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宗教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0 浏览:15439
论文导读:
在政治格局多极、经济利益主体多样、文化和价值体系多元的全球化语境下,大学校园承受诸如精神贫瘠、人际关系疏远等现代社会病症的猛烈冲击。大学生作为思维敏锐却缺乏理性思考的先锋群体出现了道德滑坡的时代危机。大学生道德失范是主体在认知———同化———内化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道德认知失辨、道德同化失律、道德内化失觉综合作用的结果。宗教凭借精神救赎与全球的一致性,对于探寻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实现社会公共道德的广泛渗透和形成现代社会普遍规范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针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集体道德权威衰微、失德行为低成本、价值取向偏差问题,有了合适的复兴契机,需研究新时期高校宗教信仰的客观环境和复杂形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
一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态势
作为高等教育受众的大学生宗教信仰有鲜明特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出发点文化趋同多于教义皈依,最初兴趣着眼于宗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蕴。二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目的精神慰藉多于理性选择,多源于对宗教博爱精神的内在需求和本真生存状态的自由寻觅。三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组织表层认知多于深层笃信。除少数民族受本民族习惯、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外,大多信仰者未严格遵守宗教的仪式规范。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发展的新情况具体如下:首先,信仰人数比例不低且有上升趋势。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宗教和宗教文化持有宽容甚至感兴趣的态度。近年来,宗教信仰人数有所攀升的现象已引起我国高校的普遍重视及积极调研。其次,信仰具有盲目性、从众性、随意性。大多并不是虔诚信念、坚定跟随的信徒,没有实践宗教行为主动意识和刻意渗透宗教的影响力度,出现对宗教持观望态度的“望教者”,易受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选择信教。从长远看,宗教中“宿命论”等消极悲观的思想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科学、人文精神并重的人才培养需求。再次,带有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的宗教渗透是西方国家输出文化话语权、自由化思潮、价值体系的一种变相手段,成为强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范围内扩张,宣扬“趋同论”、“人权观”、“普世价值”等论调,动摇大学生坚持民族文化认同和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刻意行为。这种恶意宗教渗透掩盖意识形态之争的本质,干扰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具有活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和破坏严重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影响因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大学生信教从动机上看可分为型、价值错位型、从众趋同型、心理求助型、国际渗透型等。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分析。外部原因包括时代背景、生存环境、本身魅力三部分。
在全球化、网络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受到了强烈冲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和扭曲。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又为宗教的广泛传播推波助澜,网络、影视、报刊、书籍等作为载体掩盖了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斗争,推动了大众将精神救赎的视线转向宗教寻求宁静和力量。
大学生宗教信仰受到生存环境即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宗教习惯具有家族因袭的特点,宗教信仰聚集地多家庭教化。学生来到高校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学习目标,要由父母照顾过渡到独立自主的集体生活,产生的系列矛盾、问题带来精神压力。再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灌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未结合具体实践展开隐性教育、柔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文关怀。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理想与现实的具体摩擦易使学生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笔蔚为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出的哲理性、性、正义感和责任意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气韵和艺术魅力。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互碰撞,宗教日益成为文化交流纽带和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
内部原因:从自身来看,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较易接受新事物,对外来文化、宗教教义感到新鲜刺激,同样在三观培塑期认知、理性思考有待完善,心理波动起伏大。社交障碍、内心困惑、情感挫折、学习困难等造成抑郁苦闷,不能正常宣泄和释放时,容易转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除了作为释放压力的途径,有些大学生还把宗教信仰作为修身养性、拓展社交的方法,这些构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信仰关系到青年人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建构,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走向、财富积累、文化发展均有着深远影响。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和教育,应该从引导、疏导、监管三方面建立全方位创新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对症下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德育双向引导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发挥主流价值体系的导向、教化作用,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立场,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科学的理想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道德追求、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容,引入国内外形势政策、当代科技进步、世界政治与经济思潮等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说服力。普及宗教知识,加强宗教政策教育,开展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热点问题讨论。在人文选修课中开拓知识,澄清大学生对宗教的模糊认识,提高辨伪存真的能力。教学方法采用调研报告、专题辩论、娱乐纪念等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采用网络日志、公共论坛、教育视频等多元化途径,侧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组织及榜样力量尤其是学生党员的引导作用,重视主题实践活动教育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区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与宗教道德,认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引领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践行者和宣传者。

(二)坚持人文关怀理念,文化、心理系统辅导

坚持人文关怀理念,做到以人为论文导读:方向,增强其抵制宗教负面影响的自觉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环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抵制宗教潜移默化影响的有效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校风、校训、校史、师德建设等,孕育着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是师生共勉、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
本,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选择,了解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文化心理,做好校园文化和心理辅导的系统建设,发挥积极健康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用先进文化规范大学生的文化方向,增强其抵制宗教负面影响的自觉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环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抵制宗教潜移默化影响的有效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校风、校训、校史、师德建设等,孕育着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是师生共勉、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校、团委等通过学生组织开展精彩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和节假日文化活动,有效融入德育教化,正确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舆论阵地建设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景点建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建立点面结合多层次心理辅导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锻炼大学生意志品格,增强其耐挫力;建立心理档案,重视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学业、就业、社交等现实困难带来的精神压力,缓解心理问题,释放负面情绪,减少宗教的渗透影响力,为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真正做到关注个体实际需求,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化传播网络建设,法律、媒介多重监管

理性客观辨析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类有针对性管理大学生宗教事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不惊慌、不忽视,尊重宗教信仰,正面宣传引导,不简单粗暴伤害宗教情感,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促使学生弘扬宗教有益内容,自觉抵御负面影响。对感兴趣的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价值观重塑,使他们坚持辩证唯物立场。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宗教信仰现象,坚决抵制打着宗教幌子进行的非法宗教活动。
建立抵制宗教渗透的预警机制,学校学生工作部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成立监察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形成学生骨干信息网络,对校园宗教事务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禁止把学校当成宗教传播和活动的场所。完善大学生自组织作用,掌握宗教教育的主动权,减少弱势群体偏向宗教。
贯彻国家宗教政策,保护大学生合法的宗教活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规范信教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在校宗教活动,依法劝止面向大学生的传教活动,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非法的宗教集会和宗教宣传材料传入校园。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媒体管理,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反馈机制,加大对宗教网站的监控力度,及时过滤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宗教渗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开办权威性、大众化的主题教育网站,建立道德奖惩机制,提高失德行为成本;强调学校、家庭的德育功能,为培养道德人格创建和谐的文化生态严防以各种形式可能出现的宗教渗透渠道。
如何引导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进道德信仰重构并将道德信仰付诸实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维度。通过以上研究积极思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有力抵制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陈杰,闫伟.大学生宗教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2010(11).
顾家山.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
[3]王道阳,胡玥.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