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主观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联系内隐认知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67 浏览:12145
论文导读:归因能力、自尊等均与主管幸福感有高度相关。换言之,幸福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公正世界信念(beliefinajustworld)由美国心理学家Lerner最早提出,是指人们相信他们所处的世界是公正有序的,付出努力就
摘要:采用GNAT内隐测验、公正世界信念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问卷,考察大学生的内隐公正世界信念、外显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积极、正向的内隐公正世界信念,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不存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但只有外显公正世界信念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内隐公正世界信念预测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幸福感;GNAT测验
作者简介:李雷(1990-),男,安徽亳州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
1007-0079(2013)25-0204-02
幸福是人们一直追求与思考的主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Diener(2000)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应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的社会支持、归因能力、自尊等均与主管幸福感有高度相关。换言之,幸福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由美国心理学家Lerner最早提出,是指人们相信他们所处的世界是公正有序的,付出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Dalbert(1999)根据指向的不同,将公正世界信念分为指向他人的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和指向自己的自我公正世界信念。前者是指社会环境是公正的,他人能得到公正对待;后者则主要涉及与自身有关的公正。公正世界信念推动着人们的公正行为,所以当人们遇到不公正的事件时,就会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因而会通过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联系。Bulman、Wortman(1977)研究事故中的受害者发现,被试报告出的幸福感和公正世界信念强度呈正相关。Dalbert、Dzuka(2004)在一项以德国、葡萄牙青少年为被试的调查中发现,严格控制客观条件(如性别、职业、经济状况),公正世界信念和幸福感尤其是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Correia、Dalbert(2007)以葡萄牙的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来研究学校场景中的公正认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持有的公正世界信念强度越强,他们对生活也就越满意,学习中感受到的悲伤、苦恼等负性情绪就越少。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与幸福感均指向个体自身,因此二者联系更为紧密。[3]Wilson和Lindsey等学者认为,人们对某态度客体同时存在性质上不同的两种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意识到的外显态度;另一种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现有的研究多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测量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然而关于内隐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基本没有。GNAT联想测验能很好的将自我和他人内隐态度分离,并且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内隐研究方法。[4]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采用GNAT联想测验范式和问卷测量来验证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的两个成分在外显和内隐水平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随机选取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36份(男性60人,女性76人),平均年龄为23.65岁(SD=

2.83)。

2.研究工具

(1)公正世界信念测量。
1)外显测量。实验采用Dalbert(1999)编制的公正世界信念问卷。该问卷将公正世界信念划分为自我公正世界信念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两个维度。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的研究中使用,蒋奖等人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CFI=0.93,IFI=0.93,TLI=0.90,NFI=0.90,RMSEA=0.09),两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0。[5]
2)内隐测量。内隐公正世界信念的测量使用E-prime软件编制GNAT实验程序。GNAT范式共包括四个任务:一是以自我词和积极词为目标词,要求只对自我词和积极词做按键反论文导读:量均为纸笔测验。二、实验结果1.内隐公正世界信念结果计算联想测验四个测试部分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并将其转换为Z分数,GNAT的指标反应敏感性d'=Z击中-Z虚报。将自我词+积极词的d'减去自我词+消极词的d'作为内隐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指标,同理他人词+积极词的d'减去他人词+消极词的d'作为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指标。结果
应,而对非我词和消极词不做任何反应;二是以自我词和消极词为目标词;三是以非我词和积极词为目标词;四是以非我词和消极词为目标词。四个测试任务中,词语逐个随机呈现,如果被试按键反应,电脑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误,如果被试不反应,词语会在1200ms后消失。前两者的反应敏感性之差为自我的公正世界信念内隐态度指标,而后两者的反应敏感性之差为他人的内隐态度指标。实验所使用的概念词和属性词语均选自Greenwald的词语列表。[6]
(2)主观幸福感测量。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包括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已有研究表明,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系数为0.55,重测信度为0.849。[7]

3.测试程序

首先测量被试的内隐公正世界信念。施测前被试先对一个事前编制的与本测验无关但运行模式相似的程序进行练习,确保被试能明白规则并可以独立操作。GNAT测验中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基础上尽快对呈现在屏幕的刺激词进行归类,如果属于目标词就按键反应,否则不做任何反应,反应结束后呈现反馈。GNAT测验持续约十五分钟,之后被试休息十分钟,再进行外显测量,外显测量均为纸笔测验。

二、实验结果

1.内隐公正世界信念结果

计算联想测验四个测试部分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并将其转换为Z分数,GNAT的指标反应敏感性d'=Z击中-Z虚报。将自我词+积极词的d'减去自我词+消极词的d'作为内隐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指标,同理他人词+积极词的d'减去他人词+消极词的d'作为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指标。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被试的内隐态度中,自我词、他人词都是和积极属性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其中自我词+积极词的敏感性指标d'显著高于自我词+消极词。换句话说,个体存在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也表现出积极的内隐倾向,即个体相信无论是自身还是他人的世界都是公正的。此外,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自变量,对GNAT内隐公正世界信念指标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专业、年级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分别为F=0.399,p=0.677;F=0.698,p=0.607;F=

