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亲近文本 活用语言-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29 浏览:7334
论文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堂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他们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其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反思,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解读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会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可以抓住以下四点:
一、拓展点
在课文中有许多地方,作者为了结构的需要,有意留出空白,从教学的角度讲,这类地方要补,这样,阅读教学就会变得丰满圆润起来。例如《长城和运河》这一课,书上只写了两个奇迹,为了扩充学生对奇迹的理解,我便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景物也是奇迹。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书写格式www.7ctime.com
孩子们从古到今,从中国的故宫到埃及的金字塔,从溧阳的平桥石坝讲到上海的东方明珠。这一交流,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对奇迹的了解和印象更深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和热爱之情就也更强烈了。在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后,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发明故事。莱克兄弟发明的飞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随之从同学们的嘴中流淌出来。
二、练笔点
所谓的练笔点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结合本课教学,挖掘出适合学生练笔的一个训练点。这个练笔点可以是对本文内容,对课文中的一两句话进行扩充训练,或续写、或扩写、或仿写。如在教学《赶海》一课时,我在带领学生欣赏捉螃蟹的精彩片断后,引导学生学着书上的样子写写捞海鱼或捡贝壳的场面,用上一些语气词和一些象声词,把活动的有趣劲儿表现出来。于是,一段段精彩的语言从他们的笔出来:“只见一个小女孩拿着捡到的贝壳,快乐地奔跑在沙滩上。沙滩上的贝壳有的像螺号,有的像蜗牛,有的像螺丝,小女孩捡都捡不完,正在招呼同伴来捡呢。”“不过那条鱼挺机灵的,在小伙伴的两指之间哧溜滑了出去,噗嗵一声掉到了海里。”“这个贝壳很美,不如把它带回家,恩,就这么办!”“可是,一条聪明的小海鱼从我的指缝中溜走了,然后在我的脚边游来游去,好像在逗我玩呢”……
又如在《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第四小节具体写了桑兰如何进行康复治疗,省略写了她如何克服吃饭、穿衣的不便。我便补充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仿照第四小节,写一写桑兰怎样吃饭、穿衣的,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对人物的感受也逐渐变得清晰、丰满起来。我还在学生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引导他们续写“过了几天,小骆驼又碰到了小红马,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在学完《长城和运河》后,我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奇迹写成一首小诗。事实证明,以课文内容为题材,在正确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强度和效果。理解与运用相结合,二者水融,互相促进,同时也使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保证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要点,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适时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大胆想象,有效地进行习作方面的练习。
三、感悟点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感悟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语言文字的不同作用、不同句式,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语感教学策略,抓住训练语感的点。
例如在《荷花》一课中,有一个“冒”字用得特别好,值得好好体会。“冒”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纷纷回答(长、钻、探、伸、露)。读读课文,怎样的长叫才叫“冒”?(一个劲儿地往上长,拼命地往上长,不断的往上长,用力地往上长)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荷花想干什么。一个“冒”字,通过换词比较,让学生领悟作者运用的分寸感;通过丰富表象,领悟其形象感;通过激活体验,领悟其情感味;最后通过诵读,领悟其意蕴感。
还有这一句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到底美在哪儿呢?她展现出了哪些姿势?”学生的回答非常出采:“看看这一朵,弯着腰,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很美。看看那一朵,昂着头,挺直了身子,好像在放声歌唱,也很美。”“看看这一朵,跟荷叶挨得很近,好像在说悄悄话,看看那一朵,躲在大哥哥身子下,好像很难为情。”“看看这一朵,侧着头,好像在倾听什么。看看那一朵,展开了自己美丽的身姿,似乎要吸引人们去观看呢”……学生们在观察想象中对荷花的姿态有了一个真实的感受,读也不再是空洞的朗读,而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情感,读得有声有色。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同时要激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习文本语言作为参照,更好地扩充学生使用语言的渠道。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