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把”字句因果关系及分类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40 浏览:57199
论文导读:料(加注出处)和研究者内省式的语料(不加注出处),这些语料将不进入论文中数据统计的范围。充当句子成分的“把”字结构不是我们的分析对象。例如:(1)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文选》)(2)只有像木匠卫老三这种恨不得把女子踢出门去的人才吃这号明亏。(
摘 要:本文研究了“把”字句中因果关系的分布和分类情况,得出:表示因果关系的“把”字句主要集中含有“结果补语、处所补语、作(为)/成/为”类补语和趋向补语等四种结构类型上。表因果关系的“把”字句可以分为“原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因事物+把+结果事物+原因动作+结果动作”和“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结果动作”语义结构,其中,“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原因动作+结果动作”为其典型语义结构。
关键词:“把”字句因果关系分布分类典型
“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引起他事物或现象的产生,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赵光武,1992:241)这种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自然因果关系反映到语言里就形成了语言里的因果关系。我们给“因果关系”一个这样的界定:“当某一事物发出的某个动作引起了另一事物的出现或变化,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如“风把树吹倒了”,“风”这一事物产生了“吹”的动作,“树”受到“风吹”的影响而产生“倒了”的变化,“风吹”和“树倒”之间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我们将这种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在“把”字句中也有所体现。本文采取封闭式语料的方式,调查“把”字句作为整个单句时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语料主要包括陈忠实《白鹿原》(小说)、老舍《骆驼祥子》(小说)、《文选》(政论)以及电视台的情景剧《我爱我家》(剧本)等近150万字的四个封闭性语料库,尽量选用不同文体的语料,目的是保证考察对象总体的均衡分布。此外,我们也使用了一些以往文献中的语料(加注出处)和研究者内省式的语料(不加注出处),这些语料将不进入论文中数据统计的范围。
充当句子成分的“把”字结构不是我们的分析对象。例如:
(1)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文选》)
(2)只有像木匠卫老三这种恨不得把女子踢出门去的人才吃这号明亏。(《白鹿原》)
例(1)中“把历史拉向后退”作句子的表语,例(2)中“把女子踢出门去”作中心语“人”的定语,这些“把”字结构不是我们的分析对象。
通过对语料的统计,我们发现:“把”字句不全表因果关系。例如:
(3)先生与太太们……非把穷人的命要了。(《骆驼祥子》)
(4)人家燕红他爸已经彻底把酒给戒了!(《我爱我家》)
(5)准备把全家卫生打扫一遍,……(《我爱我家》)
(6)他……把小福子忘得一干二净。(《骆驼祥子》)
(7)所以,把自己估计得不恰当。(《文选》)
例(3)和例(4)是中心谓语为光杆动词的情况,结果动作残缺;例(5)、例(6)和例(7)中补语的语义都是指向动词的,“一遍”是表示动词动量的手段,“一干二净”是“忘”的状态或者说达到的程度,而“不恰当”说的也是“估计”这个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是对“估计”进行补充,这些没有补语或补语的语义指向动词的“把”字句一般都不表示因果关系。
“把”字句表示因果关系的。例如:
(8)我……把他放跑了。(《我爱我家》)
(9)一个放牛割草的老汉用脚把他踏醒了。(《白鹿原》)
(10)鹿三……把死泥块子弄碎了,再开沟播种。(《白鹿原》)
(11)他差点儿把她掐死了。(《白鹿原》)
(12)三个人把秉德老汉抬到了炕上。(《白鹿原》)
(13)聚集在台下的男人们当即把他捶成了肉驼子。(《白鹿原》)
例(8)的原因事物是“我”(指代上文的“中年男人”),“他”(代指上文“撞女学生的人”)是结果事物,二者都是人称代词;“放”是原因动作,动作动词“跑”是结果动作,二者均为动词;全句的意思可以分析为“因为‘我放’,所以‘他跑了’”,因此可以认为这个“把”字句含有因果关系。其他5个例句的情况相同,均属于表示因果关系的“把”字句。尽管这6个“把”字句都表示因果关系,但是它们各自的句法结构和所表示因果关系的类别却不尽相同。分析如下:
在结构方面,例(8)、例(9)、例(10)和例(11)都是主要动词后接结果补语,例(12)是一般所说的动词后接处所补语,而例(13)则是动词后加“成”。除此以外,动作后还能加“作(为)/为”等。在意义方面,上述各例有的结构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意义,如例(8)的结果动作“跑”是典型的动作动词,例(12)的结果动作“到炕上”是表位置移动的介宾词组,但二者表示的都是结果事物在原因事物和原因动作的作用下发生了某种位置的移动。因为“跑”在这里并不是强调撞倒女学生的肇事者在跑或者在跳,而是说他肇事逃跑以后,人们没抓到他,语义强调的重点是在逃离现场的位置移动意义上。因而我们认为此处的“跑”是一个位移类动词,有的结构相同,但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如:例(9)、例(10)和例(11)都是典型的动结式结构,例(9)中的结果动作“醒”和例(11)中的结果动作“死”都是人在外力作用下某人产生的某种动作行为,例(10)的结果动作“碎”则是结果事物“死泥块子”的状态。
从对语料的统计与分析的结果来看,表示因果关系的“把”字句主要集中在以上所列举的含有“结果补语、处所补语、作(为)/成/为”类补语和趋向补语等四种结构类型上。
另外,尽管使用了“作(为)/成/为”类补语或趋向补语的句子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是是有条件的。例如:
(14)对于那个太太,祥子只把她当作个会给点零钱的女人。(《骆驼祥子》)
(15)也还有一些干部……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文选》)
(16)夫妇……把所有的土地全部种上了五色杂豆。(《白鹿原》)
(17)刚才我就当场把你捉住了。(《白鹿原》)
