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巴赫用兴德米特音乐论述中“旋律力”和“和声力”分析巴赫E大调四声部前奏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251 浏览:102647
论文导读:
摘 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巴洛克晚期的一位复调大师,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顶峰。本文运用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保罗·兴德米特(Pual Hindemith,1895-1963年)的《作曲技法》中“旋律力”和“和声力”的为理论基础,对巴赫E大调前奏曲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位手法 “和声力” “旋律力”

一、巴赫及兴德米特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爱森纳赫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创作了《十二平均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大量的传世作品。巴赫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感兴趣,研究、抄写和改编了一些对位风格的作品,并对自己的创作和巴洛克的复调音乐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深刻的反映在他的晚年的一些杰作中,其中包括《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等。
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保罗·兴德米特(Pual Hindemith,1895-1963年),被誉为“20世纪的巴赫”。兴德米特在20世纪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有《第三弦乐四重奏》、《玛丽亚的一生》、《卡迪拉克》、《当日新闻》、交响曲《画家马蒂斯》、钢琴曲《调性游戏》、歌剧《世界的和谐》等。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是一部具有独特见解的音乐理论著作。

二、运用兴德米特音乐理论对E大调前奏曲的分析

此曲是一个四声部的创意曲,是古二部曲式。十二平均律中前奏曲最美的一首。这首前奏曲不但是精致的三声部技法的完美典范,也是前后两半部分反复的二段体之巴赫方式的良好曲例。
例1:
一、A乐段
1、主题
主题动机从属音开始,使用延留音打破俗套的音乐语言,主题旋律以级进下行音阶为主要音乐素材,在“旋律力”上占优势,推动音乐的进行。在整个主题旋律中隐藏着一条宽泛的旋律线,将每个延留音连接起来看,又是一条级进下行音阶。
在主题旋律中,不论是主题的级进音阶,还是隐伏着的级进音阶都反映出“旋律力”占主导地位,音乐的流动性强。
主题开始,固定的对位声部就在紧随其后的一拍位置出现,固定对题是将主题动机下移三度的对位,像是对主题声部的回应,还延用了织体旋律中的隐伏旋律。
低声部以主持续音开始,表明调式调性,但低声部对位旋律中,在主持续音之后,有一份和弦分解形式,这时“和声力”占主要地位。
这样在上下声部使用“旋律力”对“和声力”的对位布局,为的是在流动性的主题旋律下,用和声性旋律来与之形成对比,让那个音乐进行中“块状”的和声性,刚柔相济的进行。
主题a分别在不同声部呈示两次。第二次呈示是向属方向调——B大调转调的,主题旋律出现在中声部,固定调旋律在高声部出现,低声部则改在属音上出现,体现了调性的主属交替原则,最终结束在B大调的主音上完成了主题的呈示。

2、间插段1

乐曲随后进入9小节的中心段,中心端分为三个乐句。
第一乐句是4小节的间插段,这四小节运用了纵向可动对位,是2+2的分句形式。
在中心段,高声部运用主题素材,将表现“旋律力”的下行级进音阶与表现“和声力”的上行和弦分解相融合,两种力量和进行方向相互平衡,体现出中心段落中音乐发展的推动性。
第二乐句3小节,是1+1+1的分句形式。运用主题素材中的十六分音符,使用纵向可动的对位手法依次从高、中、低声部进入,形成一个3小节的间插段。
这个3小节的间插段中,上声部使用“旋律力”突出的级进音阶式,下声部使用“和声力”突出的和弦分解式。上下声部形成对比,继续推进音乐发展。
第三乐句是由2小节具有连接因素的乐思,为引出结尾句最准备。使用了主题中的延留音特点。低声部在横向使用和弦分解,在纵向上使用三度音程,使得低声部的“和声力”有进一步的增强。

3、间插段2

间插段2的低声部是E大调的属音八度连续跳进进行开始。这个间插段一共有7小节,也分为三个乐句,是3+2+2的分句。
第一乐句的3小节,上声部使用下行二度模进的手法进行展开,下行进行的模进,让这个间插段一开始就具有结束的特点,再加上低音声部的属持续音,就更有接近结尾处需要调性解决的布局特点。
第二乐句是2小节,从素材上看,是将第一部分进行了纵向可动,但是,高声部将八度跳进变成了六度跳进,音程上的变化,让跳进的声部有了色彩,增加了旋律的“旋律力”与“和声力”,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就要趋于解决,推动音乐向结束的进行。
第三乐句2小节,是整个A乐段的结束句,低声部的和声进行,高声部的三度旋律音程的下行模进,都一致的将音乐进行收束,最终停在E大调的D和弦上。

二、A1乐段

A1乐段是A乐段的变化呈示。
A1乐段首先将论文导读:
主题提高五度呈示的。在主题后有3小节的连接段落,连接段之后进入间插三段,5小节的间插段以主题素材为主,间插之后进入间插四段,9小节的间插段主题的低声部素材为主。间插段之后的主音八度连续跳进,最终以4小节的结尾句结束这首前奏曲。
三、总结
运用兴德米特的音乐理论分析巴赫的前奏曲,能从不同的角度从新认识巴赫的作品,两位大师穿越时空的相融合,能给创作复调作品的人们带来因中心的理念和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沈旋 谷文娴著.《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13 次
张洪岛著.《欧洲音乐史》. 第11 次.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年.1983年
作者简介:石萌(1984-),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助教,音乐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专业,研究方向: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