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课间学校大课间活动作用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88 浏览:157843
论文导读:
摘 要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些农村学校为了响应潮流的趋势,纷纷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尝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本以学校的《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在大课间活动中的意义作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 大课间活动;竹竿舞;乌蒙欢歌;意义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它以响应国家号召,以积极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为目的,以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思想为方向。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多样化,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学生的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积极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化实施,列入学校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

一、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蹈的由来及特点

1.竹竿舞的起源及特点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竹竿舞具有集体性、个体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集体性,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健身性,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甚至是中老年身心健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

2.乌蒙欢歌的起源及特点

《乌蒙欢歌》源于乌蒙山区汉、彝、苗、回、白、仡佬、布依等民族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一直深受各民族的喜爱。《乌蒙欢歌》系列舞蹈由乌蒙民舞和乌蒙彝舞两部分组成。乌蒙民舞由汉族舞蹈、彝族舞蹈、苗族舞蹈、回族舞蹈、仡佬族舞蹈、布依族舞蹈、白族舞蹈、欢歌组成。乌蒙彝舞由彝族舞蹈阿西里西(大家都来跳)、木书署(撒麻舞)、洛博朵(月亮出来了)、阿喽喽(彝家向往的地方)、粗嘎朵(祝福歌)、鲁阁头(跳龙门)等组成。这套系列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具有易学易记,不择场地,便于参与,雅俗共赏的特点。

二、校园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蹈的形成过程

在我校刚试行大课间活动之初,设计了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每天的趣味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比如有手语表演、诗歌朗诵、扔沙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拔河、列队训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方案的设计中结合学校场地窄、学生多的实际情况,学校分年级分项目进行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方案的设计和想法是美好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了。例如学生不能全员参与,没有轮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班级只能站着看,这些学生就会觉得无聊,甚至尴尬。这就违背了学校开展大课间“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愿,因此学校领导经过研究讨论初步决定以独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模式。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学校大队辅导员牵头整编,全校教师共同努力,通过上网和查阅各类大课间活动的资料,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练习、相互纠正、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艺术特长,按照易记易学,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整编了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的推广是由一部分学生先跳带动全校学生跳起来,即是由整编的教师教会一两个班级,然后全校普及推广。

三、大课间活动运用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的意义

(1)运用的可行性。简单易行,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相吻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场地器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而竹竿舞和乌蒙欢歌不受场地的限制,器材可以自制,所以,利用竹竿舞和乌蒙欢歌作为学校大课间活动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跳竹竿舞和《乌论文导读: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7ctime.com上一页12
蒙欢歌》舞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跳竹竿的人数没有规定,可单人跳、双人跳,也可集体跳;乌蒙欢歌不受人数的限制,少则几人,多则上千人、万人均可同时参与。这两种舞蹈集体跳时,需要同伴密切配合,要求大家团结一致,按照一定节拍动作,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下达到协调一致,学习时先从易到难,不断地克服困难,逐步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舞蹈形式灵活多变,节奏感强,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有助于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3)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蹈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知识性和群众性于一体。它们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从它们丰富的文化内含,到它们的技术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习俗,也使学生身体通过体育活动承受一定负荷,促使学生学会与同伴协作配合,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4)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在大课间中渗透“五心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五心教育”中的忠心献给祖国,就是要求学生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而竹竿舞和《乌蒙欢歌》舞就是让学生的在活动中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尤其《乌蒙欢歌》舞对于生长在乌蒙山区的孩子们传承优良的民族文化有着更好的教育意义。
总而言之,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的意义重大,学校的这项活动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可谓任重道远,必须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改进,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争取打造学校独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课间活动。
参考文献:
郭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1.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