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几种方法读唐传奇《谢小娥传》几种办法如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89 浏览:21298
论文导读:
《谢小娥传》是唐传奇中很有名的一篇,这部作品内容很丰富,涵盖很多层面,可读的角度很多,有心的读者各自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读法。现在的青年学生读文言文有畏惧心理,这跟学外语差不多,都是因为缺乏作品阅读的经验。有时候,读文言文确实需糊涂点“不求甚解”,不要处处都找答案,解释过头,破坏了阅读的美好心情。例如本篇作品,你们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而且不仅有详细的几十条注释,还有白话文翻译。但我们觉得,读古文最好不要看白话文翻译,通常这就好比是一锅大骨头浓汤和一碗白开水的关系。你觉得这个字我不太懂,不要紧,先不必着急去查字典,跳过去硬着头皮读完吧,回过头来再研究。又比如,文中这个“建业”我不知道是哪里,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它是一个古代的地名就可以了。以后你如果读得更多一点,或者你成为某个专业的研究者后,你就知道了这原来就是现在的“南京”,那时候再知道也不迟,因为地名并非作品中的核心要素。
现在我们可以心情轻松一点了,这就开始读作品。
其中一种是推理小说法。
上海译文出版社为美国著名黑人推理小说家华特·莫斯里的“易兹·罗林斯系列作品”举办的发布会上,作家叶开认为,现在推理小说以日、美为盛,中国反而没有令人记忆深刻的作品,但这算不上新鲜货,因为推理小说在中国很早就有了,不一定是源发地,但肯定是很早就有的、并且可能影响到日本等邻近国家。远的更是影响到了如荷兰著名学者、外交家高罗佩先生,他于上世纪五十年了《大唐狄公案》,在欧美风行一时,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译成汉语有一百五十多万字。狄仁杰为武则天时期的名相,也是历史小说、公案小说中“青天大人”的早期原型之一。明代著名的公案小说如《包公案》等也属于这类衍生品。不过,更早的推理小说说到唐传奇中的《谢小娥传》这篇作品。叶开的观点引起在座嘉宾和听众的强烈兴趣。虽然《谢小娥传》与现在的推理小说相差很大,但这篇作品具备了推理小说的各种要素,甚至,因为谢小娥苦心积虑的寻访仇人,令人敬佩的隐忍和几乎到了极限的巨大耐心,还令人联想起类似希腊神话中那种“英雄传奇”的结构。
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读《谢小娥传》,这种方法颇为有趣。传统的阅读则更多地只是注意到小说里的“复仇”结构和“孝女”因素,并且以传统的“贞节”道德观来总结全文的核心思想。
《谢小娥传》为唐代传奇作家李公佐的名作,曾收入《太平广记》《新唐书》,归为“烈女传”类的道德故事。晚唐李复言修改为《尼妙寂》,收入《续〈玄怪录〉》——因作家关注点、侧重点不同,而作了很大的改造。《谢小娥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作家凌蒙初据此作《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王夫之据此作《龙舟会杂剧》。
这篇传奇说起来有点复杂,但故事线索很清晰。
我们先说《谢小娥传》,然后再拿《尼妙寂》来加以对比,这样就可以看到不同作家的不同思考角度所带来的差异性结果。
在《谢小娥传》里,作者李公佐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来写。他写自己在江西任判官之职几年后,辞官返回长安,途中淹留建业(南京),访友加游览。有一天,李公佐登上南京瓦官寺的楼阁眺望风景时,寺中僧人齐物对他说,有个叫做谢小娥的寡妇,每次来瓦官寺时,都向他出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的是十八个字组成的谜语,但齐物却解不出来。李公佐请齐物僧把字谜写下来,他一边凭栏当空比划着书写,一边默读思考。齐物僧坐不多久,李公佐就把谜语解出来了。
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李公佐的叙事角度略微复杂,他先以第三人称角度写谢小娥的身世:几年前她和父亲、丈夫行船经商时遭到河匪打劫,全家惨遭杀害,只有她自己“伤胸折足,漂流水中,为他船所获,经夕而活”。这段里写她受伤很重,极其惨痛——伤胸折足地漂浮在水中,被其他船只救起后,过了一整夜才活过来。后来,孤苦一人的谢小娥依靠乞食流浪而生存——可想而知肯定受尽各种难言的艰辛——这才来到“上元县,依妙果寺尼净悟之室”。在佛寺里,谢小娥得到了安身之所。这里屡次提到僧人、尼姑、佛寺,可见得唐朝佛教之兴盛。
谢小娥父亲和丈夫被杀害后,曾在梦中告诉谢小娥凶手的名字——用隐语的方式——谢小娥父亲说:“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丈夫说:“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来呢?李公佐并没有说出理由,而是后来改写这篇传奇的李复言想到了要找一个理由,于是在《尼妙论文导读:
