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鸿门宴》一点质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73 浏览:16796
论文导读:
《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的重要篇目。文中有关刘邦的饮宴脱逃问题虽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但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这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可能产生误导作用。笔者近几年几次教学《鸿门宴》一文,始终觉得刘邦的饮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
宴脱逃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今于此提出质疑就教于行家里手。
众所周知,“鸿门宴”是项羽精心安排的一个除掉刘邦的宴会,自始至终都潜伏着杀机。从宴会的筹备到宴会中的“项庄舞剑”到“项伯伴舞”乃至“樊哙闯宴”等,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可以说处处隐藏着杀机,刘邦可谓是命悬一线。然而在气氛较为缓和之后,作者这样写道:“坐须臾,沛公起入厕,因招樊哙出。”紧接着是:“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然后是刘邦与张良等商量怎样逃走的事,这些都是没有疑议的。但文章接着这样叙述: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刘邦就这样脱逃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刘邦欲在关中称王而派军扼守函谷关,项、刘两军之间便形成了对垒之势,而本身刘邦之势也在项羽之下。为了化解两军的对立情绪,刘邦在项羽的“邀请”之下只好亲临项羽军中解释,尽管充满危险,也是不得已。于是上演了震烁古今的鸿门宴。根据范增与项羽的计划,若能兵不血刃地消除刘邦,那岂不美哉?故笔者认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刘邦的脱逃是不可能的。
先看一下鸿门至霸上的距离:“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这里说的是大道的路程,那么刘邦他们所走的小路的距离呢?“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我们再来计算一下刘邦等所走这二十里路所需的大体时间。作为长度单位的“里”,其实际长度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是有差异的。那么刘邦、项羽所生活的汉代“里”是多长距离呢?查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中的“里”的意思是“量地单位,上古以三百步为一里”。我们知道“上古”包括汉代以前的历史。而当时是以六尺为一步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舆六尺,六尺为步。”),这里的步是双脚各迈动一次,相当于当时的六尺。而当时的一尺又相当于现在的零点八尺左右,这样古时的一步就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左右了。以今天的步量法,一般都以一步为零点八五米(单脚迈一次),若按古时双脚各迈一次那就有五尺多。可见,古时的三百步就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五十米至五百米,以四百五十米算,那么鸿门到霸上的二十里至少相等于现在的十八里。这样长的路程,如果乘时速三十公里的汽车则需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而当时刘邦等人是一人骑马,四人步行,又是崎岖山路。就算四人能跟得上马,至少也得三十分钟方能到达,况且当时他们所行走的路又是崎岖不平,蜿蜒爬行,树木丛生的山路。这样就有个地方经不住推敲了。
刘邦是在饮宴未散之时出逃的,那么在这次饮宴的间隙,刘邦能脱身近三十分钟,这与当时项羽安排这场宴会的意图能吻合吗?刘邦脱身这么长的时间,项羽能佯装不知吗?而且项羽能这样佯装吗?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再者,古时是很讲究礼节的,主客间行动要打招呼。而刘邦在宴饮中途不过是“如厕”。就一般情况而言需十分钟,十五分钟总够了吧。然而,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勇夫,性子暴躁的项羽能在那里“恭候”那么长时间吗?绝对不可能。事实上,在“沛公出时”项王曾“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陈平后来是刘邦的谋士,那毕竟是后来之事,当时仍作为项羽都尉的陈平这一“召”就没有后文,这岂不是一大失误?就算陈平靠不住,项羽怎不再使人召之?再说项羽身边还有一位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念念不忘杀掉刘邦的范增,可想而知他是绝不会被愚弄这么长时间的,他完全可以劝告项羽借此机会追杀刘邦,也可以自己派人追杀,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却像一个呆子一样被愚弄长达三十分钟,这岂不费解?再者刘邦是在项羽的军营里饮宴,而军营的岗哨是非常严密的,况且项羽要除掉刘邦不会不事先做好安排吧,岂能容刘邦等如出无人之境呢?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项羽本纪》中的这节描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起码刘邦的脱逃不是那么回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分析文学现象和赏析文学作品,既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也不能违背各个细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更不能脱离历史现实,有悖于历史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某些文学作品在整体华美的同时,某个细节有些问题,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并不是对这部作品的否定,而是一种真实的文学鉴赏态度。不过瑕不掩玉,感于斯,书于此,这并不是否认《项羽本纪》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而客观地指出其不当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读书人的原则。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