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隐性知识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应用-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299 浏览:70286
论文导读:
摘要: 本文在综述隐性知识特征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物流管理相关隐性知识的获取渠道、物流管理隐性知识在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中的应用途径,为物流管理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相关知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隐性知识物流管理教学应用方法
一、引言
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高校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就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相关的物流理论和技术。
然而,就中国当前物流实践而言,目前中国物流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数据表明,自2005年以来,中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GDP比重一直为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标为8%—10%。据北京市物流协会的调查,诸如蔬菜等日常必需品,其流通成本比从山东寿光拉到北京的费用至少高出150%。可见,从一级批发商到二级、批发商层层剥皮,并优化物流基本功能的各个环节,减少其不需要的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要确保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是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完善物流学科教学体系,并以新的理念培养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在隐性知识相关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重点就物流管理教学中隐性知识来源、物流管理教学中有关物流管理隐性知识的应用展开系列研究,以期为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改进及物流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二、物流管理教学中隐性知识来源分析

从隐性知识的内涵来看,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难以捉摸,不易识别,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描述,不易模仿和复制,隐性知识包括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这些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主要深植于人们的行为与经验中,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因此,众多学者对隐性知识的内涵做了系列研究,如:波兰尼、野中几次郎(Ikujiro Nonaka)、德鲁克(P.F.Durcker)、王德禄等。
具体而言,隐性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隐性知识具有个体零散性特征。隐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个人的性格、经历所处的环境均对隐性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隐性知识隐藏于人的大脑,体现于人的行为,不便于共享更不能传递、且具有长期积累性,零散性较强。(2)隐性知识具有自动创新性。隐性知识通常以直觉、灵感、诀窍、习惯等方式体现出来,其形成过程和运用均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难以在准确的时间地点确定有效的方式来加以应用,但如果一旦这些知识被激发,并通过某种机制在不同主体间流动和传递、交流和共享,就会更加明晰,更加丰富起来,并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新的知识点。(3)隐性知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于主体已形成的某个领域隐性知识是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一般一旦掌握就不容易遗忘的。(4)隐性知识具有不可言传的特性,难以用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主体所具有的隐性知识一般是“前语言知识”,可以运用隐性知识去解释、探究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对决策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类知识却难以进行逻辑说明,难以用完整语言来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相应的逻辑结构。(5)隐性知识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征。隐性知识传承于人们所共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及文化传统,是植根于社会传统文化的潜意识形态,只有生活于这种生活中的人们才能熟练掌握这种隐性的知识体系及规则。
考虑到物流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强的一门学科,鉴于上述隐性知识的特征,从其教学手段来看,要有效获取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隐性知识,其渠道主要有以两个:一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教师隐性知识的获取,另一个是物流管理相关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取。就专业教师而,其隐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师多年来从事物流教学与科研的经验所得。这是教师相关物流管理方向隐性知识组成的主体。一般而言,物流专业的教师在正式从事物流相关专业课教授之前都有多年的物流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的沉淀,伴随着相关教学课程的展开,由这些经验所形成的相关隐性知识也会越积越深,这将不但有助于相关教师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展开,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从事相关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所获取的相关物流管理的隐性知识。由这些项目所积累的隐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如:教师所从事的物流管理方向相关的纵向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有前沿性、高端性和深入性,这对于教师把握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所从事的企业横向项目则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把握当前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需求动态,这对于教师修正其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三是教师参与和物流相关的教学研讨会所累积的隐性知识。通常国内外均有与物流教学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如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等。这些有针对性的研讨会的目的在于集中国内外各高校与物流教学相关的专业教师,共同探求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交流可以潜在地提高各相关教师教学手段,有助于积极地提高其教学能力。
就学生而言,其所拥有的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隐性知道的来源主要有以两个:一是从课堂和书本上所获取的隐性知识。这类隐性知识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与物流教学的相关教师有关,也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进一步理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的基础,同时与学生后续的工作和深造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这类知识的积累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学习的结果,更多的是依靠相关教师的引导。二是学生参与实践环节所获取的隐性知识。实践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物流管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深化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改均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如:物流教学工作中的认识实践、生产实践等环节。这些环节论文导读:
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引发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物流管理的各知识,这也是学生积累物流管理隐性知识的重要渠道。可见,要有效积累物流管理的隐性知识,就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加以引导,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及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物流管理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应用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隐性知识只是一个个人主体的主观概念,很难用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对其显性化,而相关资料也表明,在当前的知识体系中,20%的知识是显性的,80%的知识是隐性的,隐藏在人的头脑中,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运用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对学生和教师的隐性知识进行转化,具体就物流管理教学而言,就是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有关物流管理的隐性知识均尽可能地显性化,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物流管理的具体实践问题。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具体而言,物流管理隐性知识在教学中宜采用以下三种手段来加以应用。一是可视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而教师与学生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模糊性、不可言传性。因此,要以有效的形式在课堂上将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点与学生自身的认知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借助一种途径或手段来加以牵引,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用可视化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教和学的双方在已构建的和物流管理相关的隐性知识构建联系,促使其有效理解共同的知识点。具体来说,这种体系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如:和物流相关的视频体系、图像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体系等。如笔者讲授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讲述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时,通常会采取一个具体的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视频让学生熟悉相关的过程,并就相关过程结合书本的知识来加以讲解,激发学生以往所接触到的有关配送中心相关的隐性知识体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配送中心内部作业体系的各个关键点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应用这种手段目的就是确保教师和学生的隐性知识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对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二是案例教学方式的全面应用。案例教学是物流管理学科各专业课授课的优选方式之一,其特点是以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情境为基础,设计出一系列符合常规逻辑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不像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学双方的互动,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显然这中间也包含了相关物流管理隐性知识的应用,无形中加深了对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学生在捕捉这些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物流管理实践应用能力上的升华。同时学生的答案也会随时由授课教师加以引导,这中间也有相关教师隐性知识的应用,促使教师加深思考,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授物流管理基础专业课程《物流系统论》时,通常以案例开始,在案例中基本讲授章节的知识点及应用情况后,中专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提出案例中所呈现的问题,再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加以详解,最后结合教材和案例与学生一起逐一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最终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物流管理相关隐性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表明,学生对这类案例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也非常好,90%以上的学生表示乐意参与由老师主导的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物流管理的相关隐性知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是相关知识课后答疑体系的完善。课后答疑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后相关要求和学生在自学的过程所出现的疑问,包括学生对相关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及自行实践的学习等。课堂教学及教师主导的实践活动教学只是学生把握和理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的基础,是学生知识体系中只是占据较少的一部分,大量与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后自我学习中完成,而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所以在学生消化吸收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地加以引导,这个过程中也势必包含了与物流管理相关的隐性知识的应用。因此,要将课堂外学生所产生的问题有效地解决,就需要有一定的课后答疑体系作为支撑,并不断地加以完善,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所具备的物流管理隐性知识在课后加以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并有效地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能力。
四、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物流管理是理论和实践应用均较强的一门学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看,其所拥有的与物流管理相关的隐性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零散性、复杂性和广泛性。因此,增加教师和学生的物流管理隐性知识,合理地将其所具备的隐性知识应用到理论理解及实践应用等各个环节,不但对教师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其教学水平有着较强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理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提高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均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要做好这项工作绝非易事,师生双方均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并积极地对所具备的物流管理相关经验加以提炼,且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不断增加各自物流管理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应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Nonaka 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11-12):96-104.
[2]石中英.知识转型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240.
[3]刘小玲.一种基于人际互动网络的隐性知识管理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0);45-48.
[4]齐艳霞,伊春洁.从“隐性知识论”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4(9):56-58.
[5]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