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老庄与《兰亭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01 浏览:69308
论文导读:月三日,《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王羲之召集了筑室东土的名士、属官如谢安、郗昙、孙绰、孙统、许询、支遁、谢胜、徐丰之及家族子弟凡四十一人,在山阴的
[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儒释道三家碰撞融合,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学术、文艺等方面的成就足以证明其深刻意义。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似乎也属必然。本文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依托,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解读魏晋士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进一步了解老庄思想对书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兰亭序》;老庄思想;魏晋风度
[]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101-2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一直徘徊着分裂的幽灵。在政治频繁更迭的场景中,政治的束缚力相对松弛,这就为学术思想的灵活跳跃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社会动荡的高频率,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开始觉醒,开始思考。此刻老庄思想的崇尚自然,放任自由的生活方式深深地被他们吸引,书法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他们一改秦汉书法的古质朴实而变得流美生动,不难看出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与老庄的道法自然不无联系。

一、关于《兰亭序》

在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王羲之召集了筑室东土的名士、属官如谢安、郗昙、孙绰、孙统、许询、支遁、谢胜、徐丰之及家族子弟凡四十一人,在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这就是东晋时期最为著名的“兰亭之会”。
那一天,有二十六人赋有诗作,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已然微醉的王羲之乘兴欣然挥毫,执鼠须笔为此次雅集亲自写序,以书心中之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序》。
此书,行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晋人称《临河序》,唐人称《兰亭诗序》或《兰亭记》,宋欧阳修称《修禊序》,蔡襄称《曲水序》,苏轼称《兰亭文》,黄庭坚称《禊饮序》,宋高宗称《禊帖》。关于此书的流传情况,唐刘餗《隋唐嘉话》里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560——565)中为僧永所得,献之(陈)宣帝。隋平陈时,或以献晋王(隋炀帝),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师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621)入秦府。贞观十年(636),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文中记述了萧翊赴越州,在辩才处得到《兰亭》真迹的经过,后在何延之处演绎成萧翊智取《兰亭》,颇具小说色彩。唐以前,《兰亭序》还不曾被人们所重视,直到唐太宗的迷恋才受到普遍的追崇,以至到今天《兰亭序》仍给我们留下神秘的色彩。关于《兰亭序》比较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宋代有之。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京地区东晋时代王、谢家族墓志的出土,郭沫若撰文论世传王羲之《兰亭序》为伪作,在文物界和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兰亭论辩”由此拉开序幕。由于当时郭氏的特殊地位,追随其观点的学者渐渐涌现。当时,郭氏及赞成他的观点的被冠以“具有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而予以肯定,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则被“打入”下编。随着社会风气的渐渐开放,1999年在苏州举办了一场“兰亭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兰亭现象进行了综合客观的探讨,郭氏的诸多观点被予以否定,从此《兰亭序》的真实面目渐渐浮出水面。

二、“畅叙幽情”,“死生亦大矣”

