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成像卫星平台在轨颤振对高分辨率遥感器成像质量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70 浏览:50507
论文导读:27第2章平台在轨颤振影响下遥感成像仿真模型简介27-512.1引言272.2遥感成像仿真模型总体简介27-302.3星地光学信息链路建模30-382.4CCD成像建模38-442.5平台颤振仿真44-492.6本章小结49-51第3章平台在轨颤振对地球同步轨道凝视式成像降质的影响规律4751-73

3.1引言51-522MTF=0.95时最大正弦振幅与频率联系52-5

摘要:在遥感器在轨工作历程中,反意义飞轮、太阳帆板等部件会产生振动。幅度较大、频率较低的大部分振动能够被星上调姿机构补偿和抑制;但幅度更小、频率更高的振动仍会通过平台传递到遥感器,使遥感器发生微弱的颤振,削弱了遥感器姿态的稳定性。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器的单位像元视场张角很小,颤振将导致时间内景物像点模糊,成像质量下降。随着航天器姿控手段、遥感器光学体系设计与制造水平进步,遥感器的地面分辨率不断提升,颤振开始成为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器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探讨卫星平台在轨环境颤振对高分辨率遥感成像质量的影响规律,对遥感器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主要探讨工作如下:在国内外关于遥感图像受平台振动降质的论述与实验探讨基础上,确定100Hz从内数百μrad振幅的平台颤振为探讨对象。根据由地面目标至遥感图像的光学链路思想建立遥感成像仿真模型,基于光线追迹办法,对与平台颤振相关的平台振动谱、卫星定轨、遥感器姿态、光学体系、CCD等成像环节进行建模,实现根据给定参数对指定地面景物区域从凝视或推扫模式进行遥感成像与MTF计算的功能。地球同步轨道凝视成像与太阳同步轨道推扫成像是两种典型的遥感成像环境。利用遥感成像仿真模型对地球同步轨道凝视成像进行成像仿真实验,从不同幅度与频率的正弦振动为输入,从MTF下降5%为标准,讨论了正弦振动输入下图像像质的容忍程度与频率之间的联系。模拟由低通噪声、本底白噪声与振动峰成分组成的典型平台振动谱,分析了图像像质与各成分之间的意义规律,将各颤振成分依对像质的影响强烈程度进行了排序,并讨论了各颤振成分由于强度不同导致对像质的影响差别。在地球同步轨道凝视成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太阳同步轨道TDI推扫成像状况,讨论了相应各种振动状况下像质的变化规律。搭建硬件实验平台,利用压电陶瓷驱动的快速偏摆镜实现高频率、微小幅度的振动,用从模拟平台颤振。对仿真实验中涉及的工况进行了硬件实验验证。硬件实验验证了仿真实验结论的有效性。关键词:遥感论文平台颤振论文图像质量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成像实验论文地球同步轨道论文面阵CCD论文凝视成像论文太阳同步轨道论文TDICCD论文推扫成像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可从关系人员哦。摘要5-7
Abstract7-11
第1章 绪论11-27

1.1 选题目的及背景11-13

1.2 平台颤振与像质意义联系相关探讨进展近况13-25

1.3 论文的主要探讨内容和章节安排25-27

第2章 平台在轨颤振影响下遥感成像仿真模型简介27-51

2.1 引言27

2.2 遥感成像仿真模型总体简介27-30

2.3 星地光学信息链路建模30-38

2.4 CCD成像建模38-44

2.5 平台颤振仿真44-49

2.6 本章小结49-51

第3章 平台在轨颤振对地球同步轨道凝视式成像降质的影响规律4751-73

3.1 引言51-52

3.2 MTF = 0.95 时最大正弦振幅与频率联系52-56

3.3 平台振动谱不同成分对面阵凝视像质的影响56-59

3.4 低通噪声的形状对面阵凝视成像质量的影响特征59-62

3.5 低通噪声与本底白噪声的相对强度对凝视面阵成像质量的影响62-67

3.6 振动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67-70

3.7 本章小结70-73

第4章 平台在轨颤振对太阳同步轨道推扫式成像降质的影响规律6973-95

4.1 引言73-74

4.2 太阳同步轨道稳定平台TDI推扫成像与偏流补偿仿真74-79

4.3 不同推扫级次下图像质量对平台颤振的忍耐程度79-83

4.4 平台振动谱不同成分对TDI推扫成像质量的影响83-85

4.5 低通噪声的形状对TDI推扫成像质量的影响特征85-89

4.6 低通噪声与本底白噪声的相对强度对TDI推扫成像质量的影响89-92

4.7 本章小结92-95

第5章 地面模拟平台的实现案例及实验结果分析95-115

5.1 引言95

5.2 地面模拟平台简介95-108

5.3 平台在轨颤振环境成像实验结果与分析108-113

5.4 本章小结113-115

第6章 总结与展望115-117

6.1 论文探讨工作与创新点总结115-116

6论文导读:.2展望116-117参考文献117-125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状况125-127指导教师及作者介绍127-129致谢129-130上一页12
.2 展望116-117
参考文献117-125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状况125-127
指导教师及作者介绍127-129
致谢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