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教学质量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37 浏览:148506
论文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而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含义极为深刻:它包含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内容、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等等;本文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新概念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一、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教学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事教学工作的一门技术,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其中多媒体是当前普通高校应用最广的教学技术。目前,PPT课件教学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对此的态度却褒贬不一,在实践上也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一些教师因其没有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因此对多媒体技术不屑一顾;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和对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的缺乏,致使其没有足够精力或缺少理论按时精心准备每堂课的PPT教学课件,而多媒体教学过程就演变成了播放纯文本PPT,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缺失;因此,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课件制作代替了备课

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格局,这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把握的一个有力契机,但如果把握不当,也可能引领我们走进一个盲目的教学误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往往忽略了备课的环节,转而以课件制作代替了备课,数个学期重复使用一成不变的PPT课件,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则变成了照本宣科,大大弱化了授课的实际意义,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进入了以“读”代“讲”的误区。

2、“书本搬家”式的课件

内容的选择本来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却作为了课件制作的核心。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部分教师认为只需要简单地将要讲授的书本内容搬到荧幕中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需要将这些用传统板书呈现的内容改为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就已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飞跃,事实上这种“书本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搬家”式的课件不仅不能起到多媒体课件所承担的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更是将我们传统的生动的课堂教学艺术拖入一个僵化的境地。

3.“舍本逐末”式的技术误区

PPT软件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软件,制作一个课件在技术上对于普通的教学者来讲并不算太难;但是在实践中,有部分教师为了制作所谓的“样式精美,色彩绚丽,动感实足,形象逼真”的教学课件,刻意在色彩,动画和美工等细节处理上煞费苦心,走进了“舍本逐末”式的技术误区。往往许多教师以为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就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孰不知这样处理的结果往往造成了形式掩盖了内容,学生看到了喧哗的动画,亮丽的色彩,花俏的样式,可是一节课下来,却什么内容都没有记住,以至于往往误会教学者是在展示技术而不是在传播内容。

4.“满堂灌”式的授课误区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学课件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总有部分教师以播放课件演示代替了课堂讲授,仿佛这种教学比较有现代感,实则是丢弃了传统教学的艺术性,这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突出效果。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去呈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提问、板书和非语言行为,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用武之地。此外,教师充分运用提问和非语言行为等教学技能,可以大大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使课堂教学展现生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念完PPT所形成的死水式课堂。