《兰亭序》全文可分为两部分。从“永和九年到信可乐也”为第一部分,对此次雅集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进行介绍。“暮春之初”,会稽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群贤修禊,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畅叙幽情,品山水之乐。在道家自然观的影响下,推崇自然,寄情山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味“自然之道”“人生之道”,整个这一部分,清、静、雅、幽,文气流畅,自在无碍,紧系兰亭山水美景,记诗人流觞源于:7彩论文网大学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咏诗之雅事,简洁的字句散发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意味,给人宁静的享受。我们看到了亲近自然、逸情山水的魏晋士人,为下文“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奏出精彩的序曲。
从“夫人之相与”到最后为第二部分,体味自然后,面对现实,“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痛哉”,“悲夫”,“死生亦大矣”。寄情于景,“修禊”升华,表露真情、真意!从“朗”、“清”、“惠”、“和”到“大”、“盛”、“游”、“乐”,神游千里、心怀万物,从兰亭走向宇宙,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一度高涨。
对于第二部分的描述,清李文田先生认为:“自‘夫人之相与’以下多无数字,此必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从而证明《兰亭序》为伪作。考王羲之与谢万(谢安弟)的书信中写道:“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陆贾,《史记》有传,著有《新书》,是汉高帝刘邦“兴刘、安刘”的谋臣,是羲之作东晋谋臣的模范榜样。又,班嗣,师班固的从兄,一生崇尚庄子,保真养生。又,杨王孙,《汉书》有传,生平主张裸葬归真。此三人乃王羲之生平之所依,修身养性,生有所持,死有所安的老庄思想对王羲之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
庄子说“游心于无物”,“心游于物外”,汉代书法理论家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先散怀抱”“凝神静虑”都是摒除心中杂念,与“虚静”、“坐忘”的道家思想相统一。《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真性情的流露,在“流觞曲水”“信可乐”,籍酒纵笔,情感便会由欢乐中沉静下去,平日所积蓄的骨肉生死之感,不知不觉的涌上心头,道出了“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笔者认为王羲之是矛盾的,游目骋怀后,又悲观孤独。乐是清潜的,悲是深刻的。他从小体弱多病,少年寡言,从其所存世的自叙病痛的手札中略窥一斑。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服五石散,论文导读:景、大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魏晋时期,政治生活的混论,迫使士人们追求自然,逍遥自在,借书法抒心中之真性情,此时老庄思想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在此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兰亭序》在不拘礼法,超尘脱俗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今天看来,她的惟妙惟肖,她的婀娜多姿,她的若有所思,她的扑朔迷离,都让人垂涎三尺,跃跃欲试
以求长生。《兰亭序》,正是在王羲之仕途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所作。他放弃为官,选择“放浪形骸”于山水间,表面看来悠哉游哉,其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挣扎的。一个读书人,“学而优则仕”,报效祖国,是他们的理想,试想这一切都已终结,“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怎能不“痛哉”!怎能不“悲夫”!道家虽然将生死看成一体,但在细细品味庄子《齐物论》后,最后庄周与蝴蝶相融合,在“梦中”才能实现物我为一的境界,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品出一番无奈吧?在庄子所生活的时代,他的人生态度,或许是最为保全的!那王羲之所感的一切又何尝不可呢?

三、“一死生”,“齐彭殇”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彼和此是相对而生的,正如生与死,生即是死,死亦是生,死是生的开始,生意味着死的到来,一切都要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不为外界所累,才能彻底解脱。这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可庄子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在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波动、起伏,往往受制于对物的追求。人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在这个世界有太多自己不能涉足和控制的领域,而面对这些难免或悲或喜,患得患失。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沉默,安之顺之。所以无论是齐物我,还是齐万物,都要无“心”。当然,达到如此“逍遥”之境界是很难的!当王羲之面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压力,道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予以否定,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中记载“任性不羁”“尤好庄老”。但他“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决,真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至灭性”。或许真正的老庄学者,当面对骨肉生死之际,当下岂能无动于衷,岂能无哀痛?!庄子妻子去世时,他也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是悲伤的,只是他的悲痛经过自己的体悟,把自己的生命、情感融于天地万物之中,有了这种洒脱、超然情怀,“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把自己融于宇宙万物,没有物我之分,如陶潜所说“托体同山阿”!
伟大的灵魂往往是孤独的,庄子的人生与世俗,“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所以王羲之在《兰亭序》后段写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语句,并不代表否定老庄思想,正如当年“坦腹东床”,而是直抒胸意,心无所碍,更能体现他对老庄“道法自然”思想的追随与崇尚。
法国十九世纪的批评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要了解作品,这里比别的场合更需要研究制造作品的民族,启发作品的风俗习惯,产生作品的环境。”宗白华先生在《论和晋人的美》一文中也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由此可见,社会大背景、大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魏晋时期,政治生活的混论,迫使士人们追求自然,逍遥自在,借书法抒心中之真性情,此时老庄思想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在此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兰亭序》在不拘礼法,超尘脱俗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今天看来,她的惟妙惟肖,她的婀娜多姿,她的若有所思,她的扑朔迷离,都让人垂涎三尺,跃跃欲试。或许也正是因为她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才会让后学者一再研读、探究!诚如逸少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参考文献]
[1]兰亭论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2]兰亭论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3]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夏阳(1987- ):女,山东淄博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0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道家哲学。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