寂》里这么解释说:“幽冥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也就是说,幽冥之中有自己的规则,不能直接把真相告诉世人,而需要你以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探求,去寻找答案。所以,谢小娥/尼妙寂要报杀父杀夫的大仇,必须分两步进行。第一部,先解谜,弄清楚两个恶贼的名字。第二部,踏上漫漫江湖路,一路细细地寻访,决意踏破铁鞋也要找到这两个贼人。
在《尼妙寂》里,李复言并没有让尼妙寂与父亲、丈夫一起行商一起遭难,而是与母亲在老家里生活。父亲丈夫去了几个月了都毫无音讯,她一夜忽然梦见父亲“被发裸形”前来托梦。从阅读感受来说,这样的“仇怨”不如《谢小娥传》的亲身经历那样“伤胸折足”的惨痛、那样的“深仇大恨”,因此反而不如《谢小娥传》更加合理。
但仅凭着这十八个字的字谜,谢小娥无法猜出两个凶手的名字,她多方求教能人,而瓦官寺的齐物僧很有心,他自己解不出来,还一直挂在心上,碰到李公佐这样的风流倜傥人物不忘记讨教。有些偶然地,在李公佐的帮助下,谢小娥终于知道了两个凶手的名字分别叫申兰与申春。
李公佐推理出申兰与申春这两个贼人名字的过程,是典型的中国汉字猜字谜的桥段,让学拼音文字的西方人来读就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现在的读者,也要知道繁体字的“車”与“蘭”两字的写法才能更加意会。
李公佐得到答案后,让寺童去找谢小娥来问询,谢小娥再详述因由,李公佐听了很感慨,把自己解出来的结果告诉她。这里谢小娥对谜语的再次复述,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有些累赘,算是败笔。得知申兰申春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的名字线索后,谢小娥谢过李公佐之后,就离开了南京妙果寺,她决意寻访二凶具体行状,为父亲和丈夫复仇。 谢小娥乔装扮成男子,便于在江湖中更自如地行动,从而可以寻访仇人踪迹。在那个没有电话、手机、网络的年代,要在茫茫人海中寻访只知其名的仇人,可想而知有多么难了。由此又可以看到,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中写谢小娥与父亲、丈夫一起遭难的细节,要比李复言的《尼妙寂》更加合理,因为谢小娥自己身受重伤,不仅有着深仇大恨,还有着切身之惨痛。而且,因为亲身经历,她也知道发生惨案的具体地点在哪里。这样寻访仇人在有了姓名的线索之后,就有了基本寻访范围,谢小娥知道应当在惨案发生地周围打听——这点很重要,而《尼妙寂》里,家里的尼妙寂得到父亲和丈夫的托梦,实际是不知道惨案发生地在哪里的,尼妙寂即使知道了两个贼人的名字,探听起来真是大海捞针,无处着落。所以,在写作上,要前后照应,要无懈可击,则需要对各项细节加以揣摩,而使得作品更加合理。
一年多后,谢小娥在浔阳郡某处偶尔看到有人贴榜招佣人,前去应聘时竟然发现主人就是她到处寻访不得的申兰。这个细节,后来李复言在《尼妙寂》里加以修改,把谢小娥的偶然性撞上申兰,改为“尼妙寂”听说在“蕲、黄”两地之间有个叫做申村的地方,于是有心地去打听,而且打听到主人名叫申兰。她自己要求去当佣人,并且主动降低薪金。这个改动,让“偶然”撞见申兰的谢小娥变成主动寻访的尼妙寂,塑造更加意志坚定的“侠女”形象。而在《谢小娥传》中有些简略的描写“娥心愤貌顺,在兰左右,甚见亲爱。金帛出入之数,无不委娥。”——这里就是说谢小娥内心悲愤,但表面很和顺,让申兰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到了《尼妙寂》中,改成更加主动的隐忍行为“于是勤恭执事,昼夜不离,见其可为者,不顾轻重而为之,未尝待命。兰家器之。昼与群佣苦作,夜寝他席,无知其非丈夫者。”这里,尼妙寂是主动地用自己的恭敬和勤劳打动了申兰,也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可谓处心积虑,而使得“兰家器之”。她不计较报酬而且努力劳作,并处处小心不显露自己女子身份而在兰家等待时机,这样的耐心和隐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塑造人物角色的角度来看,《尼妙寂》的细节更加有力。在等待了两年多之后,谢小娥终于找到了时机,申春申兰这对堂兄弟大盗聚会痛饮,谢小娥趁申兰喝得烂醉在庭外论文导读:儒家主流所容忍,而宋代的话本小说一改而为世俗人情的描写,不复谈神说怪矣。所以,清朝初年蒲松龄在淄博摆开小茶铺听人家故事而写下专谈“怪力乱神”的《聊斋志异》,确实是很“反潮流”的举动。如前所言,《新唐书》等都把谢小娥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烈女”而作传,以图树立为典型,让后人学习。不过,仅仅把李公佐的《谢小娥
露寝的时机,锁住在内室沉醉的申春,并直接抽刀砍杀申兰,呼叫邻人一起捉拿。谢小娥亲手击杀申兰的做法,虽然是为复仇,但在当时的律法条件下仍然是违法的。时任太守张公知悉细情后,才上书为她求情脱罪。而在《尼妙寂》里,李复言写女主人公为等待有利的时机而“衔之数年”,更强调“潜伏”的艰辛和困难。只不过,在同样的堂兄弟大盗痛饮沉醉之后,尼妙寂不是亲自动手砍杀申兰,而是“奔告于州”,她自己并没有“违法”的具体行为,显见得更加谨慎,也更加懂得“运用法律武器”。
