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课堂教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革新教学方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89 浏览:21298
论文导读:
科学课要上出“科学味”,除了要有科学的结构、层次、活动设计以外,更要有充满“科学味”的语言。充满“科学味”的课堂语言是将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的最直接保证。

一、恰当的描述让概念的形成更准确

描述是观察活动的要素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之一,没有描述的观察只是感官的刺激而无思维的加工。在描述的过程中应该力求真实、准确、翔实,学生的描述可能很凌乱,用词也可能比较随意,教师在师生研讨中要掌握好介入的时机,注重对科学概念的提炼。
比如对溶解现象的描述。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溶解现象描述得不到位,不能正确地解释物质在水里是否溶解。溶解的两个本质特征是“变成微粒”和“均匀分布”,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相关现象,并能用科学概念描述出来,我选择了以高锰酸钾和木屑为材料进行实验。
高锰酸钾在水里搅拌后“慢慢地化了”、“水都变紫了”,这是学生对溶解的初步认识。而教师要达到学生能够描述出“高锰酸钾在水里变成了肉眼看不到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目标,就需要对学生继续加以引导:“通过观察活动,对高锰酸钾的小颗粒在溶解前后的体积进行比较,你是否知道它们在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想象它们变得多小?”学生这样描述:“小得看不见了,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程度。”这样的描述表明他们对微粒的认识已经接近教学目标了。同样,通过进一步引导观察,学生从“水变成了红色而且深浅一致”的现象得出了这些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的结论。可以说,学生对溶解的理解就是对两个关键特征“微粒”和“均匀分布”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比较、修正、发展,逐步形成了“溶解”的概念。
科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从正面引导,学生得到的印象是不牢固的。而经由木屑这种典型的反面材料的烘托,则更能凸显溶解的本质。它在水里“大小没有变化”、“有的沉有的浮”的现象是区别于溶解特征的典型现象。在这一组观察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描述出木屑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其实就是在比较“变成微粒”和“均匀分布”这两个本质特征。

二、课堂讨论设计巧妙,提高讨论结果的质和效

课堂整体设计要有策略,讨论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弱,常常制约了思维的启动,使讨论陷入困境。如:在教学《大树和小草》一课,教师提出“观察茎有什么特点”然后分组讨论时,因为观察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过于空洞,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空白。如果把几种植物的茎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就可能开启思维,引发语言,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使讨论更深入、更有实效。
优化组织方式,举行“圆桌讨论”。
记得在一次去青岛进行学术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来到青岛市东仲小学。他们组织了一次丰富多彩的“圆桌讨论”展示课。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教师在设计整个讨论过程时重视“第一炮”,也就是要“一炮打响”。如果第一个发言的人打的是一发哑炮,那么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技巧。比如:他们讨论的主题是《谁更硬一些》,教师根据探究的需要让一名学生发言,“我认为玻璃是软的,因为它一摔就碎。”话音刚落,就立即遭来另一些学生的反对,“我认为玻璃是硬的,因为小刀刻不动它…..”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课堂气氛活跃,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倾听每一位发言学生的观点,如有不同意见积极反驳,学生的思维充分动起来,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深度。
我认为在师生中建立平等的研讨气氛,改革传统的座位安排,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举行“圆桌讨论”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在讨论合作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则更有利于孩子们在“玩”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交际,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如:在教学《怎样使物体放的稳》一课时,老师提出“请你想出如何使物体放的稳的好办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一组学生把自己的书本和桌上的实验器材堆得老高,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能堆这么高!”一下子,孩子们玩的天性被激起,纷纷效仿,一时课堂陷入混乱。当然,这不是教学内容的要求,但老师如果站出来横加指责论文导读:生才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与见解。如在上五年级《运动与设计》一课时,寻找自行车的好设计,期间某某学生说:“老师,我不会骑自行车。”同学们哈哈大笑道:“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真笨!”老师及时回应:“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所以你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某某同学到12周岁的时候一定骑的很棒!”通过教师的评价及时维护学
,也许就会泯灭孩子的好奇心,阻碍他们上进、求新。针对这种突发事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应是传统的“怒吼”与“指责”,而应真诚的表扬他们,从而不会泯灭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积极讨论,不但培养了他们倾听、积极发言和实验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思维角度千奇百怪,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鼓励大敢表达自己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的氛围,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与见解。如在上五年级《运动与设计》一课时,寻找自行车的好设计,期间某某学生说:“老师,我不会骑自行车。”同学们哈哈大笑道:“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真笨!”老师及时回应:“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所以你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某某同学到12周岁的时候一定骑的很棒!”通过教师的评价及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他继续大胆发言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下转226页)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欣赏不同意见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想象,可能会说出些荒谬离奇的想法。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他,而不是横加指责,判断你这个不对,那个不行。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以发展与培养,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在小组讨论中,要结合学生动手实验环节。在实验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种活动,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提醒和警告。例如:在用热水溶解食盐和使用水果刀刻切水果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小心热水烫到自己和同伴,刀尖不能对人、注意别切到手等等。从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采取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他们大胆思维、大胆发言,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效地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