,民众积极响应,全社会掀起“光盘行动”的浪潮,春节期间各大饭店的食物浪费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这一特别的新闻效应显示了央视独具匠心的策划特色。
新闻报道策划是“围绕某个主题或话题,对新闻采编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通过制定与实施方案,来强化传播效果以形成和引导舆论的前瞻性行为”①。本文就2013年1月22日到2月24日的《新闻联播》关于“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系列报道(即“舌尖上的浪费”)为样本,分析其策划及报道特色。

一、党风廉政立意、民生民意切入的选题

2012年12月4日,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央视《新闻联播》率先把这种不走形式,不装样子,端正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传递给全国老百姓,先后策划播出了五期《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系列报道,从细节出发引导社会树立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新风气。
《新闻联播》套用了去年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舌尖上的浪费”为切入点,从小处落脚,以记者走基层做调查的方式发现问题,通过后期的本台评论等形式,宣传了政府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尊重民意,关注民生,贴近群众的观念融入到节目和制作中。这组报道具有时新性,与百姓生活有贴近性,同时,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也贯彻传播着国家的政策理念,选题非常具有新闻价值。

二、符合受众认知规律的立体式报道

1、层层深入的递进式报道

从2013年1月22日到2月24日《新闻联播》共进行了五次有关“舌尖上的浪费”的报道。
1月22日《记者对大学食堂、婚宴、商务会议用餐的调查》中,记者以视频加同期声,为我们展示了普通百姓和政府公职人员都存在食物浪费现象。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就餐饮行业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相当于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们震惊。1月28日《海南琼中:局长公款吃喝花1万5被免》一期让我们看到政府落实八项规定的速度和力度。政府公职人员公款吃喝涉及的是对公权力的滥用和对全国纳税人的“犯罪”。1月30日《“光盘行动”走红网络,倡导节俭新风尚》报道了民众自发组织了“从我做起,每天不剩饭不浪费”的“光盘行动”。一些年轻人通过微博宣传,还印发了宣传页到餐厅、加油站、街头,一些饭店开始推出卖半份菜的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掀起了轰动全国的节俭新风尚。2月3日《记者调查:北京高档酒店就餐客人减少》,几路记者分别在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时间走访了一些高档酒店,发现自发出“厉行节俭 反对浪费”的倡议后,来用餐的公务宴请明显减少。说明这些报道得到了积极的社会反馈,达到了反对浪费,狠刹公款吃喝的预期目标。
节目顺序体现了策划意图,在内容上五期报道是“发现问题——严肃解决——积极倡议——取得成效”的顺序,是层层递进式的。这样的报道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2、多角度报道强化理性认知

每期报道之后,都会连续播发就上一期内容的多角度延伸式报道,如人物专访,本台评论,大学或研究所的调查数据,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的倡议等等,多角度立体地阐释问题。报道是对现象或事件的客观再现,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知,而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撑,专家的专业分析,新闻评论员的深度评论,甚至一些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的倡议,使受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更加理性、全面、深入。
1月23日记者在一家中档酒店调查,餐饮浪费主要是公务宴请,厨师说平均每位客人一餐消费4斤蔬菜1斤肉,剩下的饭菜会被倒掉。
记者就此采访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他道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足90%,供求关系偏紧,光去年就进口7200万吨粮食”的严峻国情。
栏目组专访了“杂交水论文导读:23日的节目从五个角度,如饭店一餐人均消费量、我国粮食自给率、我国粮食进口量、全球粮食浪费量等多个侧面引用数据,科学理性地进行分析,强化了公众对于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整组报道既有事件发展连贯的递进式的纵向思维,又有针对一个现象多角度数据支撑的横向强化,纵横交错,形成了立体组合效应。三
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老人家感叹提高亩产很难,怒斥粮食浪费,甚至激动地说要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法规,把浪费粮食的可耻行为定性为犯罪行为。
主持人郎永淳直播连线新闻评论员杨禹,杨禹自己总结出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要从“三公”(公款,公务人员,公众)出发,并上升到治理浪费要从舌尖开始,形成艰苦奋斗的社会风尚,同时推广到能源、土地、文风、会风、作风等方面。这是《新闻联播》35年来首次在直播中连线新闻评论员,是栏目形式上的又一次突破,这比主持人诵读已经写好的新闻评论稿更加口语化,更加亲切,打破了主持人念新闻稿的僵化模式,加入了与新闻评论员的现场互动。
联合国向全球发起反对浪费食物的“思前食后”行动,并引用联合国数据“全球每年浪费食物1万亿美元”,而“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不论从经济、人口、环境还是道德,人们都不应浪费粮食。”
针对1月22日提出的“舌尖上的浪费”现象,1月23日的节目从五个角度,如饭店一餐人均消费量、我国粮食自给率、我国粮食进口量、全球粮食浪费量等多个侧面引用数据,科学理性地进行分析,强化了公众对于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整组报道既有事件发展连贯的递进式的纵向思维,又有针对一个现象多角度数据支撑的横向强化,纵横交错,形成了立体组合效应。

