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一句一言一句总关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77 浏览:13558
论文导读:
朱自清的《背影》自问世以来,究竟在读者中激发过怎样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效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它是中国新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历来散文作品中写母爱的居多,写父爱的较少,少而更少的是只从背影写父爱而催人泪下的,更不用说其笔墨干净朴素而情现笔端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背影》的字里行间,就其恒久的艺术魅力做一番赏析。
关键词语一:患难见真情
几年前,曾有人质疑《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也不潇洒,甚至有些丑”,为什么还要将其选入课本,也有人说:“一个20岁的大小伙子还要父亲那么照顾,且动不动就流眼泪,是不是太矫情了?”面对这些质疑,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是那些人根本就没有读懂这篇文章。朱自清在其一生中,与父亲有着无数次的接触,自然也有无数次正面和背面的形象留在记忆中。可是这一次却极为特别,因为父子的这一次相处,是在“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祸不单行”的日子里。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奔丧见着父亲,“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才办完了祖母的丧事,父子同行又离别在即,将各奔东西,正是在这短暂的同行中,父亲给了儿子百般的关心和照料,几乎比一个柔肠万种的母亲还要体贴入微。我们很难想象,平日里一位父亲会如此悉心呵护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按理说此时此刻,生活的辛酸磨难也应该早已令父亲心情烦闷,不会有关照儿子的好心情和闲工夫了。但是,人生就是这样,越是在患难之际,亲情往往越厚重、越浓密,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情感会愈加强烈,正可谓是“患难之中见真情”!难怪这父爱会如母爱般细腻!
关键词语二:至爱与至痛
《背影》不仅写人间至爱,也写人间至痛。痛就痛在人生自古伤离别。祖母去世了,“我”连她的背影也见不到了;父亲走了,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父亲给“我”的信里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则预示着“我”有可能永远也见不到父亲了;而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分明是老人的暮年之心使做儿子的敏感地意识到,和父亲的诀别之日可能真的不远了。读到此处,父亲的背影再次出现,已经不仅是“离别”的意味,甚至还有“诀别”的意味了。在短短的回忆文字中,作者四次谈到父亲的背影,四次留下了眼泪,次次都与别离有关。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洒,洒的都是别离恨。文章最后一句说:“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分明极其沉痛地传达出了这两种情感,也就是“人生无可奈何的别离感和无从逃脱的沧桑感”。生老病死、枯荣兴败既是世间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生中无情的铁律。陈日亮先生曾评价说:“人世的沧桑感更容易使人接近《背影》所传达的情感真实。《背影》所传达出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构成了父亲‘背影’的全幅式的‘情绪背景’……父亲的‘背影’正因为这个‘大背景’而浓缩着深挚的爱与悔。”作者这种生离死别的感情经历,是任何人都会遭遇到或已经遭遇过的。“人世的沧桑感”透射出了人类普遍的生活境遇和情感遭际,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因此也最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语三:人性的秘密
另外,文章也传达出了一种人性的秘密,即爱与被爱之间的隔膜。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往是错位的。起初,“我”对父亲的悉心呵护并不领情,甚至嘲笑他的老土和迂腐,直到“我”看着父亲蹒跚地跨过铁道、爬上月台去给“我”买橘子,“我”才猛然发现了他的背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影、他的爱。其实,父爱一直就在那里,就在父子之间,或许并没有增减,只是“我”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发现,或不愿发现罢了。而此时此刻,转换一个视角,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随着拉开的距离,“我”突然对父爱有了一种清醒而深刻的初体验。这是“我”对于父爱的一次意识的觉醒。而触动“我”的内心,唤起我的感恩之情的,正是父亲那并不潇洒,甚至有些笨拙的背影——这个具有双重隐喻的背影,不仅承载着厚重无言的父爱,还象征着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身世。父亲“少年出外谋生”,曾“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我”一下子明白了父爱的付出,也如同承担世人无数苦辛一样,是难以承受的“重”。这个“重”与自己的“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种情感错位来自于两辈人之间不同的文化冲突和人生体验,是古往今来每个时代都回避不了的。青年人,由于生命本能的冲动,必然要经历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这个时期往往会遭遇父辈人的权威压制和关心、管束,就必然会有自由人格受到压抑的无奈和反抗。两辈人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只能调和,不能消灭。在朱自清时代,其反抗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反传统与传统的冲突”,而如今我们则习惯称之为“代沟”。正如闫苹女士所说,《背影》其实是朱自清“对现实生活中父子矛盾的修辞和赋形”,是其“在追求个性与恪尽孝道的矛盾中抵御内心焦虑的盾牌”,也是作者“借以调解父子感情的工具,其最大作用在于慰藉父亲也慰藉自己”,从而展现了一种人性的真实。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艺术作品是人类追求生存智慧的结晶,文本通过组织和调整话语来修饰生活。这或许正是《背影》给予我们的永恒的生活智慧之一吧。
