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成性化学教学中巧用学生生成性资源点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3 浏览:12655
论文导读: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则可能及时扭转被动局面,收到意外的效果。如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我已向事先用CuO与盐酸配制的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来说明碱可与盐发生反应,但在实验中滴入NaOH溶液时并没有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同学们立即议论纷纷:“难道书本上的结论有错误?”“这是不可能的。”“药品变质。”“是不是…?”我并
摘 要:发现、挖掘并珍惜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善于捕捉生成亮点,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不同看法并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注重学生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关注课堂意外收获,巧妙对待差错资源,让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为我所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教学相长
新课改的理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那么,什么是生成性资源呢?所谓生成性资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本人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善于捕捉生成亮点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令人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它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教师如能及时捕捉到“价值不菲”的信息,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如学习鲁科版《化学1》氨的性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学生看见美丽的喷泉大声欢呼,我让大家讨论产生喷泉的原因。在巡视时,我听到有个学生与其他同学这样交流: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当挤压胶头滴管时,氨气就迅速溶解,使外界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因而产生喷泉。可惜Cl2、CO2的溶解度小不能做喷泉实验。我马上利用这个信息让学生讨论:“CO2真的不能做喷泉实验吗?想想你有什么办法使CO2做喷泉实验?”学生马上进入另一个讨论。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觉得CO2也能做喷泉实验。”我鼓励他回答下去。“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产生压强差,我将水换成是NaOH溶液,CO2极易和NaoH发生反应,也能产生压强差,所以也可产生喷泉现象。”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才可能畅所欲言。教师理当“目中有人”,少点武断,多点欣赏。在教学中,需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自己去找合理的方案来证明,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及时调整课堂关注的角度

“无须刻意求佳境,自有奇峰报晓春”。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常有出乎意料的“创举”,这不足为怪。关键是教师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鲜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如学习鲁科版《化学》氨的实验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NaOH固体?”“能否用(NH4)2SO4、NH4NO3、(NH4)2CO3固体代替NH4Cl?”看来学生只注意到NH4+与OH-的作用,没有考虑到碱性强弱对实验仪器(玻璃)的腐蚀作用,没有考虑酸根离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没有考虑氨气纯度及实验的安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蕴含的思维价值却是巨大的,因而我及时调整课堂关注的角度,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从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中巧妙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保障课堂“生成”资源的价值。

四、设疑激疑

“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当然,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问题要内隐足够的条件,难度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重视实验意外

课堂上的许多突发事件是鲜活的课程资源。尤其在化学课上,影响实验的因素是多元的。有些实验在课堂上出现了意外的结果,如果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则可能及时扭转被动局面,收到意外的效果。如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我已向事先用CuO与盐酸配制的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来说明碱可与盐发生反应,但在实验中滴入NaOH溶液时并没有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同学们立即议论纷纷:“难道书本上的结论有错误?”“这是不可能的。”“药品变质。”“是不是…?”我并没有立即下结论。有学生分析可能是CuCl2溶液在配制过程中盐酸过量,认为继续滴入NaOH溶液,就可能出现沉淀。于是我让学生上来继续操作。不久,试管中蓝色沉淀出现,教室中一片欢呼。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再让大家解释为什么刚论文导读:尴尬,能镇定自如;对于瞬间的顿悟,能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能得心应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手;对于意外的碰壁,能改弦易辙。总之,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因势利导,运筹帷幄。参考文献:秦自云.关注课堂生成,服务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报,2007-11-2

6.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200 

开始滴入NaOH溶液时不出现沉淀的原因。

六、巧妙运用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应该说,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的发生。防范和回避学生犯错误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做的事。然而,一位教育家说过:“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扼杀学生犯错,而应巧妙地对待差错资源,理性并智慧地进行处理。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随机生成中走向完善。具体而言,就是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善于捕捉、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的过程。我深信:将来的我们,对于临场的尴尬,能镇定自如;对于瞬间的顿悟,能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能得心应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手;对于意外的碰壁,能改弦易辙。总之,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因势利导,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秦自云.关注课堂生成,服务课堂教学[N].现代教育报,2007-11-26.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
[3]郑永性.对探究性学习中学习情境创设的认识[J].化学教学,2006(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