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涟漪高校班级建设中“涟漪效应”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33 浏览:14214
论文导读: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班干部来说,无论是被同学推选出来的,还是自告奋勇走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能力和影响力在很多时候是不对称的。有一部分班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在思想作风和道德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中形象暗淡,缺乏大家的信任。他们把参与班级
【摘要】高校班级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但目前高校仍存在着班级建设的领航者——班主任对班级的认识和自身能力不一致、班级建设的核心——班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不对称、班级建设的基石——班级大众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式不衔接、班级建设的重点——学生宿舍的重要性和功能体现不因应等,使传统的班级管理陷入尴尬境地。借助“涟漪效应”,通过促使班主任宏观把握,合理创设班级建设的关键条件;让班干部提升能力意识,打造班级建设主要条件;吸引大众学生积极参与,奠定班级建设个人条件;发挥宿舍功能性作用,构建班级建设基础条件,从而促进高校班级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班级建设;涟漪效应
1 高校班级建设与“涟漪效应”
高校班级(即班集体 ,下同)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活动的基层,是学生展示特长、弘扬个性、发展自我的平台。
班集体作为一种组织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作用无以替代。大学班集体不是学生个体简单的集合,不是中学班集体的简单复制和延续,更不是一个单纯以效率为主的管理体系,而是一种具备教育、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制。
八十年代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把“涟漪效应”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国内将其理解为:由一个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震动,震动会慢慢减退,但如果没有任何阻力,震动会波及很远距离的点,特指在社会上有某些现象引起社会波动,如不受舆论限制,将会波及很远的人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其良性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协调运作。因此,促使高校在社会运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校学生基层工作的管理,引入“涟漪效应”,发挥其榜样和号召的力量,创造功能健全的班级集体,构建一套具有创新性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班级建设体系,进而建立一个优化的班级管理体系。这不仅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发扬大学生的精神,展露大学生的天性等诸多方面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入鲜活的动力,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班级建设作用,提高高校班级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学生基层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涟漪效应”视角下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在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些消极、不道德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了极大的影响,对高校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连年扩招,使在校生人数激增,而高校内部实行学分制、运用流动教室、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班级建设的难度,使许多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工作方式、方法,在新形势下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些问题诸如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认识不足、班干部的影响力不够等,逐渐放大了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班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班级建设的领航者——班主任对班级的认识和自身能力不一致。

高校班主任的工作,极富挑战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仅使大学校园受到了冲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高校班主任也须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班主任年龄趋于年轻化,富于。近年来,高校班主任渐趋年轻化,学历很高,多为硕士或是更高学历的博士。他们带有青年群体特有的的,工作热情高,理论知识强。二是班主任对于班级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近年来,总体来说:高校班主任似乎成为一种尚未着力开发而又被“闲置”的有效资源,是学校想管又不屑管,能抓而又没下力气去抓的薄弱环节。同时,班主任的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不需要施加干涉,只要没有特大问题就行,从而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定位在召开班会等琐碎事务上,主要精力则投放在其他地方。总体来说,他们对于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没有意愿进行过多改善。
高校班主任的这种对班级认识和自身能力的不一致,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班主任在有事时才接触,无事不照面的印象,使得高校班级建设工作缺乏领航者,所得成效不明显。

2.2 班级建设的核心——班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不对称。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班干部来说,无论是被同学推选出来的,还是自告奋勇走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能力和影响力在很多时候是不对称的。
有一部分班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在思想作风和道德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中形象暗淡,缺乏大家的信任。他们把参与班级管理作为锻炼自己、发展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他们把荣誉和前进的机会看得很重,想借助班级的跳板进入到下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服务同学、构建集体的职能。还有一部分人,善于运用非权力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才能品格影响其他同学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组织和管理能力不佳,缺乏活力和创新。随着“考研”、“考证”等现象的逐渐升温,大学生自觉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的加重而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活动参加的热情度低,参与率低,有的即使参加也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这直接影响了班级凝聚力的提高和班级建设的发展。部分学生干部形象不佳,能力欠缺等因素是加剧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班干部这种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的不对称,使得作为班级建设主要条件的他们,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效果不明显。

