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政治课历史和地理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34 浏览:85967
论文导读: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威胁生态平衡,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把相关的地理知识补充上去,使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进而对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这两项基本国策有更深刻的理解。责任编辑 黄日暖
在政治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地理的相关知识、材料作补充,能让政治课不会那么枯燥无味,而且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能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

一、历史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有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历史知识,通过正反比较、综合分析,能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观点理解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初三政治第六课第二框题关于“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和结果去比较。商鞅变法注重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得到了执政者的支持、取得成功,从而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王安石变法、针对北宋后期的弊端,注重经济方面的改革,这些措施总体上来说是正确的,但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掌握实权的地主阶级的反对,结果流产失败。变法的失败,使北宋财政经济更困难,政治更腐败,导致农民起义而土崩瓦解。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针对清末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瓜分,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进行改革,试图通过改革使中国强大起来,其目的是正确的,但也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腐朽的统治者利益,由于康有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最终使戊戌变法成为“百日维新”而失败,从而没有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有相当一部分做法是仿效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如在农村流行的顺口溜:“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些顺口溜是改革前农村生产劳动和收益分配状况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原来的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生产劳动的效率极低。而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粮食猛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全国城市又仿效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再接着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相继进行了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国际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纵观历史,成功的改革都大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失败的改革则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实践证明:只有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所以,通过历史的正反方面的例子阐明观点,学生理解更深刻。

二、地理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有些政治课的内容与地理国情联系比较紧密,恰当的运用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内容时,结合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国情的具体材料说明问题,更有说服力。
人口方面: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而且人口分布不均,绝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东部,特别是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更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虽然我国也有高科技人才,但总体来说人口素质偏低,特别在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资源方面:我国地大物博——总量大、总类多,但分布不均。北方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南方的有色金属很丰富,水资源较丰富;西部的天然气储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都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这些都加剧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北方草原沙漠化导致沙尘暴恶劣天气一年比一年加剧,已经威胁着北京市;东北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森林作为大自然的总调度被破坏会直接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工厂的三废排放,人们生活的废弃物,农业中大量使用使用的农药,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工厂、企业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利益;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导致我国环境总体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威胁生态平衡,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所以,把相关的地理知识补充上去,使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进而对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这两项基本国策有更深刻的理解。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