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抗震罕遇地震下连梁与墙肢联系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26 浏览:14499
论文导读:。目前,我国相关设计规范对剪力墙连梁和墙肢的尺寸要求可从保证剪力墙在多遇地震下发生破坏时,连梁先于墙肢破坏。但在罕遇地震下,剪力墙连梁和墙肢的破坏顺序和破坏形态规范中未予讨论。本论文主要对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连梁和墙肢的破坏顺序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具体探讨内容如下:本论文建立开间分别为

4.2m、5.4m和7.2m,墙厚

摘要:钢筋混凝土常见的结构系统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四种类型。随着建筑物的逐渐增高,剪力墙结构的运用变得广泛。近年来,、智利地震从及雅安地震所造成的巨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使各国学者、专家对罕遇地震越发关注。由此,罕遇地震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相关设计规范对剪力墙连梁和墙肢的尺寸要求可从保证剪力墙在多遇地震下发生破坏时,连梁先于墙肢破坏。但在罕遇地震下,剪力墙连梁和墙肢的破坏顺序和破坏形态规范中未予讨论。本论文主要对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连梁和墙肢的破坏顺序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具体探讨内容如下:本论文建立开间分别为4.2m、5.4m和7.2m,墙厚为0.2m,墙高为13.2m的三个剪力墙模型,选用EL centro波模拟7度罕遇地震。通过转变连梁的跨高比和墙肢的高宽比,运用Abaqus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模拟、分析:(1)连梁跨高比在规范规定的0.5~5.0范围内,对不同墙肢高宽比进行探讨,找到连梁率先破坏的临界组合与墙肢高宽比的合理范围;(2)连梁跨高比在规范规定的0.5~5.0范围内,根据连梁的不同破坏形态,找出连梁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的临界跨高比;(3)对剪力墙连梁跨高比和墙肢高宽比在罕遇地震下设计提出几点倡议。通过上面陈述的剪力墙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的模拟与分析,得出从下结论:(1)连梁跨高比为0.5时,连梁均率先发生破坏;连梁跨高比分别为1.0、2.0、3.0、4.0、5.0,墙肢高宽比对应小于1.0、1.2、1.2、1.5、1.5时,连梁先于墙肢破坏;(2)连梁跨高比小于3.0时,连梁发生剪切破坏;连梁跨高比大于或等于3.0时,连梁发生弯曲破坏;(3)通过从上结论,倡议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设计时,为保证连梁率先发生弯曲破坏,连梁跨高比不应小于3.0且连梁跨高比分别取为3.0、4.0、5.0时,墙肢高宽比对应小于1.2、1.5、1.5。关键词:剪力墙论文跨高比论文高宽比论文抗震性能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可从关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9
第1章 绪论9-18

1.1 课题的探讨背景9-12

1.1 剪力墙的分类9

1.2 剪力墙的工作原理9-10

1.3 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有着的不足10-11

1.4 不足引出11-12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2-17

1.2.1 国外探讨近况12-14

1.2.2 国内探讨近况14-16

1.2.3 我国现行规范对剪力墙连梁和墙肢尺度的要求16-17

1.3 探讨目的和内容17-18

1.3.1 探讨目的17

1.3.2 探讨内容17

1.3.3 技术路线17-18

第2章 混凝土的本构联系18-32

2.1 混凝土的线弹性和破坏准则18-24

2.

1.1 拉断的 Mohr-Coulomb 破坏准则18-21

2.

1.2 五参数破坏准则21-23

2.

1.3 其他混凝土破坏准则23-24

2.2 混凝土的非线性弹性模型24-29

2.1 一阶亚弹性模型24-27

2.2 建立在非耦合割线模量K s和G s基础上的全应力-应变模型27-29

2.3 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相互意义29-32

第3章 罕遇地震下剪力墙抗震计算原理32-38

3.1 计算思路32

3.2 结构动力学分析32-34

3.

2.1 固有频率和模态33-34

3.

2.2 振型叠加34

3.3 结构非线性分析34-36

3.4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损伤因子计算办法36-38

第4章 罕遇地震下剪力墙破坏有限元模拟38-77

4.1 Abaqus 软件介绍38

4.2 墙体单元模型选取38-39

4.3 简化模型39-40

4.4 参数选取40-42

4.1 基本参数的选取40-41

4.2 本构模型的确定41-42

4.3 混凝土损伤因子的确定42

4.5 计算机模拟42-75

4.5.1 基于实际结构设计的计算机模拟42-73

4.5.2 不同跨高比连梁破坏形态73-75

4.6 结论75-77

第5章 结论及展望77-79

5.1 主要结论77-78

5.2 探讨展望78-79

参考文献79-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83-84
致谢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