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台湾台湾文学史研究新典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97 浏览:21903
论文导读:
在两岸文论的竞技场上,以“务实行动派”著称的李瑞腾是左右开弓的高手。他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著书立说。由33本组成的《台湾文学史长编》,便是他担任台湾文学馆馆长期间策划出来的赫赫战果。
众所周知,台湾文学史写作,是难度相当高的任务。仅从什么是台湾文学这一基本概念看,试看各路人马的解释,简直是一场作文比赛:有的说台湾文学就是台湾人写台湾事的文学,有的说台湾文学就是母语文学,还有一种说法为凡是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出现的文学现象和作品,是为台湾文学,陈映真则说台湾文学就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反驳他的人说:“台湾文学既不是中国文学,也不是日本文学,而是独立的文学。”
台湾文学馆出版的《台湾文学史长编》,没有完全采用他人的说法。这套丛书的策划者李瑞腾在总序中认为:“我们把台湾文学视为在台湾这个地理空间所产生的文学,不论其族群、国籍及使用语言。”这个定义在某些人看来也许不合时宜或不够新潮,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容纳性很强的定义,它不以护照、籍贯和使用的语言为分界线,把本省和外省乃至旅居国外的台湾文学家均包括进去,这显示了撰写者的宽阔胸怀。从科学性来讲,台湾文学定义的包容性,符合当湾作家写作的现状,有利于超越意识形态,有利于台湾文学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这门学科进一步走向成熟。作为一门学科的台湾文学本已进入大学讲坛,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这类的教材奇缺,《台湾文学史长编》的问世,正满足了两岸研究者和读者的渴求。
在台湾,已出版了两本以文学史命名的著作,即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无论是叶著还是陈著,均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但台湾文学史的编写,充满了不同思想路线和文学观念的碰撞,故这两本书出版后有掌声也有骂声。写一本能为各界接受的文学史,几乎不可能。为了减少碰撞,《台湾文学史长编》不走叶石涛、陈芳明“通史”的老路,而改为专题史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正由于是专题史,无前例可供借鉴,故这套文学史,主要不是采取“泯众家之言”的写法。当然,再怎么出新也要吸收学界的研究成果,但编著者在吸收时尽可能发挥一己之见,而不像某些团队编写的文学史尊群体而斥个性、重功利而轻审美、扬理念而抑性情。在这种思路下,《台湾文学史长编》基本上是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重要的思潮、社群、论争、流派,如《断裂与生成——台湾50年代的反共/战斗文艺》、《跨越时代的青春之歌——五六〇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燃烧的年代——七〇年代台湾文学论争史略》、《最年轻的麒麟——马华文学在台湾(1963~2012)》,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家群体、时代文体和特种文类等,如《一线斯文——台湾日治时期古典文学》、《女声合唱——战后台湾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从边缘发声——台湾五六O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正面与背影——台湾同志文学史》、《电子网络科技与文学创意——台湾数位文学史(1992—2012)》。从实际情况看,作为基础课的台湾文学,正是按照这种清楚的文类或作家群去引导学生进入台湾文学史殿堂的。
要写出超越前人、自成一格的文学史,就必须抛弃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论争再加作家作品老一套的写法,对“文学”与“史”的概念进行重新整合,克服“实证”与“审美”之间的矛盾。按时序排列当然无法摆脱,所不同的是《台湾文学史长编》虽是从原住民口传文学开始,接着是明郑时期“汉文学的萌芽”,以后历经清领、日据以及光复后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最后是原住民汉语文学及母语文学,但编撰者们尽量做到不预设立场,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口头传说及后来发展出来的汉语文学。这里既有宏观的论述,也有微观的考察。由于是分头编写,每位执笔者对分期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这套书并没有严格按具体年代整合。打开《台湾文学史长编》,可看到每本书有点类似中国古代山水画说的“散点”。编著者们所追求的目标是达成某种专题或某个作家群的真实。所以在这套书中,在重复前人论述过的问题时均尽可能做到有新意。对别人说过的少说,对别人忽略的多谈。在框架上还注意出新,如蔡明谚论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论争史“现代诗论”部分时,用“台大教授”、“华冈才子”、“海外学者”、“数学博士”的标题来阐释颜元叔、高信疆、关杰明、唐文标等人的文学主张,就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这套书注意外省作家与本省论文导读:
作家的互动,如《从边缘发声——台湾五六〇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第三章《林海音时代的(联合报)副刊》。还注意西潮与本土的消长,如同书第三章的有关部分。另注重圈内文学家与圈外文学家的互动,如《正面与背影——台湾同志文学简史》,就把圈外作家写的作品《禁色的爱》(李昂)、《击壤歌》(朱天心)、《红楼旧事》(宋泽莱)列入同志文学的范畴。
《台湾文学史长编》的长处可用“广博”和“精深”四个字来概括。所谓“广博”,系指《台湾文学史长编》面的宽广与宏博,即台湾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几乎为“长编”所涵盖。如《电子网络科技与文学创意——台湾数位文学史(1992~2012)》,将数位文学分为三个时期:1998年前为数位文学的萌芽期,1998-2005年为数位文学蓬勃发展期,2005~2012年为数位文学的蛰伏期,其内容之丰富和详备,使其当之无愧成为当今论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述台湾数位文学最系统的著作之一。《断裂与生成——台湾50年代的反共/战斗文艺》,从文学体制与时代文学谈起,第二章《反共文学的前历史》“上溯其源”,第三、四章《谁在行动》、《谁在说话》“中考其实”,第七章《老兵不死,只是渐渐走向缪斯女神》“下述其变”,做到既“广”又“深”,不少地方超越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黑暗之光——美丽岛事件至解严前的台湾文学》的“精深”则体现为点的精细与深入,尤其是对监狱文学的论述,既系统又深入,这表明唐人写唐史的学术界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已达到精耕细作的地步。
《台湾文学史长编》也有值得检讨之处:
一是“小历史”与“大历史”之间不均衡。
所谓“小历史”,是指局部史,如“长编”中的《“曙光”初现——台湾新文学的萌芽时期(1920~1930)》和《想象帝国——战争期的台湾新文学的诸相(1937~1947)》。所谓“大历史”,是指“宏大叙事”关乎全局性的历史,如台湾文学书刊查禁史、“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及崩盘、“南部文学”的形成及走向……这些在“长编”的选题中均缺席。当然,“大历史”是由“小历史”构成的,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且“长编”中已涉及这些“大历史”,但未能独立出来,给人“常态的文学史”论述有余而“非常态的文学史”阐释不足之感。 源于:论文大纲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