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孔子以《春秋》看孔子对中国史学传统影响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95 浏览:110344
论文导读:“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后来被有些人推向极端,尤其是在两宋时期,由于重视纲常,致使对一些重要史实被掩盖和歪曲。比如欧阳修修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朱熹写《通鉴纲目》等,都竭力效法《春秋》的褒贬书法。宋明时期又出现不少史论,宣扬理学家的观念,专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和最大代表,由于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也使孔子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本文以《春秋》为视角探究孔子在史学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春秋》 孔子 中国文学传统
引言
孔子据鲁史做《春秋》,用了大约一万五千字,记载了春秋242年的史事,记载得非常简略。对于《春秋》这部史著,后人有褒有贬。誉者把它推崇备至,说他”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也有人对他进行贬低,比如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服”,这里的朝服指的是各国之间来往的文书。这两种看法前者是将之神话,是很典型的封建意识。后者也是一种极端的看法,它脱离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问题,太绝对化了。事实上,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虽然《春秋》简略,但是它正是中国史学的开始,所以这一观点也是不足取的。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孔子及其<春秋》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一、孔子修《春秋》,标志着私人修史的开始

在孔子之前,只有周王室和各国诸侯的国史,比如《周书》、《郑志》等。孔子依据鲁国史作《春秋》,他是把私藏于王宫府库中的档案公开出来,整理成为当时土庶阶层都能看到,并且可以流传下来的史学著作。所以章炳麟在《古国论衡》中说:“发金匮之藏,被之萌庶”;“然后东周史事,灿然若明”。他的话对然字数不多,讲的却是很精彩。这同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打破学在官府一样意义重大。

二、孔子开创了重视“史义”的传统

孔子开创了重视“史义”的传统,这使原来只处于历史记载和历史文献的阶段,跃进到“史学”阶段,并且使史学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有学者认为中国,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是指:从没有历史记载到有历史记载;从只是历史文献到能称之为史学,这就是《春秋》的出现;史学由处于自在的阶段跃进到出现刘知几的《史通》这样的史学理论著作,能够进行自我检讨的阶段。能成为史学的书不应该只有史料,还得有一套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指导思想贯穿于其中。从这个角度看,以前记载商州重要政治言论和事件的《尚书》及各国国史,都属于历史记载或者历史文献范畴,还尚未达到史学这一层次。史学不仅有史事,还应该有史义,即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以此对历史记载起指导作用。《春秋》虽然文笔简略,但是它按时间系统地记载了史事,尤其是孔子按照一定的文词表达自己的褒贬、是非意旨,贯穿于全书之中,至此,真正具备“史实、史义”的史书第一次出现了。孟子谈到孔子在《春秋》中灌输了自己的《史义》时,认为这是同以往的历史记载最大的不同,他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离娄下》,司马迁也讲: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所以孔子修《春秋》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创始。这影响了后代的史学家,他们立志效法孔子,在史书中表明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而且对于后代士人以至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物重视史学风气也有深远的影响。古人把著史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就是要托以不朽,流传后世。比如北宋司马光做了宰相,仍然用19年时间修成《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这精神的得来与孔子有极大的关系。司马迁认为《春秋》“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根本观点,传自孔孟,”也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孔子对于中国史学业有消极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春秋》过分强调褒贬书法,“别嫌疑,辩是非”,“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后来被有些人推向极端,尤其是在两宋时期,由于重视纲常,致使对一些重要史实被掩盖和歪曲。比如欧阳修修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朱熹写《通鉴纲目》等,都竭力效法《春秋》的褒贬书法。宋明时期又出现不少史论,宣扬理学家的观念,专凭主观臆断评论历史。

三、孔子修《春秋》确立了史法

孔子修《春秋》确立了史法,这也是孔子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一大影响。他开创了按照一定体例编撰史书的传统,以及创立了重视文献,加以访求、考订的传统。《礼记。经解》总结说;“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的严密体例,对后世史学家也起到了楷模的作用。《春秋》又是我国发到的编年体史书的源头,以后出现的《汉纪》、《后汉纪》,以及内容更加丰富的《论文导读:
资治通鉴》,虽然体例上不断发展,而究其根源,《春秋》属辞比事则真正具有创始意义。
孔子重视对历史文献、典章制度的学习和搜求,故自称“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而敏求者也”。他一再告诫人们;对于文献、历史知识,绝对不能凭主观臆断,而应该多闻、多见、多识,虚心而且广泛的学习,然后慎重的选择正确的东西,对于不明白的东西就先予以保留。《春秋》记载得很简略,但是2000多年以后,用近代天文学的科学方法对里面一些记载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他的记载非常准确。所以这对于后世史学界重视史实影响深远。总之,我们不能否认孔子及其修的《春秋》对中国史学界,尤其是中国史学创始时期的价值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