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方式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资料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26 浏览:24361
论文导读:
摘 要: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如从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可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 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合作;语文教学;活力
1002-7661(2013)07-216-0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实验教材极力体现的一种理念,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
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一、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准备充分是开展语文学科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我们在预习方案的反馈中提取信息,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有一定开放性的合作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设计好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预设各个环节的时间,预设出需要教师点播,需要演示,需要提供的学习材料。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围绕着学生提出的“课文先后出现了几个听众,为什么题目是唯一的听众呢?”教师设计出一个表格:每一个听众的表现是什么?猜测一下他们心理怎样想的?带给“我”怎样的心理变化?学生在小组内按人物分工勾画、填写、研讨形成统一意见。教师组织交流时适时引导出“我”的行动变化,从而抓住写人文章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合作讨论提高了参与的广泛性。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
语文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合作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内容可以由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从思想到实践。除了课文学习的拓展延伸,高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更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出活动内容,指导学习方式,做好“总导演”。学生则是 “小导演”负责主持活动的小组根据自己平日观察、阅读中所见、所闻、所感提出新问题,设定为这一次活动的主题。其他小组学生则围绕这一主题收集资料信息,参与交流讨论。这样,从提出问题,到探讨交流、表达收获,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是实践着的个体内心感性与理性自由碰撞的过程,它创造条件让学生按自己愿望来感悟、理解和再造世界。正如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所说的:自主性的主动学习,比教师强加逼迫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因为“自由程度越高的活动往往身心投入的程度也越高”。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真正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在合作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交流互动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当飞机遇险的时候》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当飞机脱险时,“机舱一片欢腾”,此时小扬眉、周恩来及其他乘客有什么表现?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大家再现“机舱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进行了表演,他们表情丰富、配合默契,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中,不仅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使全体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而且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讨论时,要考虑那些在全班同学面前想说却不敢说,想读却不敢读的学生,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他们自信,像“你很棒,你一定行,你一定会读的很好”,这样他们就能鼓足勇气大胆的去说、去读。组内汇报时先由他们说说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讨论在小组内源于论文导读:
: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达成共识,将理解或不理解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全班进行交流。组内的成员积极性都很高。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解决了个体的疑难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习惯。

2、培养学生交流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思,善于听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言时,要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深入。当学生发言不普遍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些发表意见的语言,如:“我认为某某同学讲的很好,”“我觉的某某同学的意见是对的,但我有补充……”“我认为某某同学的意见错了,我的意思是……”随着不同情况的出现教师要随时进行调控。当个别同学胆小或自卑,在课堂上羞于启齿时,要教育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缺点有利于进步;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别人后面,以至还没经过认真思考,就抢先发言时,教师则要教育他们学会思考和尊重别人,并且只有自己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交流的习惯,教师要为孩子提供充分讨论的时间,使孩子敢说、会说,还要鼓励孩子用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