2.3 班级建设的基石——班级大众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式不衔接。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23

1.7929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影响力也巨大的群体。新的形势下论文导读:

,他们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思想意识趋于独立化。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趋于理性对社会观点的分析更加表现为自主性。特别是在处于现代科学和文明前沿的高校,其独立、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价值观念趋向现实化。在趋于“金钱化”的时代,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更加走向实用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性,对学校的生活、学习、发展环境等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折射出他们的现实化趋向。三是个体需求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对各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四是行为方式凸显个性化。大学生对于个体行为方式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学校的统一要求,而是更多的倾向于个性化。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减弱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敏感性,淡化了他们作为学生所应具备的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同时,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不能为这种充满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发展空间。大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和有限的发展渠道之间的不一致,决定了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放任他们朝唯利、唯权的方向发展,不仅班级建设会受到重创,高校以学风建设、校风建设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4 班级建设的重点——学生宿舍的重要性和功能体现不因应。

学生宿舍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温馨的家。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天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宿舍度过。这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地方,是他们最基本、最稳定的结合体。宿舍不仅是一个家,而且是班级建设的基础条件,对推进班级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宿舍内人员的交流,拓展班级内人员的沟通渠道,对于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宿舍的功能性却没有很好的发挥。在一些高校,存在宿舍关系不和谐,沟通少,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更不用说以宿舍为单位的沟通联谊,其效用微乎其微。这种重要性和功能体现的不因应使得高校宿舍的建设性功能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班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班级的发展,阻碍了高校发挥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功能。要想重构高校班级在高校发展中的影响性作用,必须借助“涟漪效应”的功能性作用,发挥其正面效用,对班级建设进行调整,促进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
3 高校班级建设中发挥 “涟漪效应”的条件建构
高校班级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班级建设的领航者——班主任的指导,班级建设的核心——班干部的组织和管理,班级建设的基石——大众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重点——宿舍功能的发挥,这也是“涟漪效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因素,因此,笔者将从这四个方面一一展开。

3.1 班主任宏观把握、全面指导,创设班级建设的关键条件。

对于高校班级建设,班主任承担着领航者、组织者、管理者的几重作用。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涟漪效应”的介入要求我们“以好治好,以形象树形象”。高校班主任要敢于面对挑战,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教学生做人做事,为学生做人做事创造条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班级建设打造合理外部框架,创设班级建设的关键条件。
首先,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特征。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级活动的“总导演”与“总指挥”,是班级学生生活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是班级学生学习训练的“总设计师”与“主教练”,是班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保健医生”, 是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与“舵手”。其次,要树立牢固的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立志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要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坚持下去。再次,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的培养,让自己忠于党,忠于自己的事业。最后,树立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一个优秀教师的影响力是无法衡量的,他们所辐射出的众多教育信息和巨大教育能量,对学生们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是无穷的。
对于班级建设,班主任要坚持“工作抓重点,管理抓难点,教育抓热点,班级抓特点,宿舍抓切入点”, 为班级建设打造合理的大框架。要在配合学校德育进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一步一步开展。如利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等特点,就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召开短小精悍的讨论会,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或者广泛讨论,把精神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其中,达到“教化”的目的,这样“涟漪效应”已经深谙其中。
但是,这些讨论或者教育都是建立在班主任已经具备良好形象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大家的信任之上,如若不然,当行政因素超越了信任,当强制超越了自愿,一切都会越来越糟糕,“涟漪效应”的负面作用就会越来越大,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就会减弱,班级建设就会失控,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3.2 班干部提升能力、服务大众,打造班级建设主要条件。

