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浅谈我国科研体制对自主革新能力制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36 浏览:72908
论文导读:要与之配套的观念和文化土壤的。由于国外和国内的观念、法制、文化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国外的文化土壤中生成和有效运转的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良性的运转。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专制文化中有一些是与现代化制度不相融合的,这些不相融合的文化成分会阻碍现代化的步伐,如官本位的思想、贪渎文化等
【摘要】能否排除官本位思想干扰,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规律、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科研体制;自主创新
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发展,GDP总量已据于世界第二。由于我国技术、设备的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方式的粗放型,资源大量的浪费,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大量消耗的基础上的,并且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近年来每年都要拿出近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来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很大一部分的GDP的增长值是无效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创新来改善。因此只有依靠和增强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科技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诉求。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推动科技创新的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系列资金和政策支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环节来抓。然而我国目前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达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与国家对创新的物质和政策支持不成比例,在国际间的科技创新排名不断的下滑,并且在仅有的科研成果中,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有使用价值的成果寥寥无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和乏力,科技创新现状令人担忧。那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深层次根源是什么呢?对我国创新工作带来最大阻碍的是什么呢?
鄙人认为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以及制度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障碍。

一、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1、专制文化妨碍了先进的管理制度的运行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制度更是生产力”,制度为科技创新并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制度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不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借鉴外国的先进的管理制度,而且在经济体制的很多方面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制度的生长和良好运行是需要与之配套的观念和文化土壤的。由于国外和国内的观念、法制、文化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国外的文化土壤中生成和有效运转的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良性的运转。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专制文化中有一些是与现代化制度不相融合的,这些不相融合的文化成分会阻碍现代化的步伐,如官本位的思想、贪渎文化等造成我国社会的泛政治化。一切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受政治权力的干预并且缺乏制衡机制,成为社会的痼疾,严重阻挠和推迟有效率的体制的确立。

2、官本位、权本位思想制约科技人员的创新

在国外,科研工作者花毕生的精力在某一研究领域拼搏,才可能取得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为科学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了对社会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尊敬。然而在我国科技界官本位思想相当浓厚,在体现科研工作者价值的时候,总是以官员做参照系,知识分子按对应的级别享受待遇。比如,规定院士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教授享受厅级住房标准等。一个科研工作者一旦做出了成就,也会给予其一顶“官帽”以体现他的价值。这就是典型的官本位意识。由于收入分配、生活待遇等均向官员倾斜,使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纷纷涌向官场,而无心搞科研、搞发明创造,使一些本来可以成为科学大师的人才夭折。
在官本位、权本位思想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合理的支持创新的制度,科技政策也很难稳定,科研资源分配极易出现不合理现象。我国从到地方,有相当一部分计划或项目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有些纯粹是因政治需要或政绩需要,行政领导拍脑袋上马的。为了争夺这些科研计划或项目,一些科技官员或权威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范围,进行权力角逐,许多宝贵的科技经费就是在这种角逐中被错误配置,大量科技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被浪费掉。我国目前的基层创新单位,还存在不重视创新研究本身,只重视立项和结项环节的现象,每年各类研究课题的申报和结项工作中,都有找“人脉”和上下打点的现象大量发生,而真正潜心搞研究、搞创新的人员却无法获得经费支持,得不到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支持下,创新的萌芽,只能流产或者夭折。

二、科研、教育体制的行政化

1、行政主导型科研体制削弱了科学研究的实力

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最大差距在于体制上的差距,我国的科研体制是行政主导型的,而国外是学术主导型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教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权力是很大的,无论是招收研究生,还是做学术交流,甚至是科研项目协议的签字,都是教授说了算,学校的行政部门只提供后勤服务。而我们国家就不一样,教授对自己的学术活动没有决定权,大小事项都要行政领导最后拍板。
在行政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下,我国大量科研经费集中在少数权势人物手中,集中在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和科研部门的掌权者手中,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我国数十位著名科学家对国家巨额科研经费的支配权掌握在国家科技部的行政官员手中。因为缺少透明的竞争机制,资源分配滋生大量腐败。一些科研项目的招标,过于看重申请人是否有一官半职或学术头衔,导致有职有权的学术官僚或权威没有创新成分或者创新成分很小的项目得到了巨大的财务支持,但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项目却则得不到支持。其后果是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文化氛围难以形成。所以就产生了现在科学技术界普遍的科研氛围差、学术浮躁现象,论文抄袭、科研等学术腐败频频发生。由此为导向致使许多科研工作者将专业研究作为自己升官或走仕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途的手段,他们搞科研做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做了官就意味着手中掌握着更多的行政资源。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科研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创新成果不是靠行政命令是出来的,也不是靠投机取巧搞出来的。行政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使科研工作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高校行政化致使学术失去了自由与独立性

超前的学术创新,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应该是否定现状,超越常规,超于一切教条的束缚。我国的高校都有行政级别,目前我国高校的定位:副部级、地厅级等等,高校系统成为准行政化的部门。在行政本位的学术管理制度中,高校领导是由上级主管部论文导读:958—),女,河南南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思想教学及研究工作。上一页12
门选拔、任命的。由于学校领导人都是上级任命的官员,靠行政权力治校,一切领导说了算,教授没有话语权。现在的领导,是很少有人自己动笔写东西的,一切都有人替他们完成。他们的头上冠以各种首席专家,著名xx家的头衔。遇到学术会议,首先由领导指示,定调,周围人还要表现出虔诚的尊敬,洗耳恭听。在学术行政化的趋使下,学术失去了自由与独立性。在高校,虽然教师是大多数,却是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力量与人数多少没有关系,只与权力有关。于是在大学里,大家不去竞争谁的学术好,而是崇尚谁的权力大、地位高,在这种氛围中,学术就萎缩了。正是这种大环境,使得中国缺乏创新的原始制度动力。
因此我国高校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观念与体制问题。
三、结论
能否排除官本位思想干扰,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规律、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当然,这将对许多传统观念、体制、机制带来冲击,会遭到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愿党和政府能从体制的根源入手,对于那些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和与之相支撑的文化成分,要积极的去改造,去革新,构建起为科技创新并转化为生产力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秦均华《探寻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病根》中评网.
连燕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外部原因》.
[3]熊丙奇《我国高校的行政化弊端及解决途径 》熊丙奇的博客.
作者简介:
卫广玲(1958—),女,河南南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思想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