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知识库Web2.0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构建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33 浏览:17144
论文导读:识库中存在的知识组织问题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在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主要是按照社区、合集、条目的方式进行,对知识对象只是通过DC元数据进行描述,会造成对知识对象的揭示不充分,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和控制;另外,知识对象浏览方式过于单

一、忽略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Web2.0对机构知识库在设计理念、用户参与度及知识组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利用Blog进行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管理和交流,利用RSS进行信息的推送和聚合,利用Wiki构建学科知识平台以及通过Tag进行信息的标引与组织。
〔关键词〕Web

2.0;机构知识库;构建

随着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为了更有效的组织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和利用数字资源,达到免费获取和永久保存的目标,国内外大学和机构纷纷建立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Repository,简称IR)来管理本机构的数字学术成果,实现数字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机构知识库是一个自存贮系统,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Web2.0理念的实际应用。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用户既是网站信息的浏览者又是网站信息的创建者,它更注重用户与Web之间的交互。伴随着Web2.0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需要及时与Web2.0的理念与技术相结合,通过用户的“参与”和“互动”,促进信息资源的管理、共享与交流。
1 机构知识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始于2004年,此后国内学者陆续将国外机构库的研究成果引入国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在具体实践和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 规模较小,可利用资源数量少,类型单一,全文获取程度较低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构建或正在构建本单位的机构知识库,但现有知识库普遍存在规模小、可利用资源数量少和类型单一的问题。据统计大多数机构知识库的信息资源为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尚缺乏工作报告、实验数据、演示文稿和视频音频等内容。有些机构知识库收录的数据量较大,但却不能从该库中获取全文,只能浏览文摘。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比较丰富,因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十分必要,也具备这种条件,而我国目前建设的机构知识库均规模不大,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开放存取理念在我国兴起不久,用户对开放使用虽有所了解,但依然存在种种疑虑,对自我提交文档不感兴趣,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1.2 用户参与度低,机构知识库没有将用户的兴趣吸引过来 机构知识库创建之初,主要是由知识库研究人员或图书馆工作人员检索数据库中的文献或与作者联系将获取到的学术成果提交到数据库当中,建成之后,再由知识库的注册用户继续上传自己各类型的学术信息资源。目前,信息提交者上传文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不够,多数都没有主动参与到知识库的建设中来。机构知识库是自存储系统,如果机构知识库对用户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户不会积极主动的提交工作文稿、演示文稿以及视频音频等内容,机构知识库一旦只是类型单一的学术论文数据库,更少了对用户的吸引力。机构知识库建立的意义不只是让人们提交信息并永久保存,而是可以实现用户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分享、知识交流与协作以及创建集体智慧,让提交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增值。因此,怎样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应该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
1.3 机构知识库中存在的知识组织问题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在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组织主要是按照社区、合集、条目的方式进行,对知识对象只是通过DC元数据进行描述,会造成对知识对象的揭示不充分,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和控制;另外,知识对象浏览方式过于单一,忽略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之间关联揭示不够,不利于学术机构知识的再创造;再次,机构知识库的开放性使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上传知识对象,但学术机构知识库不像学术期刊有专家评审或同行评议制度,即使有一些形式审核,仍会造成机构知识库的知识对象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尤其是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预印本论文(包括学生论文)会存在着质量控制的问题;最后,机构知识库知识组织的对象只包括学术机构的显性知识,而没有考虑到隐藏于人们头脑中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显性化后可以提高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地位的隐性知识。在学术机构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进行螺旋转化和提升,从而实现学术机构的知识创新,由于缺乏对学术机构知识创造流程的考虑,会造成学术机构知识库知识组织不全面、不完整的状况存在。
论文导读: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Web2.0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构建研究Mar.,2013Vol.33 No.32 Web2.0对机构知识库的影响
2.1 对机构知识库设计理念的影响Web2.0最重要的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是一种新的“创新、以人为本、开放、实用、易用”的理念和服务于用户的态度,正如PaulMiller所言:“与其说Web2.0是一种新技术或模式,倒不如说Web2.0是一种理念或态度”。也就是说,Web2.0为机构知识库的设计带来了有别于传统信息服务的全新理念。如Web2.0使用户参与的行为明显增加,使信息的个性化、化服务更为高效,系统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得到增强。用户的参与和协作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并注重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之间,不同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得到拓展,它强调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服务泛化的观念进一步深化。
2.2 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针对Web2.0应用于机构知识库是否会提高用户参与度的问题,AnthonyCocciolo在《CanWeb2.0EnhanceCommunityParticipationinanInstitutionalRepository?TheCaseofPocketKnowledgeatTeachersCollege,ColumbiaUniversity》一文中研究了同一团体用户在2个持续但不重叠的时间区间(22个月)对2个机构知识库(一个应用Web2.0,一个未应用Web2.0)的用户参与和贡献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贡献的频率计数,发现应用Web2.0的机构知识库得到更显著的关注,用户贡献提高了9728%(从54提高到5307),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认为Web2.0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分享彼此的智力成果,是非常有意义的可利用空间,而教师对个人著作能被更多的学生阅读也很高兴,并对Web2.0的应用感兴趣。有31%的学生进行了Web2.0机构知识库的用户注册,有8%的学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将Web2.0应用于机构知识库中的设计模式是:a用户可以控制个人数据;b用户是被高度信任的;c灵活的标签是更合适的等级分类法;d系统是轻松的、有趣味性的;e越多的人利用,系统就会越好。而没有应用Web2.0的机构知识库就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用户担心提交文献的建议被拒绝而对利用机构库产生犹豫。应用了Web2.0的机构知识库允许任何用户随时上传任何文档,在询问是否违背知识产权,用户肯定回答之后就会高度信任用户,并针对用户不明确是否侵权而给出用户“不知道”的选项。这种高度信任用户的设计选项,会使真正的侵权相对减少,并针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总之,加入Web2.0的设计模式因为更多的用户利用而使系统变的更完善更好。系统通过云标签和饼图等直观显示方式告诉用户他们的贡献越多,他们的权限就越大,系统会变的更有趣更有吸引力,还会激励用户做出更多贡献,同时吸引新用户加入[3]。可见将Web2.0应用于机构知识库构建当中,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参与度,使知识资源类型多样化,丰富机构库的知识资源,并达到资源动态增加的目的。2.3 对知识组织方式的影响Web2.0的理念与技术对知识组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为形成学术交流圈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氛围,促进了机构成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Web2.0环境下,知识组织方式向更具个性化的自组织模式发展,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系统时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学术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再只是网络资源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Blog、RSS、SNS、Tag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网络互动和知识分享中来。如Blog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交互流动;RSS将知识加以过滤、筛选和聚合,为用户提供多来源的“一站式”知识服务;SNS激发了用户的自作和相互交流能力;Tag技术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资源进行自由细致的分类;Wiki运用集体的智慧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知识的组织者,并根据自己的智力判断来揭论文导读:点按照百科全书式的条目整理到系统中,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即可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提炼、创新,形成新的条目。用户可以简单轻松的实现在一个社群内共同收集、创作某领域的知识,发布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将Wiki系统建设为学科知识平台,甚至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科百科全书。上一页123
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组织关注的对象从Web1.0环境下的“知识”向Web2.0环境下的“知识与人(用户)的关系”迁移。知识组织的过程不只是一种序化,还包含对信息价值的评估,知识组织的方法与新技术的结合更紧密,个性化推荐技术、机制也越来越重要[4]。总之,在Web2.0环境下,以自组织为中心,让人与人、内容与内容、群体与群体等充分“流动”和“互动”,使力量发挥到最大,实现了知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3 Web

