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生态以生态运动到生态文明可持续进展论述探析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76 浏览:21232
论文导读:发的“环境公害”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人们开123下一页
内容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在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深刻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选择,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唯一出路。本文对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生态运动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生态运动的兴起
发端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自此,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财富迅速膨胀,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工业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人类带入了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之中。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警醒和反思。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出版的《寂静的春天》用大量的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严耕等,2009)。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首次“地球日”环境保护运动,全美共有约2000万人参与集会,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这次运动被视为全球首次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此后,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蓬勃兴起。随着群众性环境运动的发展,众多学者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反思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生态主义思潮。生态主义思潮与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社会运动—生态运动(严耕等,2009)。
生态主义思潮的理论萌芽是环境主义思潮。环境主义接受现存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架构,主张在现存架构中寻求改善环境,保护人类的利益。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环境主义思潮指导下的环境保护运动最初主要呼吁通过技术改进等方式减少工厂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在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减少某个地区或某个群体的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往往是把污染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弱势群体,结果是一部分人确实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另一部分人却承受着环境污染的苦果。这种不同区域、国家、种族、阶层的群体在环境问题上的不公平待遇遭到了弱势群体的联合反抗,最终引发了争取平等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环境正义运动。
生态主义思潮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激进环境主义。随着环境正义运动的深入发展,有些思想家提出,不仅人类社会有道德地位,动物、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等非人自然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内在价值和天赋权利,只有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正义”,才能从根本上限制人对自然的破坏。环境主义逐渐发展为激进环境主义,其世界观、价值观也演变为非人类中心主义。激进环境主义先后经历了四种环境观: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福利主义者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人类以外所有有感知的动物,主张动物应该享有不受、自主支配自己的生活、自由表达天性等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以史怀泽、泰勒为代表的生命中心主义者将道德对象从狭小的动物范围扩展到所有有生命的自然物,认为包括动物和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个体都有道德地位;利奥波德、克利考特、罗尔斯顿等生态中心主义者进一步将价值观念从生物个体扩展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赋予有生命的有机体和无生命的自然界以同等的道德地位,主张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评价人类行为的道德性;奈斯、德维尔、塞申斯等深生态学者将注意力从环境退化的表层现象转移到对生态环境危机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根源的深入追问,主张重建现代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生态主义思潮发展的最新阶段是生态后现代主义。以生态女权主义者斯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普瑞特耐克、鲁斯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现代精神、现代文明的危机,这种危机与男性精神的单向度膨胀扩张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密切的联系,它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恶化(于文秀,2007)。生态后现代主义拒绝现代机械的世界观和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倡导有机自然观、恢复女性的文化象征,主张扬弃现代工业文明,重构后现代文明新秩序,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消除现代性危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环境公害”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人们开论文导读:
始深入思考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憧憬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如果按照当时的发展模式和速度继续下去,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的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将使世界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一悲剧发生的最好方法是限制经济增长,建立一种“全球均衡状态”,使地球生态系统处于“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状态中。该报告是人类首次对传统发展观进行批判,并提出建立全球意识来解决全球生存发展问题。这些思想和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赵建军,1999)。
1972年6月,11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了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告诫世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无视地球生态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继续反自然扩张,肆意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将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它因此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加强国际合作,协同行动方案,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次会议确立的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保护环境的共同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雏形。
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一词首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中。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的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旨在制定“全球变革日程”。1987年该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历时4年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系统地论述了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该报告正式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降低工业生产的能耗,清洁利用能源,保障粮食长期供给,保持人口规模与资源的相对平衡。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形成。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思想。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付诸实践,详细制定了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很快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行动蓝图。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经济发展、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7ctime.com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完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
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最先对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作出回应,于1994年3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1996年又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全面推行实施。
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超越单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发展思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的全面发展(常江等,2010)。它不仅强调代际之间的可持续性,也注重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发展,促进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论文导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6.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江汉论坛,2011(2)7.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8.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理论研究,2007(2)9.周敬宣等.可持续
的内涵(荣开明,2011)。
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07年,中国在系统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科学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构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本形成(陈洪波等,2012)。
建设生态文明是现代中国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在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与趋势作出的一项伟大决策。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从物质、精神观念和制度三个层面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人类根本生存方式(严耕等,2009),也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可持续发展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李良美,2007)。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是指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形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否定经济发展,但不能走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指全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化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周敬宣,2009)。思想观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前提,在传统的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中,人是世界的主宰,其他生命和自然界都是人类统治、征服的对象,结果导致了今天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周铁农,2009)。
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是科学发展观,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应该珍惜自然、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制度成果是一系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法规,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编译出版社,2009

2.于文秀.生态后现代主义: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J].学术月刊,2007(6)

3.赵建军.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背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常江,王忠民.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

6.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2)

7.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
8.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研究,2007(2)
9.周敬宣等.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0.周铁农.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J].生态文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