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调经温阳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阳虚证)临床封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28 浏览:17735
论文导读:略26-27第二部分结果与浅析27-311临床数据结果及浅析27-311.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71.2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27-281.3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28-291.4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291.5安全性评价结果29-31第三部分讨论31-421.中医对月经过少肾阳虚证的理解31-341.1中医对肾与月经相互联系的阐述311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资料和策略本探讨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开展,病例采集时间:2012年01月02日至2012年08月01日,纳入60例符合观察条件的月经过少肾阳虚证患者。利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策略,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病程、年龄及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别。治疗组予温阳调经汤,对照组予归肾丸,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12天,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完成总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临床症状评分、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用药中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作用(P0.05),说明两组均能使子宫内膜增厚、增加月经量,并改善受试者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差别(P0.05)说明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作用上两组无差别。两组间月经量及临床症状比较有统计学作用(P0.05),说明在增加月经量及改善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均能通过增加月经量、使子宫内膜增厚及改善临床症状来达到治疗目的,两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上作用无差别。但在增加月经量、改善临床症状及总疗效方面,服用温阳调经汤的治疗组疗效均优于服用归肾丸的对照组。关键词:中医论文月经过少论文肾阳虚证论文温阳调经汤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7-9
Abstract9-12
英文缩略词表12-13
引言13-15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策略15-27

1. 临床资料15-21

1.1 病例来源15

1.2 诊断标准15-17

1.2.1 月经过少诊断标准15

1.2.2 中医肾阳虚证辨证标准15-16

1.2.3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16-17

1.2.4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17

1.3 病例纳入标准17

1.4 病例排除标准17-18

1.5 剔除病例标准18

1.6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18-19

1.6.1 脱落的定义18

1.6.2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18-19

1.7 探讨病例的终止19

1.8 临床资料19-21

1.8.1 两组年龄、病程的比较20

1.8.2 两组病情比较20-21

1.8.3 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21

2. 探讨策略21-27

2.1 试验策略21-22

2.

1.1 试验设计21

2.

1.2 样本含量21

2.

1.3 随机分组策略21

2.

1.4 对照药选择21-22

2.2 治疗案例22-23

2.1 治疗策略22

2.2 合并用药22-23

2.3 观测项目23-25

2.3.1 一般资料观察23

2.3.2 诊断性观察23

2.3.3 疗效性评价指标23-24

2.3.4 安全性评价指标24

2.3.5 疗效观察24-25

2.4 疗效判定标准25

2.5 不良事件的观察25-26

2.5.1 不良事件的定义25-26

2.5.2 获取不良事件信息26

2.5.3 不良事件记录26

2.6 统计策略26-27

第二部分 结果与浅析27-31
1 临床数据结果及浅析27-31

1.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7

1.2 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27-28

1.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28-29

1.4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29

1.5 安全性评价结果29-31

第三部分 讨论31-42

1. 中医对月经过少肾阳虚证的理解31-34

1.1 中医对肾与月经相互联系的阐述31

1.2 导师对月经过少肾阳虚证病因病机的理解31-33

1.3 月经过少以肾论治33-34

2. 西医对月经过少的探讨34-37

2.1 西医对月经过少发病机制的认识34-37

2.

1.1 子宫因素34-35

2.

1.2 卵巢因素35-36

2.

1.3 下丘脑-垂体因素36-37

2.2 西医对月经过少的治疗近况37

3. 温阳调经汤的组方、遣药特点37-41

3.1 组方依据及药物浅析37-41

4. 本临床探讨的不足与展望41-42

第四部分 结论42-43
致谢43-44
参考文献44-49
综述49-69
参考文献63-69
附录69-75