关键词语四:朱自清式的幽默与取舍
先看幽默。有人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我觉得这一评价在《背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文中有两处体现了“朱自清式的幽默”。一处是:作者在“簌簌流泪”和“很快流泪”之间,插入了“我”嫌父亲说话不够漂亮,暗笑父亲“迂”,这种欲扬先抑以“我”的无知来反衬父亲的手法,难道不正是一种幽默吗?果然,接着文章便两次讲到“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不难看出,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那时”的“我”实在是太愚蠢了。蠢就蠢在,满身沧桑的老父亲前前后后为自己张罗,而自己却袖手旁观,还无关痛痒地评价父亲的付出,这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从写作技巧来看,“我”的种种“聪明”表现,为下文情绪的瞬间转变进行了蓄势和铺垫。“这论文导读: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不是眼睛的开始发现,而是心灵的骤然注视。另一处幽默正是有些人曾质疑过的:作者描写父亲,为何偏要选取一个“违反交通规则”“不够潇洒”甚至没有什么必要的“意象(背影)”呢?孙绍振先生评价说:“《背影》中的‘不够潇洒’,正是朱先生散文中最可珍贵的因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朱先生向艺术的成熟高度挺进了。”正是这有着几分丑和笨拙、谈不上诗意的背影,因为承载了父亲那真挚又浓厚的爱,使这无诗意的成了有诗意的,无实用价值的却具有了很强的审美价值。要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即艺术性,就要让情感超越实用理性,造成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强烈反差。这种以丑写美,以朴写华,以拙写巧的艺术幽默,不是很见功力吗?再看取舍。语文教育前辈陈钟梁先生曾说:“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字字平淡,但句句有情的散文。事无曲折,但情有跌宕起伏,一个‘情’字贯穿全文。”的确,《背影》的语言显著不同于朱自清前期的许多作品,它不像《春》《绿》《匆匆》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绚丽的语言、诗意的技巧、排比的句式,也不做大幅的渲染,甚至直接抒情的语句也很少用,并且都被压缩到了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文章结尾。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写得也很节制,只用比较朴素的语言从容地进行叙述,或者称为“白描”。比如,写父爱之深厚殷切,从父亲简单朴实的一句安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开始,到一路上父亲反复地叮咛嘱托和照顾——踌躇又踌躇,嘱咐又嘱咐,“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己去送”,然后是“讲定了价钱”“拣定了座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只通过“往车外看了看”的动作传达出来,直到买完橘子回来,“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可见,此刻父亲为了儿子真是用尽了全部心思。
文章的好坏,不仅在于选取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还在于省略了什么、弱化了什么。只有知道该如何取舍,才能有自己的写作个性,才能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从《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取舍和强调。文章写父爱,没有选取父亲的正面肖像,其语言也极为简单朴实,而是选择了父亲琐碎的关怀和无言的举动,尤其强化了其背影;写父子分歧,先是“我”的不领情,然后是“触他之怒”,“待我不如往日”,是“我的不好”等等,都含混其词,显然是被省略和淡化了。这里面是不是也有着某些人性的秘密?父子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隔膜?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背影》中,读出了作者拳拳的赤子之心和浓浓的忏悔之意。父爱如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综上所述,《背影》透过对父爱的误读和重解,传达了人世间无可奈何的沧桑感和无从逃脱的别离感,同时暴露了亲子之间常常存在的一种情感错位,是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一种自我警示和忏悔。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素材,不刻意修饰、渲染,而通过白描手法从容不迫地临摹事物,注重炼字,重视情感铺垫,一言一句都关乎真情,力透纸背。
参考文献:
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0-164.
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1.
[3]王富仁,郑国民,闫苹.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M].1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5.
[4]孙绍振.《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0(3).
[5]陈钟梁.《背影》教学.名师授课录:初中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2.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教育
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