二、进行多媒体课件合理制作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提供的刺激当然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作过著名的心理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究竟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可见信息主要是来自视觉和听觉。多媒体技术使信息既能听得见又能看得见,集声、光、形、色、动等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产生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所以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但是,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克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呢?其关键在于对多媒体课件的理解及如何制作展现其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要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对于工科学习,诸如机械类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的理解难度较高,尤其象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原理、运动特性等;如果仅仅单纯依靠挂图讲解难度较大,并且抽象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快速消化、接受,所以对于高校中特别是工科的教学,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改革?只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因其能结合动画的特点就可以很直观地将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但做到此点要求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要理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制作PPT课件之前,备课的环节必不可少,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哪些内容是要做到课件中去的,用何种方式表达,课件中所体现的内容要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相吻合。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需要写板书,哪些需要写板书等,不能一味地把所有内容都做到课件中去,我们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而不是单独为了使用多媒体。所以在本质上,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它只是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并不能改变教学本身的含义。
因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务必做到五个摆脱:即摆脱教案的复制、摆脱课件形式的单一化、摆脱将投影幕当作电子黑板、摆脱将多媒体教学演化成板书搬家模式,摆脱那种在多媒体环境下幻灯式的教学方法;如此多媒体教学才具有深刻的教育性,但为了做到此,及五个“摆脱”,笔者认为制作课件时具体从如下几点入手:1)深钻教学大纲、教材,详细规范教案
论文导读:
一个课件制作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完备、规范的教案。教案在是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总体把握和权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编写;但完美的教案更应该是任何一位教师都能据此完成精美教学,比如我在液压学中“液压动力元件”这一章的教案编写时:首先注意到把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这些信息囊括入内;其次要用精彩的导入、自然的过渡,如我在讲“液压与动力元件概述”这节时,其导入内容:“生命的存在需要心脏器官提供周身的血液,(在课件上展示人体心脏图),那么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需要动力源,这种装置是什么呢?请看——3.1液压动力元件”,这样简单明了的引入本节教学课题;再次教案里还要做好每个知识点间的过渡衔接,这时采用能够承上启下的语句,在课件上做的是插入适当的图片:如为了从“液压动力元件概述”过渡到“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我在讲清“液压动力元件概述”之后,加重语气地提出:“液压元件即然能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那么它是如何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呢?请看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此时屏幕上显示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标题,紧接着课件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的动画。除此之外,再对教材上“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一段冗长的叙述进行高度概括凝练为:1、真空导致吸油,2、外力压缩油液导致压油;接着通过课件的系列动画展示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那么,如此,不但教案是合理的,而且依此做出的课件首先做到了第一个“摆脱”——摆脱教案的复制。
2)课件具有直观性
首先:在备课时需要搜集各种资料包括互联网搜索到的最新知识等,再对选定的内容整理出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图片、动画、影像,再进行分类,把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进行有效地组合,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这样学生在实际中不容易看到的实物及难于理解的理论、运动等通过上述多媒体展示,得到一个直观的印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再次,在处理课件的具体页面时,做到“三优先”原则,即动画优先图片,图片优先表格,表格优先文字,按照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使PPT页面在呈现上真正实现将抽象变直观的功效;最后,课件页面的内容在排列分布上要有顺序、流程,即有纲有目,纲目符号和标识要醒目、清晰,不可混乱,如此,这样的课件页面才会让学生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如我在介绍“滚刀刀具的结构特性”时,由于教材上的图片是由一些黑白线条组成,近乎抽象,不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实物,况且我们实验室也不具备这样的刀具,那么我就插入了在互联网上搜到的常用滚刀实物图形,这样利用实物化抽象为直观,不但降低理解难度,还使学生在听课轻松的同时增添了学习兴趣。
3)课件具有新颖性
为了使课件吸引学生,并增添学生学习兴趣,课件界面设置不能静止,因为人对静止东西的敏感程度远不如运动的东西。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看到的总是静止不动的图像、文字和数据,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从而觉得乏味,用不了多久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为此,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的动态显示功能,如“齿轮加工方法”这一节的课件页面有21个,我均设置成动态显示,第一个从从屏幕向四周慢慢展开,第二个从上而下一点点地翻开,第三个却是自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而右,第四、第五等等,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每个页面间文字、图片的组合、动态的演示等都具有同样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课件中同样的动态显示最多不要重复三次,否则学生对一直同样的动态显示也将产生乏味,当然用动态显示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但也不能为了动态显示而乱用之:该动的要动、该静的要静,如介绍“液压油的黏性特点”,一个页面不能阐释完毕,那么在下个页面接着进行时,在页面最上部的题头需要有“液压油的黏性”提示,此文字就需要静止,以提示学生我在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呢;这种动静结合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此较新颖的课件页面将使学生的注意力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解,而不致三心二意。
4)课件具有启发性
使用多媒体教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被“形象生动”的屏幕图象技巧所吸引,有上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动的看热闹,而课后则很容易遗忘。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在制作课件时就要着重思考如何达到启发的效果呢?比如我在向学生讲解“金属的材料特性”时,为加强学生对强度、刚度、硬度等力学性能的理解,我先是插入了桥梁金属结构因材料问题导致的事故,起重机的吊臂因材料的强度、韧性不好导致的安全事故等视频,通过此启发学生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引起高度重视,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材料性能不良将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我尽量采用设问式的教学方式以此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比如我在讲解“平面连杆机构”这节时,我先给出桥式起重机的吊臂运动、牛头刨床的刨削运动等动画,然后提出问题:这样的机构在生产中是常见的,那么组成这些复杂的机构的最简单的模型是什么呢?接着开始讲解不同特点的平面连杆机构,当讲解完毕,就让学生根据不同平面连杆的原理特点回答“起重机及牛头刨床等各属于哪种平面连杆机构”。这样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联想、发散思维等形式构建了个体知识,从而达到了启发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要充分体现科学性

1)课件内容要准确、语言要高度凝练
课件的内容要准确,课件的制作是来源于教案、教材,所以对于课件中的语言在高度凝练的同时要能准确表达知识点,这需要我们对教材做到高屋建瓴,深度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的外延,如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工艺特征”我用六个字总结:1、相等性:一把刀具可加工相同模数、相同压力角的任何齿数齿轮;2、两高性:加工精度和生产率比较高;这样总结就不至于使整篇课件是大量的文字信息,摆脱了将教材复制到课件上的弊端,课件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提纲及理解知识的助手,并非教材,这样简练的、重点突出的语言便于学生抓住知识的提纲,同时又有重点的记忆了知识。
2)模拟仿真要形象
在课件中插入的动画对某种原理或运动进行仿真时,要严格依据原理进论文导读:知识的收效。三、结束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教学质量;在满足学生教学要求的同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多媒体为平台,立足讲台,活化理论,形象展示,针对实践,重在应用;因而质量没有最好,只
行制作,使运动状态符合原理,符合逻辑规律。比如对“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讲解,原理图还是教材上的,教材上的图片上是死的,各阀的开关不能动,但是我依据各阀的动作顺序及规律用彩色粗线或块形象地使其做水平或垂直运动,同时使用大量水滴状的彩色线型箭头做出简单动画,使模拟的液体按照进油路线、回油路线流动起来,这样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利用感官进一步加深对“起重机液压原理”的理解,如此简单的仿真使学生达到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收效。
三、结束语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教学质量;在满足学生教学要求的同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多媒体为平台,立足讲台,活化理论,形象展示,针对实践,重在应用;因而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柳遂文,翟加斌(2007).PPT 制作的几点注意事项[J].《信息科技》,2007,(17):110-111.
王怀新,耿俊(2007).谈在PPT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7,(8):26-275.
[3]黄纯国.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4]周文婷,许晓东(2006).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建议[J].《教研教改》,2006,(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