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融合医院建筑与城市融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52 浏览:21548
论文导读:区的整体形象。主入口广场对外直接开放,建筑底层部分架空,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让建筑更加具有活力和亲和力。在立面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中医院”的特有属性,结合院区现有建筑和时代特色,大胆创新,采用现代建筑创作手法,将传统建筑的文脉、神韵、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从现代建筑
山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甲等中医院,医院占地187亩(其中西区60亩,东区127亩)。新建基地综合楼位于东院区院内西南侧,地处济南市经十路以北、山师东路以东,建筑面积50298m2,共设652张床位。其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手术及配套辅助服务设施。
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结合医院地形、现实需求、未来发展等因素,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形象进行了精心构思,使其既有鲜明个性,又与城市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理性分析,融入城市
该基地综合楼用地狭长,东西可建设用地宽度仅为58m,且高层部分不能高于综合楼的南墙。在项目之初,设计师和院方进行了多方案设计与比较,对标准层护理单元的两种可行性布置方案进行了理性分析,最终选择了最适合基地条件的布局方式。对于裙房与主楼的结合方式,设计师从城市的角度出发,结合功能需求,将裙房设置在北侧,使沿经十路的城市界面更加完整统一,利于展示院区的整体形象。主入口广场对外直接开放,建筑底层部分架空,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让建筑更加具有活力和亲和力。
在立面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中医院”的特有属性,结合院区现有建筑和时代特色,大胆创新,采用现代建筑创作手法,将传统建筑的文脉、神韵、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从现代建筑中折射传统文化,寓意传统中医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利用地形高差,合理布局
项目用地南高北低,设计师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不同功能的出入口。北侧设半地下层,直接对室外广场开放,分别设置门诊、急诊、医护人员和地下车库出入口;在一层南侧设病房探视主入口,与院区探视入口对接。各出入口人流互不干扰,高效有序。
院区主入口面临山师东路,位于建筑的西侧,汽车和行人实行分道进出。院区南侧保留现有入口,作为探视人流入口,以便最大限度地将机动车辆停放在主楼的。出租车、自驾车、救护车都设有专用的进出线路;后勤供应、垃圾处理的出入口独立设在北侧;行人通过位于山师东路的出入口可直接进出。从而尽量避免人车流线交叉。
单体建筑,采用大平面布局
该案设计通过裙房将相邻的病房塔楼连接,使医院建筑成为一座功能紧凑、大进深的现代化且连续的整体,最大限度地为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衔接考虑。
单体建筑设计采用大平面(矩形)布局,在功能布置、外部和内部交通以及适应性方面具有优势,内部交通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设计师和院方认为,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水平交通比垂直交通更加方便,因此应减少或避免建筑物的相对独立;同时,在适应性方面,对于病房单元来说,大的平面面积会有更灵活的住院单元。
门诊采用医、患相对分开的形式,各科采取厅式候诊,设有较大的候诊空间;挂号取药大厅结合有采光天窗的自动扶梯中庭布局,并设有各种服务用房,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视觉环境。
内外流线,简洁高效
设计师合理地组织了院区内各种人流、物流、车流以及建筑单体内部的各项流线,使洁污路线分开,最大限度地满足来院就医和探视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不同要求,以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通过合理组织外部交通,减少了院区道路面积和交通冲突(患者、后勤/供应、垃圾处理等);通过减少建筑物入口,增加了安全性,改善了人流、车流导向。主入口集中,且与市区主干道连接便捷。
在门诊部采用了医患相对分开的设计理念,通过“一街、一厅、一廊”组织交通,简洁高效。“一街”指医疗街,沿街布置竖向交通、功能单元及附属用房,方便患者到达;“一厅”指采光中厅,门诊检查等附属功能用房沿中厅周围布置,便于识别和到达,同时为整个建筑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一廊”指医护走廊,门诊模块的末端形成医护人员工作休息区,资源整合,联系方便。