《谢小娥传》的结尾,谈到谢小娥报仇之后的选择。她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使得她在自己的家乡成了令人崇拜的名人,“里中豪族争求聘”,“求聘”就是要明媒正娶、光明正大地娶她的意思。但作为寡妇身份的谢小娥却因为谨守“贞节”之妇道而“誓心不嫁”。她选择了出家修行,悉心向佛:“……遂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师事大士尼将律师。娥志坚行苦,霜春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这里很长一段写谢小娥的人生态度和道德选择,无疑是很符合李公佐的趣味的。谢小娥“一女不嫁二夫”,因此出家以割断尘缘,让李公佐感到非常崇敬。
另外作为读者,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篇传奇写作的时代背景下,“乡里”人倒也没有那么保守,那么追求“贞节”,而是“争求聘”。因为谢小娥的笃志报仇,历年不倦的惊人毅力和勇气,她反而受到了乡里人的尊敬与喜爱,里中豪族不因她的寡妇身份而嫌弃她,只是谢小娥“誓心不嫁”而已。这就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俗习惯还是比较开放的,宋代以降、尤其是程朱理学之后的那种封闭性的、从一而终的儒家,在当时还不是主潮。也许正因为不是主潮,推崇谢小娥这种“贞节”精神的李公佐才下大力着墨铺陈吧。
《尼妙寂》的结尾相比《谢小娥传》显得过于简单,匆匆忙忙就结束了:“得其所丧以归,尽奉母,而请从释教。师洪州天宫寺尼洞微,即昔时受教者也。”说她重获父亲、丈夫被劫掠的财物返回家乡之后,全都交给了母亲,自己则一心向佛,拜洪州天宫寺尼洞微为师,自己努力修炼,不复现身人间。
李公佐行状隐晦,名声不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他是“影响亦甚大而名不甚彰者”。其所作传奇存世仅四篇,最有名者为《南柯太守传》,后来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据此创作著名的“临川四梦”中的《南柯梦》。
李公佐当过江西道观察使判官,不久也辞官返回长安。在《谢小娥传》里他自己说:“至元和八年春,余罢江西从事,扁舟东下,淹泊建业。”
这是《谢小娥传》以第一人称写法时,作者、或者“我”直接出现在故事里,既介绍了自己的生活遭遇,也引入故事中成为某种“故事”“属实”的证据。但唐传奇有很多“不属实”的“怪力乱神”之作,观点也很令人惊骇,这些思想到了宋代,都不被儒家主流所容忍,而宋代的话本小说一改而为世俗人情的描写,不复谈神说怪矣。所以,清朝初年蒲松龄在淄博摆开小茶铺听人家故事而写下专谈“怪力乱神”的《聊斋志异》,确实是很“反潮流”的举动。
如前所言,《新唐书》等都把谢小娥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烈女”而作传,以图树立为典型,让后人学习。不过,仅仅把李公佐的《谢小娥传》看成是道德讽喻故事,未免太无趣了。这个故事有趣之处,不仅在复仇中,更在谢小娥为报父亲和丈夫被河盗杀害之仇而千辛万苦侦破此案,并隐名埋姓、苦心积虑地把罪犯逮住绳之以法的过程中。另外,李公佐在传奇里更是引入了“佛教”的思想,让报仇大业成功之后的谢小娥,看破红尘,出家为尼,笃志修行。又《谢小娥传》中,李公佐写完了谢小娥的复仇故事之后,说了一番有关女子“贞节”的议论,把故事导向了人物志的方向,为后世树立谢小娥为学习榜样指出了方向。可见李公佐作此篇传奇,在复杂的故事结构里,可能更看中其中的道德讽喻。也许是对这种过于鲜明的道德指向不太满意,晚唐传奇作家李复言对这个故事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易名为《尼妙寂》,落在“佛”与个人修行上。而且,作为第三人称叙述,李复言也对文中的李公佐个人形状加以改造,如上面因为的“余罢江西事”云云,在《尼妙寂》里改成“十七年,岁在辛已,有李公佐者,罢岭南从事而来。揽衣登阁,神采隽逸,颇异常伦”。这是故事讲述者角度的不同,一个是“亲历”法,第一人称叙述需要你把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后一个是“间离”法,第三人称叙述,需要保持一个“间隔度”。这是写作者都应该掌握的分寸。而论文导读:李复言删掉了李公佐的那些“贞节”之类的议论,似乎也表明他不太认同、起码是不太感兴趣。王琦,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责任编校:晓苏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34
李复言删掉了李公佐的那些“贞节”之类的议论,似乎也表明他不太认同、起码是不太感兴趣。
王琦,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责任编校:晓 苏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