2.0技术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

3.1 利用Blog进行知识管理和知识交流Web2.0环境下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博客,将用户信息检索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发布出来,对用户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检索网络信息资源、如何管理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用户可以在博客上直接提交信息需求信息,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义的问题进行及时评论与提问,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随机浏览或者RSS订阅的方式阅读blog的内容,也可以在线留言或通过进一步的联系来进行交流。这种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同时拓宽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加快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频率和速度。

3.2 利用RSS怎么写论文www.7ctime.com

进行信息的订阅、推送和聚合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是Web2.0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是基于XML的实时按用户的需求分发与推送(聚合)信息、用户用特定阅读软件来阅读的一种规范[5]。利用RSS信息聚合功能,可以按学科分类将博客系统的各个学科博客信息聚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有序化。考虑到一些用户没有时间搜索查找适合自己的博客,新闻聚合系统这种有序化的信息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可以广泛收集各个学科知名学者的博客,并将其聚合到新闻聚合系统,使校内校外形成学术交流,从而将学术圈从校内推向校外,以增强高校在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力[6]。而且内容聚合技术(RSS)可以通过有选择的订阅将不同站点相关的主题内容自组织在一起享受一站式服务,并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拒之门外,用户不用再去网站查找信息,这便有效节省了用户筛选、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RSS提供的信息是动态的,通常按照信息发布时间进行排序,以网站信息摘要的形式呈现,包括新闻标题、作者、来源、更新时间等,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超链接进一步浏览到信息详细的内容。
3.3 利用Wiki构建学科知识协作和共享平台新闻聚合虽然信息更新速度快,但却可能将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沉没在信息海洋中,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去积累沉淀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杂乱的信息系统地显示出来。Wiki是支持社群协作式写作的知识积累和共享平台,创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个可以共同创作的百科全书平台。它采用“版本控制”的概念,通过对不同版本内容的有效控制管理,支持面向网络社群的协作式共同创作活动。此外,维基可以直接以关键字来建立链接,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汇聚于其中的某个链接,相应的链接结构也会随之改变[7]。Wiki具有开放、易用、协作、易扩展等特点,在Wiki系统中,学科馆员可以将本学科博客中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学术观点按照百科全书式的条目整理到系统中,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即可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提炼、创新,形成新的条目。用户可以简单轻松的实现在一个社群内共同收集、创作某领域的知识,发布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将Wiki系统建设为学科知识平台,甚至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科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