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主体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推动学生主动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56 浏览:25096
论文导读:。”由此可见,我们要打破传统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事实也表明,适当的学生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前进,而学生的主动评价则更能促进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提高主体意识的形成。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儿童时期,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无论事大事小,大人们都会先下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敢说、想说、乐说、会说,在评价中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为课堂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评价;发展;环境;活动;方式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也离不开评价。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教育者是评价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评价的客体。在小学阶段这种情况更是显著,小学生只能接受成人、老师、家长、学校对他的评判,而他本身没有或缺乏主动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由此可见,我们要打破传统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事实也表明,适当的学生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前进,而学生的主动评价则更能促进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提高主体意识的形成。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说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儿童时期,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无论事大事小,大人们都会先下一个结论,告诉学生是好是坏或能不能做,下次再遇到这种事该如何做。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即便有的学生有了什么不同的看法,也会立刻被大人们以“小学生,懂什么”给阻断了,造成孩子再也不敢随意下判断。上学后,在学校里也是听老师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事物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只有打破这种局面,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增强。老师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也不再唯唯诺诺,两者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敢说、想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在说中引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课本剧的环境、口语交际的环境、每周一辩的环境、一事一评环境等,激发学生评论的积极性,同时颁发相应荣誉,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事物的评价中去,在评论中逐渐培养、锻炼他们的胆量及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二、遇到问题,让学生想说

问题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宽容对待。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当问题来临时,老师先别急着下定论,是好、是坏,不妨让学生自己讨论。如,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老师应这样引导:“你体会得不错,但如果说得更完整些会更好”“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发言,有什么看法,请评一评”……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乐说

如果你去问一个小学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相信他们会说: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我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妈妈说我是个乖学生……这些结论都是他们从大人口中得来的,究竟他们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好在那里?缺点又有哪些?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学生不能认清自己,不能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呢?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先树立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自己要求自己,自觉注重自己的学习、交往、劳动、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另外还要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评说。

四、变换方式,让学生会说

有评价才有认识,有认识才能明是非、明得失。在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用多种的评价手段,给予学生自信与快乐,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应时常变换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会说,说好。如,可以组织“师评生、生评师、生生互评、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学生“等方式,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地认识自己,累积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变为教学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实践证明: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它的作用在于发展学生,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真正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处渗透对学生主体性的评价,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应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真诚的肯定、互动和表扬,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是平等的、和谐的、鲜活的、富有生命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顺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