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宁馨儿中西诗歌艺术结合宁馨儿学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86 浏览:22500
论文导读:
【摘要】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新诗理论家,《忘掉她》是闻一多提倡诗歌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也是闻一多的新诗“三美”理论的完美体现。本文尝试从意象、意境、形式等方面分析外洋诗对《忘掉她》的影响,以及中国新诗特征的体现。
【关键词】闻一多;萨拉·蒂丝黛尔;新诗;“三美”理论
闻一多不但是杰出的爱国诗人,而且是著名的新诗理论家,是一位联结中国古代诗、西洋诗和中国现代诗的诗人,他提倡“不要做纯粹的土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的吸收外洋诗的长处,要做中西艺术结婚产生的宁馨儿”。他的诗既在诗艺形式上向英美19世纪乃至20世纪诗歌做有意识的趋向;另外又在审美情趣上向中国传统诗歌做回归,以此达到其所希望的艺术体范。
闻一多《忘掉她》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六年,为悼念自己四岁的爱女立瑛而作,那时的新诗还可以说只是诗苑中一株柔嫩的小芽。闻一多的诗明显地受到美国女诗人萨拉·蒂丝黛尔Sara Teasdale(1884-1933)《忘掉它》(Let it Be Forgotten)的影响。原诗仅两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翻译为:
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像忘掉炼过黄金的火焰,忘掉它,永远永远。时间是良友,他会使我们变成老年。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忘记,在很早,很早的往昔,像花,像火,像无声的脚印,在早被遗忘的雪里。
《忘掉她》就是这样的宁馨儿,可以从意境、诗题意象、形式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忘掉她》受外洋诗的影响。

一、外洋诗歌的影响

美国女诗人萨拉·蒂丝黛尔是一位抒情诗歌者,她的诗的题材,大都是咏叹爱情的幻灭、韶华的早逝、往事的追怀等等。“Let it Be Forgotten”是她的中年之作,内涵仍不脱“伤逝”的范围,但那“忘掉”、“忘记”、“遗忘”的反复咏唱,那像朵花、像把火、像只无声的脚印的博喻,以及那小夜曲式的轻柔的诗体都成功地传达出凄清落寞的情调,显示出含蓄有致的韵味,这首诗的意境恰恰符合闻一多刚失去爱女的心境,两首诗在感情表达上是相通的,给人一种伤感悱恻、哀婉缠绵的情绪,并且渲染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氛围,同时都暗示了韶华易失,生命中的死亡意识。
闻一多的这一作品,借鉴了Teasdale的《忘掉它》的诗题与形式,Teasdale的《忘掉它》的“它”是一个指示代词,既可指事也可指物,亦可以指人事的综合,闻一多的诗题为“忘掉她”只是一字之改,而且汉语读音亦是相同。“她”也是代词,但这第三人称代名词是指女性的人,而且在行文中一般也确有所指,可以看出闻一多的这首诗明显地受到Teasdale这首抒情小文的影响。除了诗题以外,Teasdale的诗在形式上是押韵的长短句所构成的四行体,闻一多作品的诗段虽较Teasdale的诗作段落多,但四行一节,诗的长短,参差的基本形式却大致相同。
更重要的是,闻一多还借鉴了Teasdale的表现手法。Teasdale的《忘掉它》一诗,虽然把“它”比喻为“花”、“火焰”和“脚印”,但中心的主导意象,还是开篇的那个比喻句“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花”这一自然意象,其实是自然和人生相结合的构建,闻一多也许是由含露的花苞而想到早夭的爱女吧。Teasdale的这一比喻意象启发了闻一多的心,他将Teasdale的这首诗在语序上稍加变化,而以反复咏唱的方式结撰成自己的诗篇。吕进曾说:“西方文学影响的本土化转换则是中国新诗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之一。”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新诗正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诗歌中起步的,同时也结合中国传统诗歌的优点,中诗由此逐步成熟起来。

