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68 浏览:150697
论文导读:约作用是巨大的。例如,山西是产煤大省,多年来靠粗放式手段经营煤矿,起初经济快速增长。但随着滥挖滥采煤炭资源,使我省资源浪费严重,地下水资源流失,耕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鉴于此,我省从2005年开始了煤矿资源整合,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得到了发展。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环境改善了,经济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寻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发展生态科学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践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工业文明时期,传统生产力观及其指导下的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由于传统生产力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以及从自然界无偿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造成了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因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不难发现他们所阐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这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使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

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现在我国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生态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造成的,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恩格斯提出“人类同自然和解”的思想。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社会实践导致同自然的和解。先进的生产力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角度看就是既满足经济的发展又注重生态的保护。因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人类与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因素,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一)经济发展的两重性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依靠砍伐树木、猎杀动物等原始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和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科学技术两重性中不利的一面。可见经济发展既有有利于环境的一面,也有不利于环境的一面。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经济

生态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是巨大的。例如,山西是产煤大省,多年来靠粗放式手段经营煤矿,起初经济快速增长。但随着滥挖滥采煤炭资源,使我省资源浪费严重,地下水资源流失,耕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鉴于此,我省从2005年开始了煤矿资源整合,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得到了发展。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环境改善了,经济就能更好地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经济。

(三)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任论文导读: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事物。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辩证关系的论点,以及实践经验来看,协调发展是符合经济与环境两者关系的基本性质的,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内在的要求。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何“重发展、轻环保”或“重环保、轻发展”相互对立的观点,都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事物。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辩证关系的论点,以及实践经验来看,协调发展是符合经济与环境两者关系的基本性质的,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内在的要求。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一)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来看,人类经济活动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社会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活动规律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
马克思指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因而,我们在改造利用自然为人类谋利益时首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不顾自然界的规律,只能使人类的生存状态更加糟糕。人类只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并且有效地运用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并取得成功。所以,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二)发展生态科学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革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往往是以经济数量的增长来获取收益,而忽视经济质量和效益。因而,我们要发展新型的科学技术——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生产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创造出新的物质条件。

(三)践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物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要真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变革我们现今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对应的整个社会制度。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报告科学地阐述了这种协调的社会机制,为解决生态失衡问题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最后还特别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未来社会将是生态文明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指明了方向。在刚刚结束的我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对未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新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逄锦聚,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J].东南学术,2007(3).
[4]蒋圣雯,郭洪涛.生态生产力的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
[5]温莲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初探[J].济南大学学报,2007,17(1).
[6]徐谦文.正确认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N].梅州日报,2004.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