随着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高校群体的扩大,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所谓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涟漪效应”的介入就是让他们学会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作为学生管理者,学生骨干在学生管理中承担很大的责任,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条件,承担着主心骨的作用。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因此,他们的思想作风、道德水平、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好坏,决定着人才成长小环境的质量。要想引入“涟漪效应”,首先,在组建班级管理者团队时班主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在气质类型方面应有不同气质、不同性格、不同类别的同学,防止清一色。在家庭来源方面,要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兼顾,还要考虑宿舍、性别、人数等因素。其次,对于管理者自己,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对班级建设的认识,对自己要有明确、正确的定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掘素材,关注周围,以良性信息引领广大学生,以反面教材警醒同学。比如,向长江大学“英雄救人群体”学习,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入“朋辈群体理论”,开展各种论坛,让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影响;以校园优秀人物,本院各届“优秀毕业生”为榜样论文导读:
,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活动,丰富大学生活,学习、能力“两手抓”;还可以以校园安全案例,提高大家的宿舍、教室的安全意识;严防,以现有的案例,就事论事,严防恶性学生被骗事件的发生……

3.3 大众学生自我负责、积极参与,奠定班级建设的个人条件。

班级作为大学的基础细胞,是学生成长的基层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个体自我管理与成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而良好的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直接影响班级自我管理的效果,影响班级建设的成效。因此,对于班级建设,大众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积极参与,为班级建设奠定个人条件。“涟漪效应”的介入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焉,让优秀者更优秀。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0后,具有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等特点。他们的父辈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他们的成长积淀了丰厚的基础,使他们衣食无忧的成长。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行为让他们不会“操心”,不懂“操心”,依赖性很强,集体意识差。进入高校,一切都要靠自己,都要学会靠自己。首先,班主任要在新生入学时做有效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大学生形象。其次,班级管理者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与适当的关怀,促使他们在乐于学习、积极参与活动、树立集体意识等方面逐渐加以强化。最后,最重要的学生个人自我意识的培养。向同宿舍的同学学习,向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向学校的优秀同辈人学习,让自己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和不断模仿中越来越优秀,从而为班级建设奠定良好的个人条件。

3.4 发挥学生宿舍的生活功能和教化功能,构建班级建设基础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宿舍是学生大学四年生活的休息场所,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地方,为学生营造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氛围。因此,要把宿舍建设成为集学生学习、教育、娱乐、休息四位一体的学生之家,充分发挥宿舍的生活功能和教化功能,发挥其班级建设的平台作用,为班级建设的发展构建基础条件。“涟漪效应”的介入就是以宿舍个体影响宿舍群体,以宿舍群体影响班级集体。
学生宿舍是班级建设的重点,是班级功能的延伸。这不仅要求班主任在安排宿舍时,一个班级的同学尽可能安排在一个宿舍,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宿舍尽量相邻,行成班级管理几个相邻宿舍群的格局,便于管理。还应该由宿舍推荐成员组成班级管理者团队,把团支部和学习小组也建立在宿舍内部,增强宿舍凝聚力。还可以定期开展“文明宿舍”、“先进宿舍”、“宿舍达人”等活动,增加大家的积极性和对宿舍的认同感,力争通过先进个人影响整个宿舍群体,通过优秀宿舍带领班级整体的发展,达到“以个人带宿舍、以宿舍带班级”的良好格局。
4 结语
这是笔者运用“涟漪效应”理论对高校班级建设进行的简单分析,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学生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班集体的管理和建设需要依靠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班级的组织纪律需每一位同学去约束和维护,需要每一个人去参与。高校班级建设的发展,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打破各种不平衡和不对称,打破原有的体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和高校班主任的目标所在,也是每一源于:论文 格式www.7ctime.com
个和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人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傅方正、阮啸. 高校大学生群体新特点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年03期
刘贵祥.当大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教科文汇. 2007(7)上旬
[3] 王爱平.班集体——人才成长的摇篮—兼谈高校班集体的作用及建设途径[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4] 王春娟.新时期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5] 蒲杨.高校课程——让大学生学会“操心”[D].硕士学士论文,2010年4月
[6] 蒋忠.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班主任,2003年02期
[注] 课题来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借助“涟漪效应”创新高校班级管理机制” 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