2.325,p=0.081),性别*年级、性别*专业等的交互作用也均不显著。

2.公正世界信念现状

大学生的自我公正世界信念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平均分分别为4.220(SD=0.399)和4.000(SD=0.614)。同已有研究相比,被试得分偏高;国外的研究数据自我公正世界信念的平均分在3.5~4分之间,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平均分在

2.5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3.5之间。[3,8]

3.外显和内隐公正世界信念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由表2可知,外显测量中,自我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之间有显著相关,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自我公正世界信念的得分高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431,p<0.05)。公正世界信念两个维度的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之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外显和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属于两个不同的建构。
进一步检验发现,外显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 495,p0.05)。控制性别、年级、专业变量后,回归分析发现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仅能解释主观幸福感7%的变异(β=0.28,p>0.05),而外显公正世界信念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2

4.5%的变异(β=0.396,p<0.05)。

三、讨论

1.公正世界信念

公正世界信念是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同时也是社会性很强的情感特质。内隐公正世界信念是个体产生的一种无意识的信念。表1数据显示,个体存在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且自我和他人两个结构上的内隐态度都是积极、正向的。有着积极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能专著于长远目标,并遵循社会规范,因而可以合理、顺利地解决生活中的发展性任务和关键事件。实验中虽未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在年级、专业和性别上的个体差异,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格特质,有必要将来从毕生发展角度对不同群体的公正信念论文导读:心理卫生杂志,1995,(6).Dalbert,Correia.Theworldisjustformethangenerally:Aboutthe上一页1234下一页
做纵向研究。

2.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

Dzuka、Dalbert曾采用问卷法对老年被试的研究发现,只有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才能很好的预测主观幸福感,[9]这与本实验的“外显公正世界信念,特别是他人公正世界信念能很好的预测主观幸福感,而内隐公正世界信念的预测效果不明显”结论有分歧。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被试样本之间的差异,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心理特质都趋向于稳定,同时更加关注自我,因而自我因素会更多的影响被试的幸福体验。另一方面也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公平、公正思想经久不衰,生活中已深入人心的俗语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等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集体主义社会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容、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生活中人们有很高的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社会有更多的信任,他们相信能得到公正的对待。然而,西方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实用主义、自我主义凸显甚至神话了个体的努力、能力。他们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自己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心想事成。同时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充满希望和自信,在实现目标之后又能得到像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悦和幸福。一项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高公正世界信念的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有更高的热情、对团队有更多的忠诚和信任,工作倦怠和消极情感较少。无独有偶,西方学者大量研究证明,自我公正世界信念的得分普遍高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此外只有自我公正世界信念能有效的预测幸福感。然而,国内的研究却显示,自我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得分基本一致,他人公正世界信念比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有更好的预测力。[10]
关于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机制,Dalbert(2007)提出了心理缓冲假设,认为公正世界信念在事件与结果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低社会阶层的人群。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高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较少。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高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倾向于为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并且不惧困难、积极进取,以此作为改变命运的途径。
此外,个体虽然存在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但不能有效的预测主观幸福感。这可能与测量幸福感所使用的方法有关。研究表明,幸福感有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之分,且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常常表现出不一致。例如:Shedler用生理反应和自我口头报告法进行的幸福感实验,发现被试的自我报告和生理反应之间存在分离。本研究使用问卷测量的主观幸福感只是被试的外显幸福感,所以有必要对内隐公正世界信念和内隐幸福感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Lerner,Miller.Just world research and theattribution process: Looking back and ahea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8,(5).
[3]Lipkus,Dalbert&Siegler.The importanceof distinguishing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for self versus for others: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1996.
[4]杨福义,等.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J].心理科学,2007,(4).
[5]蒋奖,王荣,等.“蚁族”群体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幸福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
[6] Greenwald.Using the Implicit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6).
[7]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院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6).
[8]Dalbert,Correia.The world is just for me than generally:About the论文导读:world'simpactonsubjectivewell-beinginoldage.AgingandMentalHealth,2006,(5).周春燕,郭永玉.公正世界信念——重建公正的双刃剑.心理科学进展,2013,(1).(责任编辑:孙晴)上一页1234
person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scale'validity[J].Social Justice Research,1999,(2).
[9] Dzuka,Dalbert.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s impact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old age[J].Aging and Mental Health,2006,(5).
[10]周春燕,郭永玉.公正世界信念——重建公正的双刃剑[J].心理科学进展,2013,(1).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