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品德例说《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类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397 浏览:59401
论文导读:探究学习,并在彼此争议、思辨的过程当中,得以澄清想法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辩论的过程是正反双方学生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展示应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辩论法能澄清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认识的一些误区和困惑
摘 要:思想品德课题标准特别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这种定位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本学科的基本特色。因此,组织设计和《品德与社会》的活动教学,成了我们品德教师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活动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际,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的基本类型。
关键词:活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类型
1002-7661(2013)01-038-02
思想品德课题标准特别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这种定位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本学科的基本特色。因此,组织设计和《品德与社会》的活动教学,成了我们品德教师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活动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际,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的基本类型。

一、访谈式活动教学

在笔者组织的活动教学中,访谈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活动教学类型,他能够较好地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访谈可以是“一对一”的个别访谈,也可以是“一对多”的集体访谈。访谈要求在访谈之前根据教学内容、重点确定访谈主题,拟写好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根据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具体情况灵活进行调整。在小学品社课中采用访谈法,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做访谈时,需要与被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访谈,学生可以扩大交往空间,锻炼人际交往技能,并学习初步的访谈方法,对以后的其它科目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访谈法可以参考以下的访谈步骤:
1、确定访谈问题和访谈对象。2、拟写访谈提纲。3、进行访谈。4、记录访谈内容。

5、整理访谈资料。6、以恰当的形式(书面、口头汇报、表演性活动)展示访谈成果。

如,四上第三单元《乡风乡俗》的教学,笔者就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就“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采访了博物馆的研究员。学生通过身边的客家文化,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二、辩论式活动教学

辩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探究学习,并在彼此争议、思辨的过程当中,得以澄清想法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辩论的过程是正反双方学生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展示应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
辩论法能澄清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认识的一些误区和困惑。同时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提高,通过辩论可以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集思广益,在辩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辩论中学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辩论法还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的提高,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迅速、敏捷的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对方的漏洞,才能切中要害,在反驳对方观点的基础上陈述本方的观点。
辩论法可以参照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辨题。确定合适的辨题是关系到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一般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有争议的、不超出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范围之外的辨题。
2、明确学生分工。根据争论的焦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将学生分成辩论主席(1名,也可由教师担任,负责引导整个辩论进程)、正反方(若干,但正反方人数需相等,每方可以再细分为负责申辩、质辨、总结,也可不分),智囊团(若干,负责搜集、分析和整理资料)。

3、进行辩论。辩论不在结果,主要看过程。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

4、总结。主要看学生在思想品德的认识上有什么触动、收获。

三、知识竞答式活动教学

知识竞答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对抗进行竞答的方式进行比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方法。知识竞答由于采取了竞答的形式,较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欲。学生在竞争欲的激发下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刺激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增长体验的目标。
在小学品社课中开展知识竞答的活动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1、准备阶段。在论文导读:意多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难以集中。游戏正是利用了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在欢乐的游戏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是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游戏都有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规则的投影,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某种社会规则,这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内化,有助于
此阶段,教师需事先拟订知识竞答的题目、规则,或者准备一些材料或奖励等。知识竞答的题目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这样的题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宣布题目、规则,确定分组阶段。在做好先期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宣布题目、规则、奖励等。然后依照题目或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分组可以等组也可不等,可依照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知识竞答阶段。教师宣布完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答。

4、总结阶段。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按照事先拟订的规则,对获胜方进行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是物质奖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可以是知识竞答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可以是同学们的收获。

四、游戏式活动教学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来自并超越现实生活,是个体自愿地认知与嬉戏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具备一定规则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参与学习过程,探求、内化知识,增加体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在注意力方面往往是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难以集中。游戏正是利用了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在欢乐的游戏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是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游戏都有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规则的投影,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某种社会规则,这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内化,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源于:论文网站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