病房标准层医护工作区集中设置,公共设施可共享,减少了资源浪费。医护工作区与病房区相对分开又联系方便,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设计师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就医流程,对部分楼层功能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功能联系密切的模块尽量布置在同层,减少竖向交通压力:
地下一层设车库、太平间、设备机房;
半地下层设门诊大厅、急诊部、放射科;
一层设骨科门诊、中西药房和出入院大厅;
二层设内科、高血压科、妇科门诊以及特论文导读:计严格遵守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原则,将患者活动区与医务人员工作区分开,避免人流干扰。放射科,设计患者专用通道放射科设在大楼的一层,包括各放射机房,以控制廊形式布置,需要做影像检查的患者通过患者专用通道进入检查用房,与医务工作人员工作区完全分开,改变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使用同一通道的传统布局,避免了传统布局
检和检验中心;
三层设外科、名中医门诊、临床评价、数据分析和12床的ICU单元;
四层设皮肤科、临床教学、中医特色门诊和手术部,设手术室8间;
五层为32床的未病研究型病房及配套服务用房;
六至十二层为病房标准层,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40床,总病床数为560床;
十三层为临床科研实验室及配套服务用房。
科室设计,各有侧重
门诊部,厅式候诊与廊式候诊相结合
门诊部以5层高的采光中庭为核心,南北两侧布置诊室及医技检查用房,垂直方向以5部电梯、4部主楼梯、8部自动扶梯满足人流交通疏散需要,各科室均各居一端,避免穿越交叉现象。为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各科室采用厅式候诊与廊式候诊相结合方式,设置较大面积的等候空间。挂号、候药厅设于采光中庭周围,留有较大面积空间,并在大厅入口处设置电话、问询台等服务设施。各诊室采用医、患相对分流形式,实现洁、污分流。
医技科室,洁污分区、洁污分流
医技科室设计严格遵守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原则,将患者活动区与医务人员工作区分开,避免人流干扰。
放射科,设计患者专用通道
放射科设在大楼的一层,包括各放射机房,以控制廊形式布置,需要做影像检查的患者通过患者专用通道进入检查用房,与医务工作人员工作区完全分开,改变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使用同一通道的传统布局,避免了传统布局存在的相互干扰的弊病,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候诊和就诊环境,也改善了放射科医师的工作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检验科,采用灵活实验室设计概念
检验科采用灵活实验室的设计概念,运用铝合金玻璃隔断,布置架空管线,采用模数化、系列化的化验台、通风柜等化验室设备,以满足化验室中设备、化验项目更新的需要。
手术部,采用多通道式布局
手术部共设8间手术室。手术室平面采用清洁通道与污染通道分开的多通道式布局,单向流程尽量为降低术后感染率创造条件;手术室墙面、地面转角选用圆弧面,选用悬吊式医疗气体电气插座综合医疗柱;墙面设计嵌入式器械柜、观片灯;天棚合理布置嵌入式一般照明光带、无影手术灯、送风口、紫外线灯等;走廊设防撞扶手。
病房部,护理单元采用单走廊布置形式
病房部在门诊楼的南北塔楼上,呈“[”形,以垂直电梯、楼梯交通核心与门诊联系,病房设有单人间、2人间、3人间、4人间,每间病房均带卫生间。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南北楼每层各1个护理单元,分别设44床和47床,每层91床。护士站设于护理单元中心。护理单元采用单走廊布置形式,病房南北布局,医护工作区域单独集中布置。所有病房内设墙上综合医疗槽,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电气插座、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传呼讯号按钮、床头灯等。护理单元走廊内设防撞扶手及夜间灯。
各护理单元设开水备餐间、活动室(供康复治疗患者与探视人员使用)、医务人员值班室及医务人员专用厕所,减少医务人员被感染机会。
补白
在该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与院方进行了充分沟通,作了非常细致的调研、分析工作,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过大的调整,几乎是完全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这既保证了建设周期,也节约了投资。 (编辑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