三、社会效益为主导的媒介联动与受众互动

媒介联动,是指媒介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合作,联手展开的报道形式。在报道组合形式上,既有本媒体记者的报道,也有其他媒体的报道。不同地域媒体之间的联动报道,可以壮大报道的规模,从而产生“1+1>2”的聚合效果。不同介质媒体之间的联动,比如,报纸与电视、广播记者就同一主题的事件进行报道,由于报道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以带来形式上的变化,使版面更加丰富。②蔡雯教授认为“‘融合新闻’正在成为报道策划的新理念与新目标,编辑的策划主要通过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以多种载体的整合利用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入开发与优化配置。这样的报道策划能够促成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扩展和媒介品牌的打造。”③这组“舌尖上的浪费”的系列报道就尝试了这一“融合新闻”的形式。1月22日在“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报道后加了《本台短评:用制度力量堵上浪费的无底洞》,这是传统电视新闻的评论形式;1月23日主持人郎永淳直播连线了新闻评论员杨禹,这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形式。1月29日播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人民日报: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光明日报:永远保持党的政治优势》《经济日报:切实做到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热点报纸摘要的读报形式。在三天的节目中至少融合了以上四种媒介形式,来传递“反浪费”这一主题,实现了多种媒介形式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节目形式,同时,也扩充了节目的信息量。
传统媒体只有这样不断大胆探索创新,才能在媒体市场竞争中,吸收新媒体草根式口语化表达,包容多元观点和借鉴有先进技术支持的即时性优势,从而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
观众收看了这组报道后有什么反应呢?这组报道以政府,行业协会,一些自发组织的志愿者,,解放军四总部五个方面的受众反馈为代表,播发了反馈意见,形成良性互动。
1月28日《海南琼中:局长公款吃喝花1万5被免》,说明政府下大力气整治慵懒散奢的不良风气,起到震慑作用,有效防止腐败。1月24日《中国烹饪协会倡议: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一些餐厅开始提供半份菜品、小份菜、热菜拼盘,用人性化的服务突击培训点菜师,提供免费餐盒,说明餐饮业开始行动起来。1月30日节目中,社会上一些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宣传“我光盘 我光荣”——吃光盘子中食物的“光盘行动”。他们不仅通过微博连续宣传,还自掏腰包印发了宣传页,挤出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走入餐厅,加油站,街道,说明通过传播,更加广泛、快捷的网络,将年轻群体聚会在一起,在理念上起到引领风尚的效果。2月1日节目中,要求节俭安全办好广播电视节目。央视蛇年春晚积极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表态,仍沿用去年春晚舞台和LED屏幕,说明央视以身作则,给受众做表率来体现报道的真实性、可信度。2月24日节目播出了经主席批准,解放军四总部联合印发《厉行节约 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说明一些部门开始落实中论文导读: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③蔡雯,《新闻策划的新变化》.《新闻爱好者》,2012(1)(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责编:姚少宝上一页123
央号召,以实际行动响应节约、转变作风。
节目虽时长有限,但从社会各界的反馈来看,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宣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各党政职能部门出台行政规定约束,餐厅推出半份菜品服务,就餐民众加入“光盘行动”,实现了良好的社会互动,全社会形成了以节俭为时尚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①②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③蔡雯,《新闻策划的新变化》[J].《新闻爱好者》,2012(1)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