二、民族诗风的体现

然而闻一多传扬的毕竟是不断发展中的民族诗风,认为“诗同一切的艺术应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闻一多曾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诗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闻一多在新诗创作上严格地实践自己的“三美”理论,一九二八年出版诗集《死水》就是新诗“三美”理论的一个范本。而这首悼亡诗《忘掉她》就选自《死水》,因而也就体现着闻一多的新诗“三美”理论。
闻一多“三美”论中的“音乐美”(指音律方面)与中国古诗有密切联系,认为利用音尺的适当搭配所造成的节奏,很像古律诗借助平仄、粘对所达到的抑扬顿挫效果。《忘掉她》这首诗,每一段的首尾两行有三音尺,中间两行各有二音尺,音律谐婉,便于诵读。此外,语言的运用也相当恰巧精炼,仅以每段论文导读:
中间的两句而言,运用顶真、排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段,还有近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对偶句,这些都体现着中诗的优越性。但在Teasdale的这首诗中他运用拟声(Onomatopoeia)修辞达到了音乐美效果,摩擦音(Fricative)/f/的反复出现和摩擦音/s/的音隔出现,以及爆破音/t/、/d/的不断出现,起到了象声作用,耳边仿佛听到花瓣从枝头轻轻凋零的声音,以及无数花瓣随风而舞最后还有轻微落地声,像一首舒缓流动的音乐,又像一幅百花凋零图,这种效果与闻一多提倡的绘画美不谋而合,只是运用的手段(devices)不同而已,闻一多提倡的绘画美着重于语言表现方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论,苏东坡评王维的诗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的绘画理论,他在一九二二年七月至一九二五年留美期间,曾先后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柯罗拉多大学美术系及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学习绘画。在《诗的格律》中指出诗的绘画美,是指通过词藻的运用,来达到描写食物的色彩和廓线。在诗的形式方面,闻一多提倡建筑美,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提出了“节的习称和句的均齐”的要求。而这种美的外形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在内容与形式的同一种不断变化的。这首诗形式相当整齐统一,但整齐统一之中又有变化与参差,骊中有散,散中有骊,给人以和谐错落的美感,从而达到整体的统一。
《忘掉她》这首诗就像一幅流动的音乐,动态的画。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在一个“美之圈”中,尽情舒展哀思愁绪悲怆情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人和谐之美。以孤独的人驻立于长满青草的墓地,看到缀满朝露的花瓣,嗅到了花心的一缕幽香,想到自己像小花般早逝的,以及人或事物曾经的娇艳美丽,一种空灵恬淡的感觉涌上心头。接着第二节出现比喻意象“春天的梦”、“梦里的钟”,一种模糊的记忆,一声不祥之音出现,预示着美好的失去,韶华的无常。于是在第三节,听到了蟋蟀的叫声,看到了墓草的摇曳。流沙河曾写过一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余光中也在他的诗作中引用蟋蟀的意象,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蟋蟀是思念、忧愁的象征。作者想念爱女,那美丽的往昔被泥土尘封,被青草覆盖,一种凄清苍凉之情油生,失去的无法再挽留,所以作者在尝试着忘记,学会忘记。劝慰自己“她已经忘记了你,她什么都记不起”,“韶华那朋友真好,明天就教你老”,宝贵的东西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到的是记起她曾经的美丽。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忘记,因为人生短暂,美丽稍瞬即逝,所以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善待它们。但是忘却是困难的,正如狄金森那首诗《心儿,让我们把他忘记》一样,闻一多在最后一节写到“如果是有人要问,就说没有那个人”,仍然弥漫着无法排遣的悲苦愁绪以及强烈的思念和爱怜。
闻一多的《忘掉她》中西方诗歌结合的宁馨儿,由于比喻意象更多,思想更深邃,更体现了中诗的独特魅力,这也是西诗无法迄及的,闻一多就是这样一位从借鉴,融合走向创造的诗人。
参考文献: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江枫.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吕进.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本文为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CWZZ06)系列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