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国学“生本”理念下小学国学教学目前状况与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70 浏览:36982
论文导读:

一、 什么是生本教育

1.内涵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是教育的本体,把教转化为学,一切为学而设计。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2.生本教育对国学教学的影响

当前,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般只接触一些诗词歌赋,对丰富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国学素养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基础素养,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从孩童时代就明礼知行、知荣明耻,从而涵养高尚的人格,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国学内容的设计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来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新课标要求及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以采取“撮其精要,整合再现”的方式组织教材,从浩瀚的典籍中提取含金量高的、浓缩的精华内容,为不同年级学生量身课程内容。用有限的时间,教给学生学习国学的方法,把学生引入门径。

二、 目前小学国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1.国学内容散落于各科教材中,难成系统

学校课程体系注入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但局限性很大。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生物等学科中虽然都有渗透,但比重小,关注面相当窄,再加上学科之间的封闭性,造成课程内容零碎,难成体系。这些散乱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育人系统,形成我们培养的学生根基不实现状。

2.未纳入课表,缺乏课时保证

目前国学教育在诵经基础上,逐步开始对经典释义讲解,但如此众多的典籍是不可能在学校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讲完的。以《弟子规》为例,讲完这一本书需要一年时间。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国学》课,但只能让学生接触传统经典中的皮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很多重要的文化经典无缘问及。不充分利用可以自主掌握的校本课时,国学课不会有课时保证,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学普及的速度与质量。

3.生本教育不足,学习效果欠佳

以生为本的理念看似很简单的事,但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课程确实没有完全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很难让学生对国学产生浓厚兴趣,也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加之教师对经典的理解,或照本宣科,或解析不当,容易使学生思想产生混淆,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诵读、记忆而已。

4.师资匮乏,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们的高校专业设置中还没有普及国学专业,缺少可以承担如此庞大的国学普及工作的后备军。目前的国学师资大都是从语文、思品教师中“矬子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里面拔将军”产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普及国学实际还含有在教师中普及国学知识的任务。缺少专业化师资会直接影响普及的质量,制约国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三、 “生本”理念下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1.列入校本课程,掌握课程实施的主动权

开发校本课程是解决国学游离于课程之外的最佳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避免外界干扰,减少课程规定性的束缚,掌握国学课程的主动权。把国学纳入课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标志也是国学课程进入程序化的科学轨道。例如,保定市北市区把国学列入全区统一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一系列的成绩:2009年,区文教局组织骨干教师们编写了河北省通行的《国学》课本,把国学纳入课时计划,每周一课时,并且有考核、考试标准,保证国学课程有序实施。2010年10月,国学教育研究院正式为北市区河北小学挂牌成立国学研究室,河北小学成为全国4所国学示范校之一。

2.以生为本,开发生本课程

(1)根据需要,设计课程
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特点与养成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国学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保定市北市区文教局根据一线老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量身打造国学课程,尝试各种课型,倾力突出生本化。编写《国学》校本教材,每学期修订一次,充分适应了学生需要。
(2)撮其精要,整合再现
国学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解决应该怎样组织课程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问题,以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新课标要求及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撮其精要,就是把价值高的、浓缩的、精华的部分从浩瀚的经典中提取出来,精炼成规范的课程。
整合再现,就是按照学生的需要,把课程内容呈现出来。例如把《国学》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古代神话,让学生了解我国远古时期的文化;第二单元是蒙学经典,包括德育启蒙、识字启蒙、声律启蒙;第三单元是经史子集,主要包括经典佳句、经史子集内容概况;第四单元是古代科技,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第五单元是国粹初览,让学生了解中医、书画、戏曲、武术、民族舞蹈、名胜古迹等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
(3)把握框架,以指引路径为核心目标
国学课程以整体认识了解、局部研究为主,以积累、拓展为辅。一方面对课程内容广收博取,另一方面精讲少量内容,既为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余地,又最大限度地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以积累的多少为评价标准,而以门径引导为目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全员参与,转变教师角色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国学教育的有力保障。例如为解决教师立足点低的问题,保定市北市区国学研究组带领教师编写国学教材,通过编写教材,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从被动接受教材到主动编写教材,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角色转换,促使教师从课程的高度关注教学,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认识教学。通过编写教材,教师迅速进入科研制高点。观念的变革,视野的拓展,思考的深化拉动了国学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教师专业的发展走向自觉,成为一种内需。

4.实现三个结合,形成完整系统

(1)听讲与自学相结合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向40分钟要质量。保定市北市区各中小学要求各学科都根据自身特点提供国学选修课,如美术教师提供的书画、古代建筑、茶艺文化选修课;音乐教师提供的中国戏曲欣赏、民乐;科学教师提供的古明创造,体育教师提供的太极拳选修课等,主课堂与选修课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利用课上引路,为学生课下自学打下伏笔。加大选择性课程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全文对译,到成语、古诗词等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2)论文导读:位在培养兴趣,感悟责任上。学校应特别注意把特色活动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之间的穿插互动、课内外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点燃求知的火花,变“灌输”为“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校风、教风、学风,增强责任心。(3)教学与管理相
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国学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兴趣,感悟责任上。学校应特别注意把特色活动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之间的穿插互动、课内外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点燃求知的火花,变“灌输”为“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校风、教风、学风,增强责任心。
(3)教学与管理相结合
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的品德、性情、情操乃至精神,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保定市北市区各中小学把国学教育与德育教育、少先队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及时评价,让学生在国学应用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动力。使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应用。

5.凭借智囊,实现专业引领

在基础教育逐步走向生态化、人文化、生本化的崭新时期,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到国学课堂上来,以最便捷高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国学学习中轻松获得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罗志田.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新知三联书店,2003.
王天有.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 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钱钟山.国学书目举要.江苏法政大学出版社,2005.
[4] 范皕诲.二千五百年来之国学.世界学会出版社,2007.
[5] 徐文泰.国学入门.江都出版社,2009.
[6]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