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浅见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之浅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422 浏览:120244
论文导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幼儿教师一直被理解为只是个看孩子的保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管孩子。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我园实际谈谈对当前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几点体会。

一、让真情伴随管理工作

在公办园的管理中,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至关重要,作为一园之长,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不摆架子,不要高高在上,而是要尽可能敞开心扉,和教师一起摸爬滚打,和睦相处,坦诚相待。
1.服务教师。幼儿园的教师多半是女性,她们不光在家庭中担任着妻子、母亲、女儿、儿媳的角色,还在生活中承担家庭家务劳动,工作中照顾孩子。面对学校对幼师的高要求和家庭琐事,她们难免焦躁、心烦。面对各种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当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2.在快乐中成长。要想让学校更出色,园长就应该从重视人文管理的方面入手,给教师、学生以文化的培养,发扬每个人的优点,开发潜能,让教师用心爱上园校,用心来呵护孩子们。除了这些之外,园长还要多给教师以鼓励,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授课,从心底里爱上这个职业,爱上这个环境,从而在幸福中快乐成长。
3.在感恩中付出。领导者要懂得并且善于使用“随感激励”法,让每位教职工都知道感恩。想要做好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换个角度,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和教师同甘共苦,同喜共忧。其次,领导者还需要给教师最真挚的关怀。比如,在教师节的时候,给教师送一份祝福;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给予有困难的教师及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时的帮助……通过这些可以让每位同事的心靠得更近一些,教师会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感动中付出,在付出中追求完美。

二、管理也要因材施教

多年的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要将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成和谐的教育团队,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管理者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找准每位幼师的个性特点,把握好他们工作的大方向,开展全面的思想引导,使校园师资建设逐步完善。
1.80后教师的管理策略。根据近年的数据显示,在新聘请的幼师中,80后教师队伍在总的幼师比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她们上岗前的岗前培训中不难发现,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研究,她们都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园长在对他们的岗前培训中必须根据实际采取相对应的措施。80后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已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工作中精力旺盛,但缺乏坚持性。作为管理者,我们对于他们的不足不能一味批评,而是立身在他们的角度帮他们补全不足之处,改正错误,理解他们活跃开放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尽快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成为幼师队伍的中流砥柱。80后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对别人的支配感到不屑一顾,喜欢我行我素。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有耐心,工作之余,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思想,与他们交朋友,与她们多沟通,有时甚至要善意提醒。
2.运用不一样的对策来面对不一样的性格。碰到那些常常会因为一丁点小事愤愤不平,脾气不好的人,园长可以先当一个倾听者,当他们把心中的怒火慢慢熄灭后,在相对冷静的状态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给予建议,而且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如,对自以为怀才不遇者,千万不能用打击性语言,而是热情对待他们,使他们有被尊重、重视的感觉,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起合作就应该相互宽容,扬长避短,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分。

三、培养理性精神,引领教师

1.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夯实理论基础。当幼师在教学中遇到教学困难时,管理人员要给予支持、鼓励;当幼师的教学取得重大成果的时候,要分享他们的成功,由衷地对他们表示祝贺。在日常工作中,幼师管理者要阅读各类书籍,及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教学管理的成果。
2.营造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以往的教学观摩都被看做是一种“成功经验的展示”,这种经过一个教师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教学课堂,将遮盖教师在教学中的大部分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教学观摩定位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基础,要求教师以最真实的课堂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展现教师自己的独特教学风采。同时,将教学观摩的评价体系做一个全面的调整。为了使每一位教育者都参与到一个课论文导读:
堂中,从课堂中得到启发,“不成功课堂”还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其次,要给教育一个敢说敢做的教育平台,要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让自主更新成为每次评议的主流。
总之,教师文化建设并非是立竿见影和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靠我们不断的创新、赋予时代的内容,才能始终成为教师的精神追求。我们渴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激发出幼儿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事物之独胜处”通过“校园文化”呈现出来,这是我们统一的心愿,同样是鼓励我们为之去奋斗的方向。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