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聊斋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影响资料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81 浏览:149400
论文导读:
摘 要:近年来,山东作家开始纷纷致力于在本土文化中构筑饶有意味的文化体系。无论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还是苗长水的“沂蒙山”,无论是凤伟的“石门”还是张炜心爱的“芦青河”,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作家对山东这块热土的厚爱与深情。在这些可贵的尝试中,淄博作家李玉文的作品《河父海母》显然受到了淄博聊斋文化的影响。其亦真亦幻的艺术风格正是对聊斋文化的继承与书写。
关键词:艺术风格 亦真亦幻 聊斋文化
与莫言的《生死疲劳》同获十月优秀长篇小说奖的《河父海母》,讲述的是躲避侵华日军战乱的人们在河父海母之地变迁沉浮的故事。小说从邓吉昌一家12口为了躲避战乱而落户黄河之口开始,以邓家的发展与繁衍为线索,展现了文明变迁中人的命运和时代沉浮。小说亦真亦幻的艺术风格使作品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无不体现了聊斋文化的影响。

一、艺术风格的亦幻性

《河父海母》的叙事是既理性又邪性的,魔幻般的人与人、人与事发生在荒原之上。小说开篇即写邓家大儿子兆喜砍杀白花蛇,蛇被砍成两段却能自行连接。而后是常三之子雷的鬼魂在荒原游荡,瞎嫂缝补衣服穿针走线自如,阵脚细密匀称。猎人常三因打死一只黄毛狐而引来百兽袭击,连片的呜咽之声响彻荒原。不仅奇异之事一件接一件,小小的村落似乎能人辈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令人惊异的特点。邓家二儿子对机器的痴迷简直是走火入魔,他竟能自己组装出磨面粉的机器后来又改装成拖拉机。三儿子兆财同样天赋异禀,他对天气的预报比气象组要准确得多,每一场雨都判断得丝毫不差,才使村子避免了后来的洪水大灾。可见激荡的黄河精血于宽阔的渤海母体中孕育而生的河海之地长满的都是诡异的人物,诡异的故事,它们串出的了魔幻性的历史。
为什么李玉文对乡村发展的描述会如此“怪诞又锐利,既情趣又邪性”呢?联系作者生活的地域不难发现,他笔下的魔幻世界正是受到了淄博文化中聊斋文化的影响。李玉文在淄博生长多年,聊斋文化作为淄博文化的精髓之一,最突出特点便是奇幻性。从“聊斋文化”的核心文本《聊斋志异》来看,它表现的题材大部分为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如《仙人岛》《席方平》,有的是异类化为人,如《花姑子》《阿纤》《凤仙》等,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即便在一些写现实生活的篇章中,如《张诚》《田七郎》《王桂庵》等,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使现实人生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其特色正如鲁迅先生所称“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而作为聊斋文化中最重要的狐文化,同样也出现在李玉文构筑的荒原世界里。小说中的狐狸就是作为一种灵兽出现的。作者先是借王来顺之口说出了关于一只白尾红狐救全家命的故事,而后常三打猎又因一只黄毛狐而错杀了儿子雷。几年后常三猎杀黄毛狐为儿子报仇引来百兽袭村的恐怖事件,成片的野兽在夜色里守着一只死狐呜咽,这是多么奇异又壮观的景象!而当爱惜动物的王来顺死后,荒原生物的灵性被表现到了极致。因为墓地上竟然聚集了难以计数的飞禽走兽,“它们井然有序地聚在一起,发出各种呜叫声,如同人的呜咽,凄厉动人。”更神奇的是百兽之中恰有一只白尾红狐,甚至有人看到死去的王来顺坐在地上吸烟,对面坐着一点就是一只长长白尾的红狐狸。《聊斋志异》向来以写动物灵性见长,据统计有83篇都是关于狐狸幻化成人的故事的。
《聊斋志异》在幻境出写奇人异事,奇幻的场景与奇特的形象互相映衬,从而产生奇谲的艺术效果,李玉文也受到了影响。除了写人与物的传奇化,荒原世界里的高粱穗可以有一头牛大小,玉米棒子不亚于最大的粮囤,麻线溜子似的雨水可以绵延几个月而不止,成千上万只鸽子能在跃进的指挥下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这真是一片神奇至极的土地,奇特的人物与奇特的事件共同组出奇特的荒原,作者驰骋于想象之中,以奇特的形象、离奇的情节和奇幻的场景组出了作品奇谲的艺术特色。

二、艺术风格的亦真性

《聊斋志异》尽管奇谲诡异,却是用幻化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生活现实,所谓研究生论文www.7ctime.com
的浪漫主义实则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河父海母》恰好也是运用的亦正亦邪亦真亦幻的叙事手法。尽管荒原上每天发生着奇异事件,但是却让我们在惊异之余能够感受到背后的真实。诚如魔幻现实主义的马尔克斯所说,“小说是真实的谎言。”李玉文笔下的荒原世界依旧是扎根于现实之上的,一头牛大小的高粱穗和粮囤般的玉米棒子正是对中国农村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不切实际想象的绝妙讽刺,大雨之后所有庄稼恢复原状,一切仿佛一场幻觉。邓家双胞胎孙女出生时候脚趾都是六根,侧面反映出全村人当时的不正常状态。最美的姑娘红霞虽然一夜白头令人诧异,但是深思之后便能读出白头背后是等待爱情的绝望。而小说中人们开垦庄稼,因为坝地良田一次次争斗,又完全是农民看重土地的写照。所以李玉论文导读:
文笔下的世界是虚幻而真实的,他的描写亦正亦邪,邪性中充满丝丝入扣的理性,也正如此,他笔下的河父海母之地才充满了魅力与魔力。
聊斋文化的亦真亦幻性影响着李玉文创作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小说产生了诡谲奇幻的艺术风格,它是奇幻而真实的,我们惊异于作者想象的同时,又感叹着这份历史的真实。这种艺术手法与艺术风格,使《河父海母》呈现出了强烈的异质性,它是热烈的,又是冷酷的,它是邪性的,又是理性的,它使得李玉文笔下的河海之地变得神奇而深沉,这是作者在吸收了淄博聊斋文化精髓后对土地别样的认知与思考。
参考文献:
杨荣.论当下语境中道德化叙事的意义——以山东作家的创作为例.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晓明.邪性的乡村野史——读《河父海母》.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10期
[3]杨岳.破空而来的绚丽历史和人生景象——李玉文和他的《河父海母》.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年第12期
[4]李锋、丁秀霞.聊斋文化的内涵、类型与特点初探.蒲松龄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