例(14)表示的是一种意念上的想法,而不是一个实际的动作行为。虽然“祥子”把“她(即‘虎妞’)当作”了一个“会给点零钱的女人”,但是虎妞并没有因为祥子的这样一个想法就真的变成了那样的一个女人。例(15)的情形相同。因此,只有当陈述的是一个真正发生的事实时,“作(为)/成/为”类补语才能表示因果论文导读:的“省略”是很不同的,应该称为“隐含”①。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第58~59页)中指出,“省略……有条件: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隐含’这个概念很有用,‘隐含’不同于‘
关系。例(16)中的“上”表示“结果”,这一意义是在特定的句法格式里获得的,是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并不能不受限制地在其他的句法环境里使用,这种具有引申义的趋向补语一般不能表示因果关系。例(17)同理。综上所述,表因果关系的“把”字句在结构上一般带有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处所补语或“作(为)/成/为”等介宾补语,在意义上表示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某事物发生了位移类或状态上真正的而不是意念上的变化。
在我们搜集到的能够表示因果关系的“把”字句中,因果四要素(原因事物、原因动作、结果事物、结果动作)的配比方式呈现出两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是“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原因动作+结果动作”。在这种配比格式中,原因事物和原因动作在线性排列上是分开的,结果事物和结果动作也是分开的,我们称这种格式为“分裂式‘把’字句”。例如:
(18)他……,把藏在书架背后墙壁窑窝里的短取了出来。(《白鹿原》)
(19)他的儿子鹿兆鹏把田福贤以及他在内的十个乡约推上了白鹿村的戏楼。(《白鹿原》)
例(18)中的原因事物是“他”,即“鹿兆鹏”,原因动作是“取”,结果事物是“短”,结果动作是“出来”,“他”与“取”分离,“短”与“出来”分离,属于表因果关系的分裂式“把”字句。例(19)同理。
第二种格式是“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结果动作”。在这种配比格式中,原因动作没有出现,结果事物和结果动作连接在一起,我们把这种格式称为“连接式‘把’字句”。例如:
(20)我们把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恢复起来了。(《文选》)
(21)延安整风……,把全党团结起来。(《文选》)
例(20)的结果事物“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和结果动作“恢复起来了”是连接的,例(21)的结果事物“全党”和结果动作“团结起来”相连接,因此都是“把”字句表示连接式因果关系的情况。两个例句中原因动作均未出现,但原因动作是存在的,只是因为和结果动作相同而未出现而已。例(20)的意思是“因为我们恢复了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所以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恢复起来了”,“恢复起来了”作原因动作是使动的用法。例(21)同理,“团结起来”也是原因动作的使动用法。这些原因动作因为与结果动作相同,所以隐而不现。这种隐而不现的因果要素(不仅是原因动作,其他要素也有这样的问题)和一般意义上的“省略”是很不同的,应该称为“隐含”①。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第58~59页)中指出,“省略……有条件: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隐含’这个概念很有用,‘隐含’不同于‘省略’,必须可以补出来的才能叫‘省略’”。荣晶(1998)进一步指出,“省略的成分可以在表层结构现,……隐含一般不共现,如果共现则改变原有的结构”。“隐含”和“省略”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不可以补出来的,而后者却是可以明确补出来的。尽管“隐含”和“省略”性质不同,但不论是“省略”,还是“隐含”,在语义(或参照Chomsky的说法叫做“深层形式”)层面上都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不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对这种“隐含”现象和一般意义上的“省略”现象不予以严格区分,一并称为“省略”。为了保持现象的明晰性,我们在对一般意义上的“省略”进行分析时,会明确说明是承前省略,还是蒙后省略,而对“隐含”现象,行文中则直接说某个因果要素“隐而不现”。下面是关于分裂式“把”字句和连接式“把”字句的统计数据:
表因果关系“把”字句的数量及在“把”字句中的比例不同格式的名称因果要素排序方式、数量以及比例
1764个,48%分裂式“把”字句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原因动作+结果动作,1624个,93%。
连接式“把”字句原因事物+把+结果事物+结果动作,140个,7%。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分裂式“把”字句在含因果关系“把”字句中占有绝对优势,而连接式“把”字句在整个含因果关系的“把”字句中相对比较少,绝对数量也不是很多。分裂式是表因果关系的“把”字句的典型语义结构。
注释:
①与“省略”“隐含”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空位”。作为生成语
法理论原则与参数时代(也称支配约束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空位”(或称“空语类”)一直是一个被讨论的对象。由于汉语缺乏形态,移位、删除等现象不如英语等存在形态的语言那样明显,所以我们这里的讨论并不涉及“空位”的问题。有关“空位”现象详细的理论分析可以参看Noam Chomsky的Knowledge of Language: It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7ctime.com
s Nature,Origin,and Use(200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相关部分。
参考文献:
赵光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Noam Chomsky.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and
Us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陈香北京 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